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中药制剂在制作过程中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基于此,本文从现代科技对药物制剂技术的影响出发,并分析中药制剂现代化技术在流化床包衣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微型包囊技术以及透皮技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我国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药物制剂 新技术 中药制剂 固体分散 微型包囊
  • 简介:摘要辅助生殖技术(ART)是目前解决不孕不育的主要方式,目前已有超过600万儿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1,随着ART出生儿的逐渐增多,与这项医疗有关的遗传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研究发现通过ART出生儿中印记基因异常的疾病增加,可能与ART导致了印记基因的改变有关。本文就辅助生殖技术与印记基因疾病的关联性进行表述。

  • 标签: 辅助生殖技术 印记基因 BWS综合征 AS综合征 SRS综合征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基于现代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背景下,社会人类身体健康面临着各种危险,这样一来就对医疗产业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研究人员需要深入创新研究多元化的先进治疗手段,针对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作为一种高端治疗技术,通过对其科学开发应用,能够有效改善人类健康生活质量,降低病患者的痛苦,提高人类的实际寿命。本文将进一步对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分析与探讨。

  • 标签: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 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科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鼻中隔缝合术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缝合组,同期选取在我科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鼻腔填塞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填塞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鼻中隔黏膜均居中,手术成功;缝合组术后主观不适感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填塞组(P<0.05);缝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填塞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内镜手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主观不适感,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矫正术 鼻腔填塞 鼻中隔缝合
  • 简介:摘要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更是成为一名物理治疗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物理治疗技术(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用)》涵盖了物理治疗专业的整个范畴。本文主要阐述《物理治疗技术》精品课程建立的必要性,旨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培育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

  • 标签: 康复治疗学 现状 《物理治疗技术》 精品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小肠病变的患者100例,病理类型为20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恶性肿瘤、20例Crohn's病、20例肠结核、20例肠粘连、20例肠系膜动脉栓塞。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检查。对比常规CT与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常规CT与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检测检测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81%;常规CT检测检测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65%,两种检测方法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诊断小肠病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低张造影 小肠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治疗床值摆位技术应用在胸腹部肿瘤IMRT当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调查的患者均为我院所收治的胸腹部肿瘤患者,调查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4月,本研究选择其中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瓦里安Trilogy直线加速器进行治疗,对于所有患者首次治疗之前进行CBCT扫描,同时和计划系统定位CT图像进行匹配,在获取首次摆位以后,获取百威误差纠正后的X、Y、Z三个象限的误差值,其数值为旋转容积的强调照射的精准值。在所有患者进行10次治疗以后,再一次对患者进行CBCT扫描,同时定位CT图像匹配,对于患者第10次在摆位误差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所选择的35例患者从X、Y、Z三个象限在角度进行分析,平均误差分别为(2.35±1.28)mm、(3.05±1.45)mm、(2.46±0.98)mm。结论通过对于固定床值摆位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X象限和Z象限的误差值,而且对于治疗床值进行摆放的时候可以以此作为参考,能够对于摆位的过程进行简化,缩短了摆位的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固定床值摆位技术 胸腹部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技术探讨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的脑部微结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将研究组按照患者昏迷时间再分为>30d组和<30d组,同时选取在我院接收健康体检的人员5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应用磁共振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脑干组织进行检查,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磁共振波普检测值(MRS)以及>30d组和<30d组MRS值。结果研究组MR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昏迷时间>30d组MRS值低于<30d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进行诊断过程当中应用利用磁共振技术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有效地分析研究患者脑部微结构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技术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 MRS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中药具有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作用。由于其多成分产生的多靶点效应,使其有效性、安全性难以评价。代谢组学技术能整体和系统地分析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符合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有助于揭示中药作用的分子机制。本文主要阐述了代谢组学在中药有效性和毒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其在中药研究中的优势和不足。

  • 标签: 中药 代谢组学 有效性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自动跟踪触发扫描技术不同监测平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行肺动脉扫描的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运用自动跟踪扫描技术分别在肺动脉主干、右心房、上腔静脉作为监测平面进行扫描,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动脉CT值B组最高,A组最低,各组经比较均(P<0.05)。三组中B组的成功率最高。结论监测设在右心房时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效果最好。

  • 标签: 64排螺旋CT 肺动脉 自动跟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内收诊的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神康复技术研究组采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OSIE评分、SCL-90评分以及IPRO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方式康复指导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 慢性精神分裂症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与染色内镜联合应用于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食管黏膜可疑病变患者102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染色内镜检查,研究组应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与染色内镜联合检查。将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效果可靠,二者优势互补,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可靠且精准的依据。

  • 标签: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 染色内镜 早期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与染色内镜联合应用于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食管黏膜可疑病变患者102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染色内镜检查,研究组应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与染色内镜联合检查。将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效果可靠,二者优势互补,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可靠且精准的依据。

  • 标签: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 染色内镜 早期食管癌
  • 简介:摘要丹参为常用大宗中药材,用药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本文从丹参的基源、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与临床作用研究等方面概述了丹参的重要研究进展,为今后进一步分析探讨丹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丹参 基源 炮制方法 化学成分 药理与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实质结核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对19例粟粒性肺结核并脑结核患者的头颅MR平扫及增强的表现,总结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平扫表现为多发斑片长T1长T2信号影、环形结节周围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后表现为弥漫分布的小环状或结节状强化灶,早期大小趋向一致,多为2mm左右,可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及脑积水。结论脑结核MRI平扫表现不典型,增强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认识其特点可以和其它常见的颅内多发病变进行鉴别。

  • 标签: 脑结核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视疲劳是以眼部症状为基础,眼部或全身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错的综合征,常见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眼痛、酸胀、不能久视等,稍作休息后缓解;或为患者主观感受眼表干燥等。随着医学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视频终端的大量普及,视疲劳的发病率和检出率日益增加,视疲劳呈高发态势。有关视疲劳的病因及防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就视疲劳的病因、临床表现,近年来的治疗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视疲劳 流行病学研究 病因病机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伤洗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骨伤洗剂中的挥发油,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加水倍量、浸泡时间、药材规格对骨伤洗剂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浓缩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一个临床处方药材55g加水8倍量,浸泡2h,提取2h,回流提取一次,水提液过滤后浓缩至100ml,加入0.2%苯甲酸钠,放置12h除杂,加入0.06%聚山梨酯80增溶的挥发油蒸馏液,即得。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可为骨伤洗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骨伤洗剂 挥发油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药物仍是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在既往的基础上对复苏药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现就心肺复苏药物的研究进展作出如下综述。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血管活性药物 心率失常药物
  • 简介:摘要研究目前儿童肥胖的有效控制方法。采用以学校、家庭环境、学校-家庭-社区联合、医院短期强化的干预模式。短期均可显示效果,但持久性和稳定性不佳。需建立间断式在院强化综合干预模式,以对儿童肥胖的控制有效、持久、稳定。

  • 标签: 儿童肥胖 间断式 在院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由体位分娩降低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000例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分娩法进行分娩,实验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产程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分娩时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不但缩短了产程,还可降低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临床值得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传统分娩 新生儿头皮血肿 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