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查阅药学专著和检索相关文献,归纳整理出用于治疗皮肤病的非皮肤专科药品,阐述其用药机制及临床新用途,以便于药师在较短时间内,加深对这些药物在皮肤科的拓展应用的了解,有助于药师审核处方,提高审方效率,更好地指导病人合理安全用药。

  • 标签: 非常规 药物 皮肤病 新用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部微波照射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把我院儿科2010年至2012年住院的人类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患儿158例,采用中心随机分配系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结果采用SAS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腹部微波照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观察组总有效率及72小时大便人类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微波照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微波照射 药物治疗 小儿病毒性腹泻 疗效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药物联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15例于我院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52例)在采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术后立即给予替罗非班(先10ug/kg静脉推注1~3min后,再以0.15ug/kg/min持续静脉滴注36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情况。主要终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峰值和CK-MB达峰值时间。二级终点术后30d和180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靶血管重建、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K-MB和cTnI的峰值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79.8±9.7)U/LVS(102.8±13.4)U/L,P<0.05和(28.8±13.2)ng/mlVS(42.3±15.1)ng/ml,P<0.05;治疗组CK-MB达峰值时间显著缩短(10.3±7.5)hVS(14.8±8.2)h,P<0.01;治疗组术后30d和180d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是(5.8%VS12.7%,P<0.05)和(9.6%VS17.5%,P<0.05);两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提高心肌相关梗死区域再灌注水平,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d和180dMACE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出血事件。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药物对症治疗配合体育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以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患者127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对照组60例采用慢性支气管常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67例,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体育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症状缓减所需的时间、治疗的效果以及再次发作的间隔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喘息症状得到有效缓减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以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P<0.05);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疗效显著的患者再次发病的时间间隔为185天和125天(P<0.05)。结论使用常规药物配合体育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常规药物 体育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科消化疾病临床使用奥美拉错和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以及药物分析比较。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入80例内科消化疾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常规药物 内科消化疾病 药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螺内酯与常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螺内酯联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难治性高血压 螺内酯 抗高血压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腺五肽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菌阳肺结核中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予以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者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阴转率及病灶吸收情况。结果研究组转阴率87.27%高于对照组53.33%,对比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病灶吸收率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与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阴转率,并利于病灶吸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腺五肽 抗结核药 初治菌阳肺结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常规检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尿常规检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尿常规检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应引起重视。结论重视尿常规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液标本 血尿 白蛋白尿 尿pH 黏液丝 隐血试验 显微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带常规检查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白带标本采集、白带常规检查方法、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霉菌感染阳性率最高(44.00%),其次为细菌感染(26.00%)、混合感染(12.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清洁度与致病微生物感染率呈正相关,即清洁度越差则感染阳性率越高。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各类妇科疾病临床特点及白带相应变化情况,及时对疑似患者进行白带常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及临床疗效,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白带常规 临床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180例孕妇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术后产妇及新生儿采取正确的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产妇术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180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提高了母婴安全、健康保证。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和常规药物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为7.5%,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X2=4.95,P<0.05)。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并且还能够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力,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常规药物 小儿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药物多晶型对制剂质量、生产工艺的影响以及固体制剂工艺过程对药物晶型的影响因素,为制剂工作者在处方开发、新药剂型设计、生产工艺的优化、药品质量控制以及临床药效方面提供参考。

  • 标签: 多晶型 药物制剂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84例患者的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情况以及检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血常规作为临床常用的检验方式,其检测结果会受到来自血液标本、检验仪器、生理因素、检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结论血常规可以为诸多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保证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需要对血常规检验中标本采集、人员操作、检验仪器等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规范血常规检验中各项检验行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的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产儿血常规与足月儿血常规间的差异,有效指导早产新生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把剖宫产与阴道产的早产儿202例分为早产组,把足月产的新生儿305例作为足月产组,采集末梢血,然后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血常规项目中的13项指标。结果在血常规值上,早产儿与正常足月新生儿是没有明显性别差异的;但是在血常规上,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有明显差异,除了红细胞计数早产儿与足月早产儿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的各项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在经过末梢血血常规检查时,检验结果是有一定的差异的,除了红细胞计数早产儿与足月早产儿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余的各项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所以我们对早产儿血常规与足月儿血常规的统计和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足月儿 早产儿 血常规差异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中出现药物热36例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多出现于用药后2个月以内。结论在结核病人的化疗过程中尤其是用药后2个月内出现发热的患者,特别注意和应考虑到药物热的可能,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化疗药物对配置人员的职业危害,探讨如何加强静配中心人员配置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方法通过阐述静配中心人员在配置药物中的职业危害,从规范化疗药物配置的操作流程、加强人员管理等方面,来探讨静配中心人员进行化疗药物配置时的职业防护。结论配置中心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全面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和自我防护意识,一定会将化疗药物配置的职业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