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医护人员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对113名医务人员采用了问卷调查及授课方法。结果了解培训前、后掌握正常心电图、AMI心电图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论经过培训后相关知识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 标签: 社区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方法价值。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23例的心电图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提示前间壁AMI13例,广泛前壁AMI2例,下壁AMI8例。结论ST段抬高导联越多,ST段抬高总和越大,患者危险性越高。心电图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准确性较高,且简便易行。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诊断 图形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力衰竭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72例。根据Killip分级分为心衰组19例,非心衰组53例。分析冠脉病变与急性心梗心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特点。结果(1)心衰组与非心衰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2)年龄、高血压、超敏CRP在急性心梗心衰组与非心衰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年龄、超敏CRP、冠脉病变数与急性心梗心衰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年龄、超敏CRP升高、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是急性心肌梗死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冠脉病变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上应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进展进行整理研究。方法对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的分类、心电图诊断MI的新标准、等位(同)性Q波的概念、再梗死、ST段抬高形态的意义、酷似心肌梗死的ECG以及体表心电图漏诊MI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应当重视对心肌梗死电图的认识和临床应用,若临床上出现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应首选心电图进行检查,而且要尽快完成,同时对结果进行认真分析。若不能完全确定,建议及时做好必要的重复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仔细对比观察分析。结论临床上应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准确可靠,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梗死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电图变化,为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探讨性分析其心电图的表现。方法在我院心电图室选取8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有以昏厥、脑卒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上腹疼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心肌梗死,有以头痛、牙痛、咽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低血压、头晕、皮肤湿冷等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等;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出现的异常Q波,心内膜下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非Q波型,心电图无特异改变的小灶性或微灶性心肌梗死,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出的伪正常变化等。结论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进行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结合心肌酶谱、心脏多普勒超声等多种检测手段,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率。

  • 标签: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检查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疑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126例老年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情况,总结心电图检查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入选的126例疑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冠状动脉检查结果显示12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为119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6.7%(117/121)。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临床治疗中起到指导性的意义。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显像对心肌梗死诊断及判定梗死部位。方法对40例临床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诊断心肌梗死36例,阴性4例。诊断符合率91.6%。结论造影剂增强MR成像极大的提高了人类急性心梗的发现率。

  • 标签: 99m Tc-MIBI 静息核素心肌灌注计算机断层显像 冠脉造影术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律失常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律失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死亡6例,死亡率为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例在急诊科发生室颤除颤无效死亡,3例死于心源性休克,其余患者经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发生率高,猝死率高,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情况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疗效显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治疗
  • 简介:摘要心电图心肌梗死(AMI)诊断中具有特征性改变的演变规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以及便捷、快速、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在心肌梗死定性、定位、分类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和取代的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期十分混乱,造成混乱的原因很多,包括与国际接轨的尺度掌握问题,最初心肌梗死电图的分期十分明确分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这种心电图分期的主要依据是心电图的相关表现并参考心肌梗死的发生时间。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心电图诊断有了较大的改观,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更加显露了急性心肌梗死改变与冠状动脉解剖、心脏功能及再灌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临床医生对急性心肌梗死电图改变的认识,新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的发现,使开始准确的诊断心肌梗死并作及时有效的干预性治疗,减少了死亡率,提高预后水平已成现实。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期 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对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患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总结。结果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首发症状一般具有不典型性,大约占到34.2%。此病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患者在发病之后的24小时之内进行就诊,治疗的效果较好,反之,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结论老年性的心肌梗死具有首发症状不明显的基本特点。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整体评估,以更好的提高老年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 标签: 老年 急性 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内科规范化治疗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拒绝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记录分析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C-反应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尿激酶可显著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保护患者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内科 尿激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脏骤停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基本特点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急性心肌梗死脏骤停患者按照双盲法选取分为治疗组(实施院前急救处理)和对照组(不实施院前急救直接送往医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对照组中11例患者病情好转及稳定,6例患者病情恶化,5例患者入院前死亡,3例患者院内抢救无效而死亡;治疗组24例患者病情好转及稳定,只有1例患者院内抢救无效而死亡,治疗组患者死亡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32%),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脏骤停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效果比较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院前急救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心内科的常发危重症,发病急,病情变化大,死亡率较高。随着近年来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AMI的诊断和治疗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的诊断技术、介入治疗和静脉溶栓药物不断涌现,为争分夺秒再灌注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本文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在国内外的最新进展、策略现状进行一个系统全面的阐述。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溶栓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心电图。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61例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患者发病后10分钟-2小时内,记录18导联心电图记录,而后经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同时对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肌损伤进行明确诊断。结果61例ST段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缺血性J波16例(26.2%),急性损伤阻滞20例(32.8%),ST段抬高36例(59%),T波高尖增宽40例(65.6%),缺血性J波不伴或可伴T波高尖,所有缺血性J波均伴随ST段抬高,无明显变化4例(6.6%),无J波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优于J波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急性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可能出现T波高尖、ST段抬高、或出现缺血性J波,或者伴随急性损伤阻滞,也可能无明显变化。其中缺血性J波患者心电活动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病症。

  • 标签: 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超急性期心电图
  • 简介:摘要本文列举了多种不典型急性心梗心电图表现,包括小灶性心梗、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有两个部位互相对应、正后壁心梗常规12导联变化不显著、局限性高侧壁心梗、前中隔心梗等13种情况,分析了根据心电图表现如何做出正确诊断

  • 标签: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诊断方法,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40名急性右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者运用静脉溶栓治疗。并对诊断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治疗效果、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以及血管再通、不良并发症比较。结果经过皮冠脉介入治疗与溶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成功完成血管再通18例,对照组13例,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右心室舒张早期右室等容舒张时间(IRT),E峰减速时间(DT),最大流速(E),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数据均较对照组要高;不良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1.11%)比对照组(30.77%)明显较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经过诊断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相比于溶栓治疗疗效较优,促进血管再通,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以及继续深入研究。

  • 标签: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