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急性肺栓塞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钠治疗。观察组用药方案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观察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临床终点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和主要血气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终点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D二聚体、CRP、血气指标等均显著改善,而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可显著改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血气参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显著。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利伐沙班 急性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罗非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9年1月收治的8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研究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应用阿司匹林与替罗非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

  • 标签: 替罗非班 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ACS(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接受治疗180例ACS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PCI联合替罗非方案治疗,将两组校正TIMI帧数、心肌显色分级2~3级以及ST段回落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82例(91.11%)患者达到心肌梗死溶栓分级(TIMI)3级流血,77例(85.56%)达到心肌显色分级2~3级,83例(92.22%)达到ST段回落大于50%的标准,观察组校正TIMI帧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PCI联合替罗非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指标,降低患者不良血管发生率,且安全性高。

  • 标签: PCI 替罗非班 老年 糖尿病
  • 简介:摘要陕西省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药学服务内涵,积极试点执行总药师制度。总药师制度试行以来在合理用药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总药师制度在执行后对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更加有利,同时也暴露出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 标签: 总药师 执行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检验方向本科生开展物理诊断学理论教学及临床见习的效果。方法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2016级1~27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检验方向本科生对物理诊断学理论教学及临床见习的效果是肯定的,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对检验方向本科生开展物理诊断学理论教学及临床见习是可行的。

  • 标签: 检验学 专业分化 物理诊断学 理论教学 临床见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罗非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依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参考组,治疗组的患者为19例、参考组患者为31例。参考组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使用替罗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参考组为35.5%,治疗组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为(5.9±0.6)d、参考组为(12.6±2.0)d,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替罗非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加快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替罗非班 美托洛尔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房管理中应用药品合理分类、药品监管制度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90例西药房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用西药房药品常规管理,实验组45例用药品合理分类、药品监管制度。比较两组满意程度;西药房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每周平均药品品种发错的次数、药名相近药品发错的次数、剂量、剂型以及规格发错的次数、过期药品发出的次数;护理前后疾病症状视觉模拟评分;西药房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程度、疾病症状视觉模拟评分、西药房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每周平均药品品种发错的次数、药名相近药品发错的次数、剂量、剂型以及规格发错的次数、过期药品发出的次数、西药房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房用药实施药品合理分类、药品监管制度效果确切。

  • 标签: 西药房管理 药品合理分类 药品监管制度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急诊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体会,观察实施效果。方法分别于检验科、放射科、心电科以及超声科四大科室,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确定各科室的“危急值”指标,评估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将“危急值”报告制度应用到了急诊科中。制度实施期间,通过对患者“危急值”报告情况的观察发现,2018年第一季度,急诊科“危急值”报告数量为434例。所有患者均得到了及时的抢救,无患者投诉,且未发生医疗纠纷。结论将“危急值”报告制度应用到急诊科的护理过程中,能够及时明确患者的病情,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方案予以干预,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护理与抢救,对医疗纠纷的减少,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危急值报告 护士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外热成像引导下二黄新伤止痛软膏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将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二黄新伤止痛软膏罐治疗,实验组在常规二黄新伤止痛软膏罐基础上对进行红外线检查后异常区域进行重点处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个月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者颈肩部疼痛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田中靖久神经根型颈椎病量表对颈椎功能行评价。于治疗结束1月后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总体疗效及有效率。其中实验组在试验过程中脱落1例,对照组在试验过程中脱落2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肩部疼痛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间颈肩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8,P=0.986);治疗结束时和治疗1月后,实验组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8、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两组间颈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组间比较t=0.478,P=0.636;治疗1疗程后组间比较t=1.914,P=0.063);治疗结束时,治疗1月后,实验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7.012,P<0.00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热成像引导下二黄新伤止痛软膏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部疼痛,改善颈椎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常规二黄新伤止痛软膏罐。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红外热成像 二黄新伤止痛软膏 走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盐酸替罗非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观察随机选取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入院号单双数分组法,将98例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同时术前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了盐酸替罗非治疗,并对比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给予盐酸替罗非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替罗非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32例STEM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参照组,各16例。两组均行急诊介入手术,两组均予以常规抗血小板、调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前开始静脉使用替罗非并维持到术后,比较观察组与参照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TIMI血流分级显著优于参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急诊介入术前开始应用替罗非并维持到术后的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其病症特点主要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发病频率高,近几年发病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常出现的伴随症状有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严重的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是临床中能确保良好治疗效果的治疗方式,但易导致血栓,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需要进行抗血栓治疗。替罗非属于血小板受体拮抗剂,对可能出现的血栓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降低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被临床公认为起效最快、最值得选择的血小板抑制剂。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在抗凝治疗过程中采用利伐沙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所接诊的6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选取33例,以常规方案展开治疗,然后给予华治林治疗即对照组;另33例以常规治疗后,给予华治林治疗并辅以利伐沙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以及心率、D-二聚体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利伐沙运用于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可进一步提升该类患者治疗有效率,有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利伐沙班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查对制度,探讨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21人,手术器械300件,记录探讨开展前后工作质量评分。结果查对制度实施后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查对制度,消毒供应室手术器相关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管理 查对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替罗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情况以及不良心脏事件出现率。结果观察组的TIMI血流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心脏事件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方法,有效改善了血流灌注情况,降低了不良心脏事件出现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心血管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使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开展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上半年针对护理人员工作期间的各项护理不良事件未做上报管理,下半年采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机制加强不良护理事件的报告管理,记录及对比两个时间段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情况。结果下半年经过对护理不良事件作以非惩罚性管理,该阶段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数量多,处理结果好,患者满意度高且投诉率低,数据较之于上半年差异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加强重视,采取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机制效果好,有助于提高不良护理事件上报率,护理人员可就相关事件原因作以分析,从而有效规避事件再次发生,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非惩罚性 护理 不良事件 报告制度 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应用阿加曲和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改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本组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以单纯阿加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用阿司匹林与氯呲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与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种药物联用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作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76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017年1月—2018年8月)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经静脉注射应用替罗非,观察组经冠状动脉应用替罗非,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TIMI血流分级。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两组治疗后的TIMI血流3级例数均较治疗前增多,差异显著(P<0.05),而在治疗后,组间各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其疗效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静脉注射替罗非,其安全性良好,冠状动脉内给药可加快患者心肌酶恢复,使其早日出院。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罗非班 给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