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医学中进行产科、儿科合作新模式的意义。方法从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胎儿中,随机挑选出2000例,对产科、儿科合作新旧模式对新生儿窒息、产儿死亡和与之有关的相关疾病的影响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以2016年2月为界限来将2000例胎儿划分为两组,每组1000例,对照组采用旧合作模式,观察组给予新合作模式,对比两组的新生儿和产儿死亡率、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结果通过采用新合作模式观察组的新生儿死亡率、窒息率和HI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中通过利用、儿科合作新模式,极大的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与窒息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产科学 儿科 合作新模式 围产医学 意义
  • 简介:摘要围产期是女性特殊生理时期,为了提高对围产期女性的服务水平,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改革原有服务模式,将保健、临床、医技以及辅助科室有机的结合起来,成立医学中心,为围产期女性提供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使服务流程与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标签: 围产期 围产医学中心 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使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更有效的控制血压。方法分析5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好的原因,从控制高血压病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多方面给予护理干预。结果23例患者通过饮食习惯调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调节血压降到正常范围。27例患者血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范围,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能降至正常范围。结论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控制血压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彩超检查诊断为胎儿单脐动脉患者结局,为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对于早期干预及减少出生缺陷有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产前超声筛查为单脐动脉胎儿1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单脐动脉孕周及结局。结果19例常规彩超检查诊断为单脐动脉患者,终止妊娠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单脐动脉,其中,12例为单纯性单脐动脉,9例终止妊娠方式选择剖宫产,3例为经阴道分娩,新生儿产后Apger评分1分钟均在8分以上;6例合并为胎儿结构异常,结局均为经阴道引产;1例死胎。结论常规保健胎儿彩超行胎儿系统筛查时应常规行胎儿附属物检查,包括脐带血管的检查,发现单脐动脉者应结合羊水穿刺等其他检查手段,排除胎儿合并其他畸形或染色体异常。

  • 标签: 产前检查 出生缺陷 单脐动脉
  • 简介:摘要据临床研究表明,窒息死亡是目前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生期对胎儿进行监测,对诊断胎儿的安危状况、降低胎儿病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胎心监护是反应生期胎儿生物物理活动的重要指标,”利用胎心监护有利于实时掌握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目前被广泛运用于保健中。本文就NST监护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能对临床胎心监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胎心监护 围产保健 脐带受压 假阳性问题 单胎妊娠
  • 简介:摘要教研发展形式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是深化校企一体化教学更好地为教育、企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的一种表现,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质量开辟新途径。

  • 标签: 口腔医学技术 产教研 高端技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哌替啶、托烷司琼预防和治疗剖腹术期寒颤、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剖腹术600例,随机分3组,A组在取出胎儿后应用哌替啶50mg,B组取出胎儿后应用哌替啶25mg,托烷司琼3mg,C组不用药物作为对照观察有无寒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比较,A组和B组寒颤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寒颤发生率相仿,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剖腹术期应用哌替啶25mg,托烷司琼3mg可预防和治疗寒颤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 标签: 哌替啶 托烷司琼 寒颤 剖腹产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结局。结果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42例,合并甲亢者26例,合并甲减者7例,甲状腺瘤4例,单纯甲状腺肿大4例,甲状腺炎1例。甲亢孕期血浆血浆甲状腺素水平恢复正常18例,有明显升高6例,孕期未接受检查1例。分娩结局2例低新生儿体重,其余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甲减患者7例,2例甲减,5例亚甲减,其中一名婴儿因消化道梗阻治疗无效后死亡。其余妊娠结局均正常。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甲状腺功能水平,保证孕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则能保证母婴预后良好。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讨各类麻醉药在妇麻醉医学上的应用,努力降低手术患者、甚至无痛苦地手术,使手术达到最人性化的目的。方法对临床常用的各类麻醉药进行比较。结果妇麻醉医学上应用的麻醉药各有特性。

  • 标签: 麻醉药 妇产麻醉医学 孕妇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期舒适护理对剖腹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收治剖腹手术患者8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P<0.05);并发症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24.39%(P<0.05)。结论对进行剖腹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舒适护理 剖腹产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因素和连续不同时间的蓝光照射治疗,分析宫内高危因素易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并使黄疸加重,以及短时、间断蓝光照射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68例新生儿黄疸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与因素和连续不同时间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其中114例患儿采用常规蓝光治疗为对照组;154例患儿采用短时、间断蓝光治疗,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268例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发病原因与围产期的高危因素(宫内窘迫、脐带绕颈、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孕母妊高症及胆淤症)及出生时头颅血肿紧密相关。两组连续不同时间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易发生比较重的病理性黄疸,对照组给予常规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给予短时、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以上两组均给予口服肝酶诱导剂治疗4-5天,胆红素均降至正常范围,无胆红素脑病发生。

  • 标签: 新生儿黄疸围产因素蓝光治疗不良反应(连续照射时间不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感染CMV的患儿和80例感染HBV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于我院分娩的90例健康儿为对照组。采集患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检测CMV感染组患儿和母亲的CMV-IgM和CMV-IgG指标值,检测HBV感染组患儿和母亲的HBV标志物和母亲HBVDNA,对照组健康儿和母亲做上述对应检查。结果CMV感染组患儿母亲的CMV-IgM、CMV-IgG阳性率依次为44.44%、83.33%,均高于对照组母亲的12.22%、23.33%(P<0.05)。54例母乳CMV-DNA阳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的配对率为81.48%(42/54),18例母乳CMV-DNA阴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的配对率为22.22%(4/18),二者比较,P<0.05。同时,80例HBV感染组患儿母亲HBeAg、HBVDNA阳性率依次为80%、75%,均高于对照组母亲的17.78%、13.33%(P<0.05)。结论母体感染CMV、HBV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因素,加强孕前和围产期检查对防治感染的意义重大。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围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保健软件在孕产妇保健工作的作用。方法2008年8月,郧西县妇幼保健院引进保健软件,应用于孕产妇保健管理,经过几年的运行取得很好成效,深受的服务对象及医务人员好评,值得在临床保健工作中推广使用。结论保健系统软件在孕产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方便了医务人员对孕产妇的保健管理,提高了保健管理质量及服务内涵。

  • 标签: 系统软件 孕产妇保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对一”产科专科保健门诊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9月在我院门诊检分娩的单胎初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0人,由产科专科保健门诊实施“一对一”检咨询服务;对照组130人,接受产科普通门诊检宣教。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顺产率76.36%、剖宫产率23.64%,对照组顺产率36.92%,剖宫产率63.08%,两组比较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3.152±0.358kg,对照组3.213±0.418kg,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对一”产科专科保健门诊能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一对一 产科专科门诊 围产保健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唐氏综合征异常指标的筛查对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早孕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妊娠对象,一年筛查总共有1000到1500例,检查出来有问题的200例。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随访的方式主要包括病案追踪以及电话随访,随访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胎儿宫内的发育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之后自身的健康状况。利用切割值1/250,对阳性筛查对象以及阴性筛查对象的妊娠结局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发现,阳性筛查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阳性妊娠对象进行筛查发现,除了胎儿存在高风险染色体异常之外,胎儿结构畸形以及出现自然流产的风险也很高,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早孕期 唐氏综合征 异常指标 筛查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特征,探讨生殖道感染及其干预措施对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2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孕6~36周妇女进行生殖道病原体检查。结果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年龄、孕次、流产次数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1.203,1.138,1.210,P>0.05);孕早期感染以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及支原体感染为主,细菌性阴道病在各孕期感染中占比最高(205/785例,26.11%)。结论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可发生在各个孕期,各孕期生殖道感染的类型有所不同,合并感染者发生不良结局的机率显著高于未感染者,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将显著改善妊娠不良结局。

  • 标签: 妊娠期 生殖道感染 治疗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患病时间及终止妊娠时机对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分组。分析各组病人并发症及生儿病死率。结果3组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病时间的早晚与生儿生长受限和窘迫发生率,生儿死亡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大小呈正相关。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病时间的早晚与生儿生长受限和窘迫发生率,生儿死亡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大小呈正相关,终止妊娠时间对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影响不大,但随孕龄越少,新生儿窒息率和病死率将增加。

  • 标签: 发病孕龄重症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的诊断标准下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进行孕期系统化管理的临床影响。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孕期系统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孕期系统化管理组的剖宫产,尿道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均明显低于非系统化管理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加强孕期系统化管理,可以有效改善结局。

  • 标签: 系统化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在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定期检和分娩的单胎初产妇2880例,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1440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系统检,实验组孕妇则在常规系统检的同时,给予个体化营养指导,对产儿结局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的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保健中,加强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能对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合理控制,让母婴健康得以保证。

  • 标签: 孕期 个体化营养指导 新生儿 出生体重 围产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