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瘟败毒合剂的解热抗炎抗菌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法研究清瘟败毒合剂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研究清瘟败毒合剂的抗炎作用。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清瘟败毒合剂对4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清瘟败毒合剂对2,4-二硝基苯酚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P<0.05);并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的炎症反应(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对清瘟败毒合剂均敏感。结论清瘟败毒合剂具有解热、抗炎作用,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均具有体外抑菌作用

  • 标签: 清瘟败毒合剂 解热 抗炎 抗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随机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西药房调剂处方中抽取720张抗菌药物处方为研究对象,样本处方由临床药师进行审核与点评,统计不合理处方检出数,评价临床药师干预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处方审核与点评共计筛查不合理处方37张,不合理项目41条,不合理处方检出率5.14%,主要为抗菌药物用药用量不当、诊断与用药不符和药品选择不适宜。药师就处方不合理问题与临床医师进行交涉,提出的相关药学建议均被临床医师采纳,处方得以修改或重新开具。结论药师处方审核与点评能有效筛查出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并通过与临床医师交涉纠正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对保证医嘱正确性、提高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大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以大蒜素和罗红霉素、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拉定对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大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很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蒜素提取物的耐药率较低。大蒜素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有强力抑制作用

  • 标签: 大蒜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作用
  • 简介:摘要茶碱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常联合应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影响肝代谢能力,进而影响茶碱药代谢,本次研究试分析两种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药房处方调剂中实施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实际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医院药房开具的1600张处方中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分析,2017年2月—7月未实施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800张处方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18年1月已实施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800张处方为观察组。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药物使用时间过长、药物选择不当、药物联合不当、药物用法剂量缺乏合理性及无指证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房处方调剂中采取药师干预抗菌药物措施,可整体提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和用药质量,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起着规范作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药房 处方调剂 药师干预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一直是医疗机构的工作重点,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某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工作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每天监测手术医嘱,将事后评价的做法改为事前干预,每旬通报临床各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定期检查抗菌药物各项指标。结果对比2011年5月与2012年6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各项指标,达到或接近卫生部制定的标准。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剂科对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度未实施药剂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前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另选取2014年度管理后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43%)明显高于对照组(57%),且合理使用率(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用药时间及用药费用都明显比较低。结论加强对药剂科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是保证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的关键,有利于缩短用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用药费用。

  • 标签: 药剂科 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中具有抗菌作用中药的使用情况。方法从我院门诊中药房管理系统中调取2015年1月至6月的所有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处方,进行用药合理性和使用频率分析。结果中药处方中使用较多的中药为黄柏、黄芪、连翘、麻黄,占比为78.75%、68.31%、65.23%和61.64%;共计926份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占所有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处方的9.57%,其中以无诊断用药(73.65%)和剂量超量(50.22%)占比较大。结论针对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不合理性进行纠正,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 标签: 中药 药房 抗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T对HBV-ACLF并发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抗菌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医院感染科住院的98例慢性HBV-ACLF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以及非细菌感染组,并进行PCT以及CRP的测定,同时观察PCT阳性的细菌感染患者经过抗菌治疗后的PCT情况。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91.94%vs19.44%,χ2=52.824,p=0.000),而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RP阳性率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3.87%vs66.67%,χ2=3.872,p=0.049);细菌感染组中57例患者在抗感染治疗前PCT的阳性率是100%(57/57),经抗菌药物治疗后PCT阳性率显著下降,为14.03%(8/57)。结论血清PCT检测对HBV-ACLF并发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并能指导抗菌药物进行抗菌治疗。

  • 标签: PCT HBV-ACLF CRP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效抗菌材料用于急诊外伤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伤口清创缝合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换药处理的同时,采用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创面。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及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伤口痊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伤口分泌物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长效抗菌材料可抑制急诊外伤术后伤口细菌生长,减少创面渗出,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长效抗菌材料 急诊 伤口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医院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综合干预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7月-12月及2016年7月-12月出院患者病历各10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2015年7-12月,该阶段临床药师未进行药学干预;2016年7月-12月,该阶段临床药师进行药学干预。对两个时间段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在临床药师的介入和综合性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等较干预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病原体送检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药学干预,可有效减少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基层医院 综合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秋季急性胃肠炎非抗菌抗菌治疗的比较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秋季急性胃肠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西咪替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头孢他啶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秋季急性胃肠炎患儿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秋季急性胃肠炎采取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秋季 急性肠炎 抗菌治疗 非抗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急诊抗菌药物用药的规范合理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4年7月急诊患者病历及处方,对急诊药物使用处方,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及急诊抗菌输液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我院经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干预后,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输液使用率均显著下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整治取得了有效成果,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均合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抗菌输液 抗菌药物整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猩猩、猪、小鼠、大鼠五种生物I型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N末端衍生肽在体外的杀菌效应,了解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根据人、猩猩、猪、小鼠、大鼠五种生物I型PLA2N-端第1-15个氨基酸残基为模板,分别合成衍生多肽AVW、ALW、AVN(因人与黑猩猩、大鼠与小鼠I型PLA2N-端第1-15个氨基酸残基序列相同,最终合成3条衍生多肽)。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将不同浓度的多肽分别与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在37℃孵育2.5h,然后铺板并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24h,记录每一块琼脂板上的菌落形成数,并计算多肽杀菌率。结果衍生多肽AVW、ALW、AVN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均有杀菌活性,AVW和AV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杀菌作用较强,ALW对G+菌及G-菌杀菌活性较弱。结论不同生物I型PLA2N-末端衍生肽对G+菌和G-菌均有杀菌活性,而具有较多碱性氨基酸衍生肽杀菌活性较强。

  • 标签: I型PLA2 N-端衍生肽 杀菌活性 构效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今后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选用我院于2012年1-5月及2015年1-5月收治的1512例骨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分析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做相应对比。结果经对比分析,经过专项整治后骨科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强度明显降低,且在选择抗菌药物类型和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具有明显的改进。结论经过专项整治活动,骨科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显著提高,针对存在问题,应常态化管理,巩固并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骨科 药物使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抗菌药处方的具体情况进行点评,进一步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某门诊2013年6月—2014年6月发放的684张抗菌药物处方作为点评对象,按照《处方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权威文献的相关要求,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作为参考依据,对684张抗菌药处方的规范性进行点评。结果共筛选出不合理处方432张,占比63.2%;其中书写不规范与用药不合理处方分别为374张(占比86.6%)、58张(占比13.4%)。结论门诊抗菌药处方不合理性较为常见,其中以处方书写不规范以及抗菌药使用不当居多,为进一步提高门诊抗菌药处方规范化,务必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门诊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进一步促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管理1。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门诊各科医师各50张处方,逐一审查,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16.6%,抗菌药物门诊的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为12.6%,门诊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在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单品种DDDs排首位的是阿莫西林胶囊2。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强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联合应用 预防应用 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