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颗粒在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选择3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胃颗粒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2组治疗均4周后比较疗效,观察服药前后临床症状及病理积分,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结果2种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在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善方面,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颗粒可以提高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 标签: 胃苏颗粒 慢性胃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手术之后选择二次妊娠的孕妇,探讨二次妊娠的方式,以及这种手术方式对母婴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的200例剖宫手术之后进行二次妊娠的孕妇,对这些患者的分娩方式和术后对母婴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0例孕妇中间,直接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的孕妇有34例,选择阴道试产方式的孕妇有166例,在166例阴道试产的案例之中,其中成功数为117例,成功的概率是70.5%,剩下的49例没有成功,对这200例孕妇术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从孕妇的出血量和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来看,阴道试产组的各项指标均比剖宫产孕妇的低,即P<0.05,其中,从子宫破裂和新生儿窒息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观察,我们便会发现,选择阴道试产方式孕妇的指标要明显高于剖宫产方式孕妇的指标。结论对选择两种分娩方式的孕妇进行比较,我们便会发现,阴道分娩不仅安全有效,也更加的经济实惠。

  • 标签: 剖宫产手术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贺(7.2%NaCl和6%HES200/0.5)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休克中的疗效及对PH值的影响。方法为前瞻、对照性研究。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4月入住新疆巴州人民医院ICU及急诊科PH值小于7.2未用碱性药物且平均动脉压(MAP)低于60mmHg的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6—70岁,平均39.6±2.61岁。排除标准年龄<18岁或>70岁的患者;孕妇、月经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高血压、冠心病;严重心衰。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3组年龄性别构成具可比性,分别以平衡液+万汶各500ml(平衡盐LR组)、3%氯化钠4ml/kg+万汶500ml(高渗盐HIS组)、贺4ml/kg+万汶500ml(贺HES组)进行液体复苏,记录复苏前及复苏30、60、120min时的血压、呼吸、心率、尿量等,抽静脉血检测血气分析、电解质,应用有创血压监测测量中心静脉压(CVP)。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各组复苏前后指标应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检验分析,组间比较应用(one—wayanalysisofvarianceANOVA)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复苏15min内HIS、HES组MAP即恢复到60mmHg以上,且PH值升高0.2以上;60min时LR组MAP恢复到60mmHg以上,但PH值无升高。120min时HES提高MAP和PH值的作用优于LR、H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救治中HES复苏效果及升高MAP、PH和尿量作用显著且持久,有利于改善体内酸碱平衡和组织灌注。

  • 标签: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贺苏 休克
  • 简介:摘要吉替尼作为一种特异性较高的抗肿瘤靶向药物对在对NSCLC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吉替尼的一、二线治疗和维持治疗等方面的综述,旨在探讨其临床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吉非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吉替尼二线和三线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45例晚期NSCLC,予吉替尼250mg/天,口服,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每个周期结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继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副反应不能耐受。结果45例均可评价疗效,CR1例,PR16例,SD13例,PD15例,有效率为37.78%,疾病控制率为66.67%,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6个月,1年生存率41.5%,腺癌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鳞癌患者。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结论吉替尼二线和三线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耐受性好。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选取3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每组各有15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吉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为80.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替尼靶向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吉替尼靶向治疗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9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均3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治疗,研究A组单独实施吉替尼靶向治疗,研究B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吉替尼靶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与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研究A、B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B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35.48%、研究A组35.4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吉替尼靶向治疗,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氨甲喋呤联合米司酮治疗破裂型宫外孕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3月~9月间破裂型宫外孕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氨甲喋呤药物肌注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取氨甲喋呤联合米司酮药物肌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疾病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中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89.29%,且疾病治疗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给予破裂型宫外孕患者氨甲喋呤联合米司酮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且临床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氨甲喋呤 米非司酮 非破裂型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吉替尼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治的64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7.50%、3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控制率为78.13%,高于对照组的53.1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小板减少、贫血、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替尼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全麻复苏中应用佳仑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62例需全麻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儿选择了常规小儿麻醉的复苏方案,并未使用佳仑。观察组患儿在采取相同的复苏方案时,引入佳仑作为辅助复苏用药。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全麻复苏过程中应用佳仑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拔管后Sp02值均有上升,但观察组患儿的Sp02值升高幅度快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吸氧维持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佳仑在小儿气管插管全麻的复苏中具备安全性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酌情应用于小儿全麻复苏的临床中并支持小儿快速复苏。

  • 标签: 小儿 全麻复苏 佳苏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冠心病患者88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展开行为护理。对比两种护理形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7.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行为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行为护理 冠心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加味叶竹茹汤治疗妊娠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时间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研究对象90例妊娠呕吐患者;分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加味叶竹茹汤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耗费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1.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要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味叶竹茹汤能够有效的治疗妊娠期间孕妇的妊娠呕吐症状,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加味苏叶竹茹汤 妊娠呕吐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针灸药物镇痛疗法临床工作的开展。方法对10种疼痛病症171例患者,按“经之所过,病之所治”原则选取相应的经络及穴位进行1疗程为期10天的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3.1%,其中,急性软组织损伤有效率最高为95.5%,急性腰部扭伤次之为91.6%;而膝骨性关节炎疼痛治疗有效率最低为76.9%,膝关节滑膜炎疼痛次之为80%。结论针灸疗法可作为临床某些疼痛疾病药物镇痛的替代疗法。

  • 标签: 针灸 疼痛 非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吉替尼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已确诊为晚期小细胞肺癌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治疗药物厄洛替尼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吉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疾病控制情况和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替尼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吉非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厄洛替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住的34例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放化疗已无疗效,均已发生其他脏器转移。口服吉替尼250mg/次,每天1次,不限疗程,直至因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或死亡而终止。结果34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3例,稳定(SD)5例,进展(PD)4例,全组有效率(CR+PR)为82.3%,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8.2%。中位生存期15.6个月,1年生存率为75.3%(26/34)。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其发生率分别为为43.3%(15/34)、16.7%(6/34)。结论吉替尼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临床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那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kmaInsertsil苯基柱(4.6mm×250mm,3.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6.64g,高氯酸钠0.84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用磷酸调pH值至2.0±0.05)-乙腈-三乙胺(65350.3);检测波长220nm。结果盐酸那定的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线性回归方程为y=28371x-2870.9,r=0.999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RSD为0.1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那定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非索非那定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手术切除后的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73例胆囊切除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其全部给予腹腔镜的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探究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程度为97.73%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为79.3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患者在治疗后给予综合护理,可减少身体上的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处方及工艺考察。方法通过对处方筛选,采用包衣技术,对泮托拉唑钠依次制素片层、隔离层和肠溶层,制得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结果筛选得到的制备工艺提高了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耐酸力和释放度,成品耐酸力达到90%以上,释放度超过75%。结论本文确定的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制备工艺简便,生产周期短,易于工业化生产,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泮托拉唑钠 肠溶 处方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