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9例膝损伤患者根据骨折部位、类型,选用合适的固定方式,其中8例行髓内钉固定,6例行钢板固定,5例行髓内钉钢板固定。结果随访19例,时间6个月~7年,平均18个月,采用Karlstrm及Olerud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为83.3%。结论膝损伤病情复杂,应积极抢救生命及早期手术,坚强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浮膝损伤 骨折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踇趾甲断层游离移植在修复外伤性手指甲缺损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应用踇趾甲断层游离移植修复外伤性手指甲缺损25例28指,其中有8例修复10指拇指甲缺损、其中2例是双拇指甲缺损;4例修复4指示指甲缺损;6例修复6指中指甲缺损;1例修复示中指甲缺损;4例修复4指环指甲缺损;2例修复2指小指甲缺损。结果25例28指甲移植全部成活,无发生甲坏死及感染情况,指骨无外露,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以最后一次评定结果为疗效,28指疗效评定,优19指,良6指,可2指,差1指,总优良率89.28%。结论应用踇趾甲断层游离移植修复外伤性手指甲缺损具有切取方便、安全、对供区无明显影响、成活率高等优点并可恢复伤指的美观和功能,是修复甲缺损的有效方法,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 标签: 甲床缺损 断层甲床 游离移植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旁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重度中毒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急性重度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并采取积极护理措施。结果32例患者除1例因服毒量大且年龄较大,行1次HP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31例均抢救成功。结论急性重度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尽快行HP治疗,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血液灌流 中毒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层流对于骨髓抑制的患者应用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在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骨髓抑制的患者中的100例,其中,淋巴瘤化疗后60例,白血病40例,患者的年龄6岁-58岁之间,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安置在单人无菌层流病床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安置在普通的病房,对两组患者的保护性措施准备相同,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数据差异。结果通过护理一段时间,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的患者明显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的患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值以及发热持续的时间,住院的天数以及使用抗生素的天数等均是实验组的患者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待骨髓抑制的患者使用层流为患者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感染的概率以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等。

  • 标签: 层流床 骨髓抑制的患者 使用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膝损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9例创伤性膝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术后随访2年,根据Karlstro评定标准优13例,良14例,尚可8例,差4例。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创伤性浮膝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63例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头高的发生率占头位分娩的16.58%,163例胎头高的初产妇仅16例顺产,其难产发生率为90.18%。结论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是难产的信号之一,与胎方位异常、骨盆异常、羊水过多、胎盘异常、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以及巨大胎儿等有关。胎盘异常、脐带异常、胎方位异常及骨盆异常是导致胎头高的重要因素。在进行试产的过程中应进行密切观察,采取适宜的分娩方式。

  • 标签: 初产妇 胎头高浮 分娩
  • 简介:摘要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做好压疮的预防和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我科为预防压疮使用了三折手摇翻身,在使用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一定的原则。通过使用翻身减轻了护士工作量,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使患者更加舒适。

  • 标签: 压疮 翻身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双髁型膝的疗效。方法对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双髁型膝损伤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7个月。根据Karlstrom评估标准,优9例,良12例,中2例,优良率91.3%。结论锁定钢板在双髁型膝的治疗中可达到坚强而有效的固定,术中准确的复位及术后早期有序的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标签: 浮膝 双髁型 锁定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静脉使用更昔洛韦、麦通纳治疗组采用针针刺穴位。结果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治疗能显著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 标签: 带状疱疹 神经痛 浮针针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跌倒与坠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外科2011年1月—2014年6月120例护理不良事件统计分析,找出发生跌倒与坠的隐患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预防措施。结果针对跌倒与坠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后,不仅减少跌倒与坠的发生,而且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见性,警惕性,还提高护理人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 标签: 跌倒 坠床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和术后的并发症的治疗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1。方法对这40例患者的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2。结果所选的这40例患者在进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后的五年和十年中,其生存率分别达到了38.11%和18.32%。术后患者没有引发并发症,同时也无一例手术死亡。结论合理、科学的掌握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选择适合的重建方式、对淋巴结清扫进行规范等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愈后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 胃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钳助产在胎头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收治的胎头高产妇中随机性抽选出80例进行研究,将这80例胎头高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徒手助娩,观察组实施小产钳助娩胎头,对比两组胎儿分娩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分娩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而且对照组新生儿分娩Apgar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将数据带入统计学中进行比较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小产钳在胎头高剖宫产术产妇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缩短胎儿分娩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产钳 助产 胎头高浮 剖宫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危重病人床单位中采用笠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危重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一年度接收的另95例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床单位中均采用笠,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床单位,比较两种床单元应用效果,并评估不同床单元模式下患者的临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士铺床技术评分为(3.2±1.4)分,面整理技术评分为(2.8±1.2)分,铺床时间为(1.0±0.2)min,面整洁维持时间为(7.3±0.6)d,患者住院舒适度为96.8%,满意度为94.7%,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床单位中应用笠有助于维持面平整、舒适,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并提高住院患者舒适及满意程度。

  • 标签: 危重患者 床单位 床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的32起跌倒、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原因不仅与年龄、生理因素有关,也与原发疾病、心理状态、药物、住院环境及护理人员责任心有关。结论对跌倒、坠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防范或减少跌倒、坠的发生。

  • 标签: 老年 住院患者 跌倒 坠床 原因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中风患者的跌倒/坠发生次数。方法对康复科500例跌倒/坠高风险的中风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并有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安全措施。结果跌倒/坠两年发生次数从19次降至3次,跌倒/坠发生率从3.8%降至0.6%,跌倒/坠发生后果明显减轻。结论对中风住院患者进行安全宣教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跌倒/坠次数。

  • 标签: 坠床/跌倒 安全宣教 中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母婴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的150例产妇,将她们分为观察组。观察组利用母婴旁护理的模式。观察新生儿护理情况。结果观察产妇及其家属对母婴旁护理既能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还帮助产妇早日康复。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标签: 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 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