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湿愈合疗法对神经内科压疮患者进行治疗,提高神经内科长期患者压疮治疗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方法对60例I~Ⅳ期压疮患者采用湿愈合疗法,对科室的压疮护理进行动态监控管理,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强化压疮预见性护理的意识,预防压疮的发生和治疗压疮。结果60例I~Ⅳ期压疮患者,治愈56例,好转4例。结论湿愈合疗法治疗压疮的治愈率高,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医疗费用,病人痛苦减轻,同时也减轻护理工作量,减少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促进患者压疮愈合

  • 标签: 湿性愈合 压疮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湿肺(traumaticwetlung,TWL)的CT表现并动态观察其演变过程。方法回顾分析41例闭合胸部外伤创伤湿肺病例的临床及CT资料。全部病例于伤后6h内行急诊CT检查并于首次CT检查后1~3d和4d~21d复查。结果CT表现(1)病变范围两肺29例(70.7%),单侧肺13例(31.7%);(2)病变类型间质型9例(22.0%),云雾型14例(34.1%),弥漫实变型13例(31.7%),叶段实变型5例(12.2%);(3)CT复查表现1~3d内病变进展8例(19.5%),包括间质型3例、云雾型3例、弥漫实变型2例。间质型、云雾型、弥漫实变型、叶段实变型完全吸收6例、11例、11例和5例。CT显示各型创伤湿肺完全或基本吸收时间范围分别为1~4d、4~10d、5~13d、6~19d,中位时间分别为2.2d、5.1d、7.5d、14.9d,其吸收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T可以早期发现、诊断创伤湿肺,并有助于临床病程和预后的判断。

  • 标签: 创伤性湿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部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野马追胶囊引湿,为选择适合该制剂的包装材料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药物引湿试验指导原则进行试验,研究加味野马追胶囊的引湿并以水分为考察项对该制剂进行了稳定性考察;结果该制剂具引湿,选用具铝薄封口的口服固体高密谋聚乙烯瓶作为包材,该制剂水分在考察期(12个月)内符合规定。

  • 标签: 加味野马追胶囊 引湿性 稳定性
  • 简介:摘要股骨干骨折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正确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迟缓愈合、不愈合具有独到的优势,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具有固定牢固、可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加速骨折愈合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迟缓愈合及不愈合 带锁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8-2011年应用锁定钢板治疗28例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20个月。28例均复位满意,2例骨延迟愈合,余26例骨愈合,27功能恢复均好,1例关节活动较差,按马元璋1评价标准,本组优24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8%。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临床疗效好,手术简便,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 内固定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术后愈合不良进行探讨。方法对我科103例发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肥胖、糖尿病等合并症、电刀的使用、妊娠水肿、滞产、难产等增加了切口愈合不良的比率,经积极治疗后,103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与肥胖、术者手术技巧、高频电刀的使用及合并症密切相关。提高手术操作水平,纠正患者全身异常情况,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对促进切口愈合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感染
  • 简介:摘要骨折愈合经过血肿期、机化期、骨痂期3个重要阶段,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影响骨折愈合存在诸多因素,其中应力与微动是主要的因素,两者既是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应力能产生微动,同时微动能改变应力1。应力与微动对骨折愈合不仅需要骨折端良好的接触,骨折周围基本的血运,而且力学和微动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 标签: 骨折愈合 应力 微动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瘢痕愈合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7名,术后29名产妇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瘢痕愈合治疗,作为结合组;29名产妇使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瘢痕愈合治疗作为中医组;29名产妇使用西医治疗法继续拧瘢痕愈合治疗作为西医组。统计每组产妇瘢痕愈合的时间,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α=0.05。结果结合组产妇的瘢痕愈合时间为10±1.2天,中医组为15±1.4,西医组为13±1.6,χ2检验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快速的使剖宫产术后瘢痕愈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992例剖宫产术病例,其中13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比例1.3%。结果孕妇体型肥胖、妊娠合并贫血、术后进食不佳、产程延长、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次数多、破膜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的愈合,造成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及感染。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在孕期注意预防肥胖,术前积极纠正贫血,产程观察过程中阴检查及肛查不要过于频繁,胎膜早破要及时处理,手术操作轻巧、准确,尽量减少组织挫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围术期静滴抗生素,术后加强营养,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

  • 标签: 剖宫产 横切口 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统计了54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对所有患者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经X线检查判断愈合时间。观察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统计患者骨折实际愈合时间。结果经过中药内服外敷治疗,54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治愈50例,治愈率为92.59%,平均治愈时间为54.2d。结论中药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疗效显著、治疗方法经济、简便,对骨折迟缓愈合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恢复作用。

  • 标签: 中药治疗骨折 迟缓愈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2年5月的28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加强孕期检查,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及时拆除缝线,局部彻底清创,坚持换药,适时二期缝合切口,合理预防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 标签: 剖宫产 腹部切口 愈合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伤口难愈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例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伤口难以愈合的患者采用自制负压吸引器引流的方法引流出心脏内积血,积液,并采取控制感染。结果5例患者伤口均愈合出院。讨论自制负压引流是治疗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伤口难以愈合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伤口难愈合 护理 负压吸引器
  • 简介:摘要人工气道是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良好的气道湿化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内近年来有关气道湿化护理方面不断有新理论新方法出现,取得了众多新的进展。

  • 标签: 人工气道 湿化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方法对我院产科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29例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切口愈合不良与直接使用一次医用灭菌创口敷贴(以下称敷贴)代替传统无菌纱布换药覆盖腹部切口有明显相关。结论一次医用创口敷贴不能直接用于剖宫产腹部切口的覆盖,否则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精神压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浪费了医疗资源。

  • 标签: 切口愈合不良 医用灭菌创口敷贴 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愈合不良出现的相应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12例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5d后如期愈合7例,7d愈合3例,7~11d愈合2例。愈合率达到100%。结论预防感染,熟练的缝合技术,有效处理切口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对提高愈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会阴侧切口 愈合不良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选取于我院内科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4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奥美拉唑组和甲氰咪胍组各42例,比较组别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奥美拉唑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7.6%,显著高于甲氰咪胍组的85.7%,治疗痊愈率90.5%显著高于甲氰咪胍组的59.5%,Hp转阴率(97.6%)也显著高于甲氰咪胍组(81.0%)。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甲氰咪胍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55例疝气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5例患者,对照组2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高频电刀进行手术,对照患者采取普通的手术刀进行手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脂肪液化5例,伤口感染4例,愈合不良率为25.71%;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1例,没有脂肪液化患者,愈合不良率为5.00%。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愈合不良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X2=11.68,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经过对症治疗之后,症状消失。结论高频电刀对于疝气手术切口的愈合有较大影响。因此在使用高频电刀进行手术的时候,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高频电刀 疝气手术切口 愈合影响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