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自由体位分娩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作用。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住院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选择传统平卧位进行分娩,观察组孕妇根据自由体位分娩,可以进行直立位、坐位、俯卧位以及蹲位和侧卧位等的选择。比较两种分娩体位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只有体位分娩对促进自然分娩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妇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自然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自由体位对产程及围生结局的临床影响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抽取400例纳入到讨论中,依据其分娩体位分200例对照组(传统体位)和200例研究组(自由体位),对比讨论两组产妇产程和围生结局。结果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和胎儿窘迫率,研究组比对照组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生儿评分≤7分发生率,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产妇分娩可采用自由体位,可提升其舒适度,产妇恐惧、紧张心理得到一定缓解,存在科学性,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围生结局 产程 自由体位 传统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无创自由体位分娩对孕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待产妇11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则在次基础上予以无创自由体位分娩。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6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性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实施无创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提升自然分娩率,提升分娩质量。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负性情绪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加强药品测定方法的研究,对确保药品安全意义重大。药品测定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测定药品有关物质时具有较高精准度,优点突出,被广泛应用在药品物质测定中。本文对药品有关物质测定中HPLC操作要点进行探讨,为提高测定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品 有关物质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住院的84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产妇采用传统体位进行分娩,设为对照组;一组采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具有良好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待产观察 自由体位分娩 自然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胆性胰腺炎是指因胆道疾病引起胰腺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常规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从病因上进行治疗,复发率高,手术治疗创伤性大,且易出现术后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常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性胰腺炎进行诊断及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复发,为患者解除病痛。本研究重点对胆性胰腺炎的ERCP治疗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胆源性胰腺炎 ERCP治疗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间的胆性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胆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的差异分为观察组(早期手术)31例和对照组(延期手术)2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7.1%vs.85.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36.4±4.2)d<(81.5±7.9)d,比对照组更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间,其对于改善胆性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治疗及预后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胆源性重症胰腺炎 手术时间 选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胆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差异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18/25),两组疗效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急性胆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促进患者指标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科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自由体位分娩对产程及围生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体位,观察组产妇使用自由体位,每组各50。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以及围生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每一产程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顺产率和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在缩短产程的同时,能够极大的降低产妇的疼痛,使围生结局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自由体位 产程 围生结局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采用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我科280例初产妇采取随机分组法将28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30例,观察组150例,两组产妇临产后均由助产护士一对一陪伴分娩;对照组采取传统卧位分娩,观察组给予导乐球并指导产妇自由体位。两组比较其产妇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并对两组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比较。结果自然分娩率观察组为95.3%,对照组为8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产后24小时出血量、新生儿1minApgar评分及5minApgar评分均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初产妇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能提高自然分娩率,显著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等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初产妇 导乐球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常态化院感“三”培训考核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成效。方法于2013-2015年采取院科两级培训,全员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相统一等系列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院感“三”知识培训与考核。结果三年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由41.5%、86.2%分别提升至66.7%、96.8%;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22.4%提升至41.2%;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防控措施落实率由88.7%提升至98.6%。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由3.2%下降至1.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6.4%下降至51.2%;锐器伤发生率由4.1%下降至2.2%。结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能显著增强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的意识和实施规范化操作的自觉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院感&ldquo 三基&rdquo 培训考核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物质依赖住院患者的治疗障碍因素和睡眠质量。方法选取42例物质依赖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25条目的治疗障碍评定问卷对其进行治疗障碍因素调查,同时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其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物质依赖住院患者的治疗障碍因素主要包括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负面的社会支持、害怕治疗、个人因素、时间与日常工作冲突、治疗机构难获得、治疗场所难进入等,其中以患者个人因素最为常见,构成比为85.7%;患者的睡眠质量总评分为(9.30±3.26)分,其中睡眠质量良好者3例(7.1%),睡眠质量一般者8例(19.0%),睡眠质量差者31例(73.8%)。结论物质依赖住院患者的治疗障碍因素有很多,睡眠质量较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物质依赖住院患者 治疗障碍因素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宫颈液细胞学(TCT)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例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且经阴道镜下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明确诊断为宫颈病变的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先行传统巴氏涂片检查,后行TCT检查,对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在上皮细胞异常检出率上,TCT检查检出率为98.50%,显著高于巴氏涂片检查的81.50%(P<0.05);TCT检查涂片质量不满意显著低于巴氏涂片检查(P<0.05)。结论将TCT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可促进病变检出率得到有效提高,对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及预后的提高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初产妇应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产科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初产妇200例,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产妇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有100例,为其提供常规产科护理服务;观察组共有100例,在接受与参考组相同护理的同时,给予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的产时疼痛状况、分娩方式选择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产时疼痛程度较参考组显著更轻,阴道分娩率显著更高,剖宫产率显著更低,产后24h出血量显著更少(P<0.05)。结论初产妇应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有助于减轻产时疼痛,降低其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初产妇 助产护理 分娩球 自由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的间歇性导尿在脑卒中患者神经性膀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科脑卒中后神经性膀胱患者50例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膀胱管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行间歇性导尿,干预2周,4周后予残余尿及尿失禁质量生活评分,根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使用间歇性导尿后残余尿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尿失禁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导技术在脑卒中神经性膀胱应用能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患者生活的舒适度。

  • 标签: 脑卒中 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熊去氧胆酸片中熊去氧胆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Kroma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0.025mol?L-1磷酸溶液(体积比4555,用20%氢氧化钠调PH至2.5±0.3)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柱温为30℃。结果熊去氧胆酸片中熊去氧胆酸及有关物质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试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RSD<2%),平均回收率为98.5%~100.4%。结论RP-HPLC应用于熊去氧胆酸中熊去氧胆酸及相关物质含量的测定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的优势,能有效控制熊去氧胆酸片的质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熊去氧胆酸片 胆酸 胆石酸 鹅去氧胆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确保生产过程对产品不造成污染,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方法先灌入液体培养(TSB),再将果糖二磷钠无菌粉分装入液体培养(TSB)中压塞轧盖。灌装样品先后在20~25℃与30~35℃下培养7d,并作阴性、阳性对照。结果无菌灌装生产环境及微生物检查合格,阴性、阳性对照样品符合要求,灌装样品经14d培养检查微生物未检出。结论经过三批培养模拟灌装试验合格的操作人员在规定的B/A洁净环境中,按操作规程操作所生产的产品可以确保无菌要求。

  • 标签: 无菌工艺 培养基模拟灌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体化护理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92例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92例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好,患者生产时间较短,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对采取自由体位分娩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生产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人性化护理干预 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