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52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气化切除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20mg+生理盐水20ml膀胱灌注20次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结果随访1~6年,术后2年无复发,2年后复发6例,复发率11.5%.结论膀胱癌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 标签: 羟基喜树碱 膀胱灌注 化疗 预防 膀胱癌 术后
  • 简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胃癌38例,均经病理证实,并有可测量病灶的住院患者,男22例,女16例;年龄29岁~68岁,中位年龄59.6岁.其中Ⅲa期7例,Ⅲb期15例,Ⅳ期16例;化疗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Kanofsky评分70分以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 标签: 羟基喜树碱 化疗 胃癌 治疗方法 疗效
  • 简介:铂类化疗药物目前仍然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药物,羟基喜树碱是我国特有的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auminatadecaisne)中分离得到的纯天然抗肿瘤药物,由于有广谱抗癌作用、不容易产生多药抗药性、与多种抗癌药合用有较高疗效,目前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我们自2001年3月~2005年5月采用顺铂(DDP)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对29例身体状况较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顺铂 羟基喜树碱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为了测定羟基喜树碱在人体内的血药浓度,建立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以测定兔血浆中羟基喜树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scoveryC18(15cm×4.6cm,5μm),流动相为柠檬酸缓冲液-乙腈-75nmol·L-1磷酸二氢钾(70∶23∶7),75nmol*L-1磷酸二氢钾中含1%三乙胺.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363nm和λem530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3.7656~1957.4468ng*mL-1(r=0.9993);提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分别为80.90%~103.59%,102.72%~108.16%;日内RSD≤7.49%,日间RSD≤9.40%.最低检测限为5.2ng*mL-1.结论:主效渡相-荧光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羟基喜树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血药浓度监测.

  • 标签: 羟基喜树碱 血浆 荧光检测法 高效液相 RSD 血药浓度监测
  • 简介: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与丝裂霉素(MMC)膀胱交替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72例表浅性膀胱肿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采用HCPT与MMC膀胱交替灌注,对照组采用MMC单一药物灌注。随访3年并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出现膀胱刺激症状2例(2.3%),对照组出现9例(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16.3%)比对照组(29.1%)明显降低(P〈0.05),3年无瘤生存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HCPT与MMC联合应用进行膀胱交替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具有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的优势,可作为预防膀胱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腔内灌注 羟基喜树碱/HCPT 丝裂霉素/MMC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羟基喜树碱联合草酸铂(OH方案)和羟基喜树碱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HLF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结直肠癌病例59例,37例采用OH方案化疗,22例采用HLF方案化疗,观察化疗毒副反应,2周期后评价疗效,随访观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统计1年生存率。结果:OH和HLF方案化疗完全缓解率均为0,部分缓解率分别为32.4%(12/37)和22.7%(5/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5.7个月和7.3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11.1个月和10.1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30.98%和15.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Ⅳ度毒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其中粒细胞减少、恶心和呕吐、腹泻、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方面,OH组均高于HLF组(P〈0.05)。结论:OH和HLF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疗效相似,前者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较常见,而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两者相似。

  • 标签: 草酸铂 羟基喜树碱 氟尿嘧啶 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丹皮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丹皮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丹皮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LoVo细胞,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LoVo细胞的生长活性,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以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皮在0.047-1.504μmol/L剂量下对体外培养的结直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P<0.05或P<0.01).丹皮0.094-1.504μmol/L作用48h后,光镜可见LoVo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升高,呈药物剂量依赖性,Bcl-2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皮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丹皮酚 结肠癌 LOVO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
  • 简介:恶性肿瘤存在多药耐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预防肿瘤产生多药耐药已成为肿瘤药物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文献报道,生育三烯作为化疗药物的增敏剂,不论是在体外实验还是动物实验中都展现出协同抗肿瘤效应。本文就生育三烯的协同抗肿瘤机制作一综述,为以后生育三烯作为化疗药物的增敏剂应用于临床提供更多证据。

  • 标签: 生育三烯酚 抗肿瘤作用 联合用药 增敏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消癥汤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16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消癥汤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灌注前后的血清VEGF水平.结果灌注前和灌注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后6个月和灌注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常规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常规异常、血尿、发热、肝功能异常和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5年和术后2年的复发率分别为6.25%和3.75%,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6.25%和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消癥汤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有关.

  • 标签: 中药消癥汤 羟基喜树碱 膀胱癌 复发 VEGF
  • 简介:目的探讨和厚朴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表达的影响,以及和厚朴和TFPI-2过表达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U87、U251、LN18、LN229、A172细胞系,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不同细胞系中TFPI-2的表达。不同浓度(0、10、20、30、40和50μmol/L)和厚朴干预U251细胞,Q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TFPI-2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腺病毒载体pGSadeno-TFPI-2过表达U251细胞内TFPI-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及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结果在选取的5种不同胶质瘤细胞株中,U251和A172细胞内TFPI-2mRNA明显下降(P<0.05)。和厚朴呈浓度依赖性增加U251细胞内TFPI-2mRNA水平;其中50μmol/L和厚朴干预24h后,TFPI-2mRNA表达水平升高最明显(P<0.05)。腺病毒感染U251细胞后TFPI-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过表达TFPI-2和50μmol/L和厚朴干预均可增加U251细胞凋亡水平和caspase-3的活性(P<0.05)。结论和厚朴处理可增加U251细胞内TFPI-2的表达;和厚朴联合TFPI-2过表达显著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 标签: 胶质瘤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 和厚朴酚 凋亡
  • 简介:目的阿司匹林、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以及对乙酰氨基用药与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从乳腺癌的整体和分子亚型角度对上述关系进行探讨。患者和方法研究自1980年开始,对84602位起初没有罹患癌症的绝经妇女进行观察,持续至2008年6月,并以两年一次的调查问卷形式前瞻性地采集了镇痛药物用药情况、生育史以及其他相关生活方式信息。

  • 标签: 非甾体类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 绝经后妇女 用药情况 阿司匹林 癌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