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格与格齐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78例进行本次研究,将所有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每组各39例,试验组1予以格控制血糖,试验组2予以格齐特控制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1总有效率为82.1%,试验组2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9,P>0.05,试验组1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69%,试验组2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13%,所有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后均完全缓解,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4,P>0.05。结论格与格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格列喹酮 格列齐特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常见并发症之一,吡格是一种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激动剂,改善糖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控制血压、改善肾脏血管细胞的活性和功能、降低尿白蛋白排泄和抗炎等作用,从而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保护作用,本文就吡格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吡格列酮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格治疗初诊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初诊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药物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罗格,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和8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罗格治疗初诊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血糖得到控制,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初诊糖尿病 罗格列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吡格对糖尿病大鼠血清中神经酰胺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吡格组,每组20只大鼠。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吡格组开始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2个月至实验结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神经酰胺的表达。结果血清神经酰胺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神经酰胺含量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吡格组大鼠血清神经酰胺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吡格可降低血清神经酰胺的表达。

  • 标签: 吡格列酮 糖尿病 神经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治疗前后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门冬胰岛素30和二甲双胍治疗以控制血糖,观察组再此基础上给予吡格(30mg/d)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FBG和HbA1c分别为9.0±2.9和8.6±2.8,治疗后为6.7±1.4和7.8±2.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FBG和HbA1c分别为9.2±3.0和8.5±3.1,治疗后为6.2±1.5和7.4±2.7,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大,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吡格治疗后,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吡格列酮 FBG HbA1c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联合吡格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入选患者分为接受胰岛素促泌剂组和胰岛素泵治疗组,共两组,疗程为3周,且在治疗1周后均加口服吡格片。记录两组患者的每日血糖检测结果(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睡前血糖)。治疗两周后。加服吡格前血糖达标率60%,加服吡格片后一周的血糖达标率94.7%。前后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服吡格前后胰岛素日均用量分别为(22.2±10.6)U,(9.4±6.4)U,前后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加服比格后,原服用胰岛素促泌剂需减量。且加服吡格后仅有5人有轻微胃肠道反应,但可以耐受。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联合吡格与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治疗,使更多患者血糖达标,并节约胰岛素促泌剂与胰岛素的用量。同时,比格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吡格列酮 联合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商品名长秀霖)联合瑞格奈(商品名诺和龙)及盐酸吡格(商品名艾可拓)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的血糖变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所有入选对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给予动态血糖监测及检查HBA1C、空腹胰岛素。比较治疗前后动态血糖及HBA1C以及由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出HOMA—IR,HOMA—B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4小时达标时间段,(19.8±3.7)hu.s(2.4±2.1)h显著延长,24小时平均血糖(6.6±1.5)mmol/Lu.s(15.8±3.3))mmol/L空腹血糖(5.5±1.2)mmol/Lu.s(11.8±3.3)mmol/L24小时最高血糖(10.8±4.1)mmol/Lu.s(21.3±5.2)mmol/L,HBA1C(6.9±1.1)%u.s(10.8±1.4)%均有显著下降(均P<0.01=HOMA—1R3.1±0.7us7.2±1.1HOMA—B,54.5±3.3us42.6±5.2(均P<0.05mmol/L)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奈及盐酸吡格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24小时血糖控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更显著降低血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联合罗格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罗格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7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罗格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能全面改善血脂变化,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结合药物。?

  • 标签: 混合性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 罗格列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吡格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进行常规性治疗,同时甲组加用吡格进行治疗,乙组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丙组使用吡格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甲组、乙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83.3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与甲组、乙组80.00%、83.33%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与单一用药相比,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使用吡格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效果更好,可推广。

  • 标签: 吡格列酮 硝苯地平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现代疾病的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二甲双胍和吡格是临床常用的两种降糖药物。本文通过对二甲双胍和吡格应用的比较,探讨两种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糖尿病治疗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参芪降糖片+格联合治疗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6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就诊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325)应用参芪降糖片+格联合治疗,对照组(n=325)单纯应用格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参芪降糖片+格联合治疗,可增强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安全性,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2型糖尿病 参芪降糖片 格列喹酮
  • 简介:摘要目的纠正盐酸吡格分散片质量标准含量测定项存在问题。方法将含量测定项下,“结果乘以0.9072”删去,将对照品溶液“同法制成每1ml中约含吡格50ug/ml的溶液”改为“以吡格计,同法制成每1ml中约含吡格50ug/ml(盐酸吡格浓度乘以0.9072,即得)”。随后对修正后的检验方法进行等方法学验证,以考察修正后的方法正确与否。结果对修正后的检验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的结果显示,所测得的含量结果与对照品理论含量基本一致,较修正前的检验结果更为理想。结论吡格原检验标准中含量测定项下关于吡格含量的叙述有误。修正后的含量测定方法精确度、重复性等较为理想,满足方法学要求,说明修正方案可行。

  • 标签: 盐酸吡格列酮 吡格列酮 含量测定 修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贝那普利与吡格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53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给予贝那普利与吡格联合应用,对照组75例给予吡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FPG(空腹血糖),TC(血清总胆固醇),TG(血清甘油三酯),2hPG(餐后两小时血糖),UPE(24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为92.3%,对照组总体疗效为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FPG,TC,TG,2hPG,UPE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FPG,TC,2hPG,UPE四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吡格联用能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效,延缓DN进展,具有有协同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吡格列酮 贝那普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罗格联合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罗格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胰岛素指标改变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在空腹时和餐后两小时均有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糖下降程度更明显,前后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选用罗格联合二甲双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罗格列酮 二甲双胍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达标老年2型糖尿病加吡格与西格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达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A组加吡格,B组加西格汀,对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空腹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较A组低(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B组为5.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达标老年2型糖尿病加吡格与西格汀均有较高安全性,但西格汀血糖控制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老年2型糖尿病 吡格列酮 西格列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吡格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0例,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吡格联合使用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采取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二甲双胍、吡格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胰岛素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 糖尿病 联合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吡格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新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服用二甲双胍0.25g,3次/天,盐酸吡格30mg/d,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剂量由0.25g,3次/天,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及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PG、2hFPG、糖化血红蛋白、HomaIR、TG、BMI较前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中FPG、2hFPG、糖化血红蛋白、HomaIR、TG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明显,差异显著(P<0.05)。两组中BMI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吡格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确切,不仅能显著降低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吡格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间服用单一降糖药物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老年人38例,给予吡格+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疗程12周,记录服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结果①患者服药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②治疗过程中有3(7.9%)例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给予二甲双胍减半处理后症状好转,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单纯服用双胍类、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老年人,吡格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是降糖的有效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老年人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吡格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生活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吡格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糖正常、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给予吡格治疗,有利于缓解糖耐量,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炎症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C反应蛋白 吡格列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采取吡格与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接受吡格治疗,B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取得相似的降糖效果,但二者降血脂方面有一定差异,吡格可更好地降低甘油三酯,而二甲双胍可更好地改善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临床可灵活选择。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