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炎可清胶囊由黄柏、黄芩、大黄、黄连、银花等药物组成。是嘉禾县中医医院拟申报用于临床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热结便秘等肺胃热盛病证的医院制剂。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根据其功能主治,本项目研究通过观察炎可清胶囊的抑菌作用,拟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炎可清胶囊,抑菌作用
  • 简介:摘要马齿苋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药食兼用植物,在千百年中国医学的临床应用中证实对多种致病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并有生物“抗生素”之称的美誉,但其抗菌原理仍不明确,需要我们研究与证实。现对马齿苋在皮肤科、内科、五官科、骨科、妇科、性病科及过敏科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今后更好地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 标签: 马齿苋 抗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匹罗的抗菌作用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临床细菌感染患者3761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这3761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33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头孢匹罗进行抗菌治疗,而140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药物进行抗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观察可知,头孢匹罗的临床疗效明显要优于头孢他啶,头孢匹罗的临床疗效与细菌学有效率较为相似,相较于β-内酰胺类疗效要更加明显,两组患者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体弱患者,进行头孢匹罗的注射和服用,可以有效的加强患者的抵抗力,使得患者的潜在威胁被消除,从而进一步的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头孢匹罗的抗菌作用较为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 标签: 头孢匹罗 抗菌作用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师在抗菌药物整治过程中体现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利用其专业性,对抗菌药物的整治给予合理的建议,其中包括药物的处方、药物的剂量等。通过参与多方面的抗菌药物整治,一方面让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变得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减轻对抗菌药物的依赖性。本文主要通过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整治方式,以提高医院用药的质量。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整治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我院药剂科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实践,主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开展学习培训、规范药物应用等方式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比较开展管理实践前后相关患者及处方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实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实践后,研究组抗菌药物处方所占比率为40.67%,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而其中合理用药处方所占比率为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6%;开展用药管理实践后,研究组单次平均用药剂量为(2.02±0.13)g,平均用药时间为(76.54±4.09)h,平均费用为(756.37±29.64)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充分发挥药剂科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职能作用,对于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以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药剂科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药学和治疗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更为重要。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医院抗菌药的合理用药中发挥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临床查房、开展药学讲座等方法,开展药学服务。结果规范了医院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使临床抗感染疗效大为提高。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药学服务,促进了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等16种中药治疗加德纳菌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门诊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66例,随机将6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选用苦参等16种抗感染中草药,制备成含生药19/ml的药液,每日给予中药汤剂冲洗阴道,再放置中药阴道栓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甲硝唑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纯中药制剂冲洗阴道及放药,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对于细菌性阴道病,不仅治愈率高,还有利于阴道生态平衡的恢复和维持,有效防止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加德纳菌 抗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所安置的7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7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将临床药师纳入用药管理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不合理处方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费用、使用率和用药时间都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超常处方、不适宜处方和不规范处方比例都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使用能有效降低抗菌药物使用费用,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应用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方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这段期间内,实施门诊干预抗菌药物干预研究,选择的不合理处方为128张。结果干预后,单用抗菌药物的比例(71例,55.47%)明显高于干预前(32例,25.00%),干预前后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率(116例,90.63%)明显高于应用前(89例,69.53%),干预前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药师采用有效的干预抗菌药物的方式,其有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促使医疗质量提升,这些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药方处方调剂 药师干预 抗菌药物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剂科在医院抗菌药物正确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242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以上患者根据分析需要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观察组患者实施药剂科干预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1)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不规范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类型及天数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剂科在医院使用抗菌药物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调查我市医院的药剂科,并对药剂科在实践中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药剂科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越来越重要,而且对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较大的作用。结论一方面药剂科要不断进行临床药剂实验的工作,并不断将经验进行总结,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药物使用中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医院在使用抗生素中越来越合理越来越科学。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药剂科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院药剂科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菌药物使用,实验组患者进行医院药剂科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医院药剂科干预抗菌药物使用后,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给药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更换抗菌药物发生率(12.50%)和联合用药发生率(1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更换药物发生率(37.50%)和联合用药发生率(3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干预抗菌药物使用后,更换抗菌药品和联合用药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使用药物种类和给药天数均明显缩小,保障了用药者的利益,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药剂科 抗菌药物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开展药学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1-2020.12未开展药学干预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研究对象,另将2021.1-2021.12开展药学干预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研究对象,对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组用药不合理情况发生率(1.60%)低于参照组(6.11%),P<0.05。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开展药学干预效果显著,可降低不合理用药概率。

  • 标签: 医院药物 药学干预 用药合理情况 抗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将50例含有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处方作为观察组,并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照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服用说明书对其不合理临床用药情况予以分析以及筛查,进而与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包含喹诺酮类抗菌药的5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工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5例和8例,而对照组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6例和13例,观察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情况,两组存在着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为了进一步的促进药物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质量的提升,必须做好药剂培训方面的工作。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BGT)病原菌的培养分离方法及常用抗菌药的体外抗菌活性,得出结论FBGT的病原菌为痤疮丙酸杆菌,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并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FBGT。

  • 标签: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 痤疮丙酸杆菌 抗菌药物 最低抑菌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