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愈合对压疮治疗的作用。方法对48例61处压疮病例实施湿愈合疗法。结果治愈43例54处,好转4例5处。结论通过循证护理的制订,合理使用湿愈合能促进压疮愈合,有效提高压疮治愈率,缩短愈合时间,对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伤口护理的专业和技术,减轻护理工作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湿性愈合 压疮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湿愈合疗法理念的实施得出结论湿的环境下能保持细胞和酶的活性,这些将有助于伤口尤其是慢性伤口的愈合,同时,细胞在湿润的环境下能够更快速移行,降低感染的机会。慢性伤口发生的几率逐年增加,患者除了身体上的伤痛折磨,还要承受经济上的巨大压力,湿愈合疗法大大缩减了病人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湿性 慢性 伤口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压疮伤口护理应用湿愈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压疮患者8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湿愈合疗法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愈合状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愈合状况具有显著优越,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愈合疗法在临床压疮伤口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湿性愈合疗法 压疮 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Lucentis)治疗湿老年黄斑变性(wA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眼科经检测确诊的患者46例48眼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渗出老年黄斑变性分期分为三组,A组渗出前期,B组渗出期,C组修复期。结果注药后第1d患者的平均BCVA有明显提高,1周后CFT也开始有显著改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在治疗湿AMD的三个病变阶段中均有显著效果,安全明确、副作用少,可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减轻黄斑水肿。

  • 标签: 雷珠单抗 老年性黄斑变性 玻璃体腔注射
  • 简介:摘要子宫切口愈合不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升高,剖宫产子宫切口因感染导致愈合不良,而致围生期不良结局的报道有增加的趋势。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致子宫切口憩室的病例也不断增加,以致生活质量受影响。文章通过复习文献,并进一步阐述子宫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引起足够的关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并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64名产妇,分析导致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按处理方法分为传统组及实验组,各32名,传统组术后对切口进行常规处理,实验组进行直接清创二次缝合的方法处理。结果导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产妇自身原因、手术操作。观察组腹部切口愈合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明确导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合理处理可有效改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切口感染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状况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涉及伤口愈合的病例,利用X2检验分析营养状况与伤口愈合良好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营养状况的程度与伤口愈合良好发生率存在相关。结论营养不良是伤口愈合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故必须积极纠正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况,利于伤口的愈合

  • 标签: 营养不良 伤口愈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乳腺癌术后切口缝合中,一次皮肤缝合器与可吸收缝线行连续缝合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可吸收缝线行连续缝合,观察组运用一次皮肤缝合器,观测两组手术情况、切口愈合情况以及皮瓣坏死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总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甲级愈合率为75.00%,对照组甲级愈合率为31.25%;观察组1例发生皮瓣轻度(6.25%);对照组5例发生皮瓣坏死(31.25%)。结论一次皮肤缝合器可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减少皮瓣坏死率。

  • 标签: 乳腺癌 切口愈合 一次性皮肤缝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剖宫产手术切口对患者术后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孕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角针丝线间断褥式缝合法,观察组采用4-0Holycom皮因连续美容缝合法。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孕妇切口缝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伤口I级愈合率、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Holycom皮内连续美容缝合法能有效促进剖宫产孕妇切口愈合,提高孕妇满意率。

  • 标签: 剖宫产 手术切口 术后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玄明粉混合时长对减少伤口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5组。将两种中药碾碎混合拌匀,分别放置0h、1h、2h、3h、4h后,外敷在盖有2块消毒纱布的切口上。结果拆线后检查,放置0h的总有效率为100%;放置1h、2h、3h、4h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5%、85%、80%、75%,后四组的平均有效为81.25%,与0h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大黄和玄明粉这两种中药应该混合好就敷于伤口,如果早混合会影响疗效。

  • 标签: 大黄 玄明粉 混合时长 外敷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通过查阅近20年寻常痤疮中医证型相关文献,发现寻常痤疮与风热湿虫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医证型,探讨风热湿虫与寻常痤疮的相关,以期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 标签: 中医证型 风热湿虫 寻常痤疮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皮片引流、负压引流及体位引流对跟骨骨折手术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3年间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108例,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皮片引流组(n=34)、负压引流组(n=37)、体位引流组(n=38),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切口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负压引流尽管引流量最多,伤口愈合最快,但引流时间最长。而体位引流与皮片引流在引流量、伤口愈合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引流物放置时间最短。结论负压、体位引流相较于皮片引流具更大优势,而此两种引流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酌情使用。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伤口愈合 引流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胃穿孔术后腹壁切口愈合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104例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术后腹壁切口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外科营养支持相同情况下,胃癌穿孔手术比胃溃疡穿孔手术更容易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问题。结论一旦出现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针对的解决措施,从而避免切口的进一步恶化。

  • 标签: 胃穿孔 腹壁切口 愈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动真空蒸汽灭菌湿包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对策,减少或杜绝湿包的发生。方法采用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湿包评判标准,对2013年1-10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668锅次的15640个灭菌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35个灭菌包有湿包现象,湿包率为0.224%。湿包原因分别是物品包装不当(0.038%)、物品装载不规范(0.083%)、预热时间不足(0.026%)、冷却时间不够(0.026%)、灭菌器故障(0.051%)。结论保持灭菌物品干燥、规范物品包装和装载、选择正确的冷却和卸载方法、加强设备管理,确保灭菌器的正常运作。还应加强对消毒员的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培训等工作。减少湿包现象的发生,杜绝造成医院潜在感染的可能。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湿包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经过化学消毒后的保存有效期。方法将我院的160个氧气湿化瓶进行化学消毒,消毒后平均随机的分为4个组,每组40个氧气湿化瓶,在分别将4个组的氧气湿化瓶保存于急诊科、内科、外科以及重症监护室这4个科室,每一个月对不同科室的40个氧气湿化瓶进行细菌检测,保存时间为6个月。结果在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第4个月、第5个月以及第6个月的氧气湿化瓶细菌检测,其细菌检测结果均≦20CFU/件,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并且没有致病菌的发现。结论氧气湿化瓶经过化学消毒后至少可以保存6个月。

  • 标签: 氧气湿化瓶 化学消毒 保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加香薷饮治疗暑湿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4年6~10月份收治的100例夏季感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50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组。其中,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新加香薷饮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在显效11例、治愈38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治愈25例,治疗有效率为86%,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加香薷饮治疗暑湿感冒,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治疗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暑湿感冒 新加香薷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日常灭菌过程中,通过不同方式对灭菌物品进行装载摆放,观察湿包的程度,并对湿包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及处理措施。方法运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装载摆放待灭菌包,每种方法连续灭菌三次,并对每种方法引起的湿包程度进行效果观察。结论按《消毒技术规范》装载摆放的物品湿包率低,符合灭菌要求。

  • 标签: 装载方法 湿包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外侧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早期切口并发症,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间采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59足,对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疗效等进行分析,探讨引起外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共出现切口愈合不良3足。其中浅表感染2足,换药后创面愈合。1例患者出现深部感染,内固定外露,给予皮瓣手术覆盖创面。结论合适的手术时机,适当的手术入路,术中轻柔操作,避免损伤皮瓣血运,术后注意切口引流,积极治疗合并症,都是降低跟骨外侧切口愈合不良几率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切口愈合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