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光成像技术在诊断肺结核患者时的应用。方法从我院近两年诊治的进行X线检查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抽取75名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同一型号的X线机进行检测,根据X光线检查结果分析肺结核患者的病变分布、病灶类型和性质以及病灶形态。结果上中肺叶发病率较高和双侧肺叶发病率较高,其中浸润型肺结核偏多、增值性病变和干酪性病变发生率较高、且多数呈现出大片或者小片状的阴影。结论X线诊断是临床中常用的手段,能够清晰地将患者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呈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资料,在临床检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X线特征 病变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在口腔临床诊疗中应用放射影像技术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将实施常规诊疗的设定为对照组(50例),将应用放射影像诊断的设定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确诊率与患者满意率两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确诊率为96%,对照组确诊率为8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HAMA、HDMA、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临床诊疗中应用放射影像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放射影像 临床诊断 口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脊椎内窥镜技术治疗胸腰椎脊柱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胸腰椎脊柱感染患者66例,抽签法分观察组(CT引导下经皮脊椎内窥镜技术)与对照组(传统手术)各3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胸腰椎脊柱感染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脊椎内窥镜技术治疗能提高手术效果且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

  • 标签: CT引导 经皮脊椎内窥镜技术 胸腰椎脊柱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女性行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患者中选择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500),对试验组行产后盆底修复,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修复,对比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脏器脱垂及尿失禁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产后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盆腔功能出现障碍的女性行盆底康复技术可以显著改善的产后不同时间脏器的脱垂以及产妇的尿失禁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用于检测B7-H3基因,以评价肿瘤患者的预后转归。方法收集临床病理阳性样本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然后根据B7-H3基因序列设计LAMP引物并优化反应条件。用LAMP方法检测收集的临床样本,计算阳性率,并比较LAMP和荧光定量PCR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建立的LAMP体系特异性和灵敏性良好。通过对临床样本的检测,B7-H3阳性样本的LAMP检测结果和荧光定量P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MP对B7-H3基因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操作简便,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于矫治安氏II类1分类错(恰)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矫治安氏II类1分类错(恰)病人,依据盲选原则进行分组,分成讨论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患者使用传统的直丝弓矫正技术;试验组给予患者MBT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与覆牙合(OB)、前牙覆盖(OJ)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两组X线头影测量指标中的SNA、SNB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讨论组的ANB、U1-SN、L1-MP、U1-NA、L1-NB与对照组相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B、OJ值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讨论组的OB、OJ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于矫治安氏II类1分类错(恰)中疗效明显,可用于临床使用。

  • 标签: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 II类1分类错(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行超声清创术联合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技术的创面细菌清除及微循环改善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清创术联合传统创面换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清创术联合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比较两组病足溃疡创面细菌清除及微循环情况,并记录溃疡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的细菌定量明显少于术前(P<0.05),经皮氧分压和创面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的细菌定量、经皮氧分压和创面血流灌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清创术联合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技术用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可有效清除细菌,改善病足微循环,并促进溃疡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清创术 糖尿病足溃疡 智能负压创伤治疗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开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由于短暂性脑缺血接受开颅手术的90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则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2组麻醉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内皮素(ET)、丙二醛(MDA)浓度的变化。结果T2、T3、T4点,观察组MAP高于对照组,其T2、T4时间点心率高于对照组,T3时间点心率低于对照组,上述不同时间段MAP及HR变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即刻ET、MD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1h、3h观察组血浆ET、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开颅手术中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其内皮素、丙二醛水平,且脑保护作用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 异丙酚 瑞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1。方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采用标准化的术后疼痛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术后疼痛评分用于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观察术后睡眠满意度、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论规范骨科术后疼痛管理,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2。

  • 标签: 骨科患者 术后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过去、纠正不足,加速我国西药临床药学发展。方法通过对我院以及邻院两家医院的回顾和思考,总结我国西药临床药学发展历程及其经验与不足,从而确立西药临床药学学科定位和学科建设内涵的正确导向。结果与结论应肯定医院药学界前辈们为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明确临床药学学科建设要坚持正确发展方向;药师要树立“走出药房,面向临床,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合理用药为核心,服务患者”的理念,转变观念与职责,促进临床药学健康快速发展。

  • 标签: 西药 临床药学 发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小白鼠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3-4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及B、C、D组(实验组)。给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灌胃酒精溶液0.16ml/10g酒精同时灌胃,造模实验结束半小时后开始灌胃给药,三组实验组分别以40mg/kg、80mg/kg、120mg/kg槲皮素蒸馏水0.2ml/10g悬浊液灌胃,对照组加入0.2ml/10g悬浊液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半小时后抽取小鼠血液2ml,使用分光光度仪测其血清中酒精含量,并记录数据,通过t检验来反映酒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对比,B、C、D组血清酒精含量差异与A组血清酒精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之间对比,B、C、D组血清酒精含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具有降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作用

  • 标签: 槲皮素 解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莫西林的药理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治疗,实验组口服阿莫西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抗菌作用效果较为显著,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阿莫西林 药理研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在跟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5-2018收治的25例跟骨骨髓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均接受6~18个月的随访,25例患者的切口均在术后14d内愈合,无再发骨髓炎征象和切口感染,且无供区并发症,术后不需要进行计划外手术,均行走自如。采用SamanthaX线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治疗后评分平均为3.85分。结论masquelet技术可治疗跟骨骨髓炎清创后骨折缺损,且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masquelet技术 跟骨感染 跟骨 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