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晚期可侵犯神经,出现神经受累症状,但早期仅表现为神经症状者少见。我院收治1例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lymphoma,BL)患儿,临床以双下肢无力、尿潴留、腰背部疼痛为主诉来诊,初期诊断为急性脊髓炎,因治疗效果差,且后来头颈部出现皮下包块,经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BL。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误诊 伯基特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运用在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孕期行系统超声筛查孕妇385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四切面法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进行筛查,并且对妊娠结局进行追踪。结果本组3850例受检者中,60例检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检出率为1.30%,其中3例为脑积水,占5.0%,4例为脑膨出,占6.67%,11例为全前脑,占18.33%,14例为无脑畸形,占23.33%,28例为露脑畸形,占46.67%;早孕期系统超声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分别为99.8%、100%、100%以及90.8%。结论早孕期系统超声筛查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早孕期 系统超声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观察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8年1月—9月收治的50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所选患者使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结合患者病例进行综合性的回顾与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诊断考虑为恶性肿瘤转移瘤者17例,良性肿瘤者16例,脑梗死者5例,脑出血者6例,炎性病变者5例,未见异常者1例。结论使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病变部位,区分肿瘤的良恶性,结合临床可进一步作出更准确的诊断,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指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星形胶质细胞的多功能特性表现在脑生理学和神经功能中的重要性。除了定义脑结构,星形胶质细胞是神经递质稳态的主要调节部分。GS(谷氨酰胺合成酶)是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发现的一种酶,它ATP依赖性的催化氨和谷氨酸缩合形成谷氨酰胺,GS在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稳态,协调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释放和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中起关键作用。本综述星形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以及在谷氨酸/谷氨酰胺代谢中GS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缺血损伤中的重要性。

  • 标签: 星形胶质细胞 GS 谷氨酸/谷氨酰胺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5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两组患者运动神经波幅、传导速度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波幅(5.47±2.23)mV,传导速度(44.36±2.58)m/s,对照组的波幅(10.32±1.58)mV,传导速度(52.36±2.75)m/s,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电生理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5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两组患者运动神经波幅、传导速度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波幅(5.47±2.23)mV,传导速度(44.36±2.58)m/s,对照组的波幅(10.32±1.58)mV,传导速度(52.36±2.75)m/s,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电生理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地佐辛在带状疱疹神经神经阻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科室收治的44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2例患者,对照组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行神经阻滞治疗,治疗组带状疱疹患者使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地佐辛行神经阻滞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带状疱疹患者T0、T1时点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带状疱疹患者T2、T3、T4、T5时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地佐辛 带状疱疹 神经痛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康复护理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2018年)收治的颅脑肿瘤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前后FMA、MBI、C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FMA、MBI、CSS评分及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亚低温康复护理 神经外科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臭氧小自血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0例PHN门诊患者进行神经阻滞联合臭氧小自血注射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80例PHN患者临床治愈55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臭氧小自血注射疗法治疗PHN,疗效佳,安全性高。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神经阻滞 臭氧
  • 简介:摘要布比卡因是临床应用较多的局部麻醉药,在外周阻滞麻醉、术后镇痛及蛛网膜下腔阻滞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神经毒性反应事件也时有发生,对于该药物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构成了威胁,亟待深入分析,进一步降低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风险。为此,本文对布比卡因神经毒性及其研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布比卡因 神经毒性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鼠神经生长因子联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ug肌注,同时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ug+0.9%Nacl10ml静注,每天1次;另40例为对照组,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ug+0.9%Nacl10ml静注,每天1次,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DPN的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 老年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前列地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刺激器指导下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间接诊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中选择64例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2例患者采用腰-硬联合穿刺麻醉,研讨组32例患者采用神经刺激器指导下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结局。结果数据显示研讨组DBP、SBP在麻醉后各个时间段都优于参照组,特别是麻醉后即刻下降,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指导下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 老年患者 下肢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对128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防范对策。结果128例中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17例,发生率为13.28%(17/128),其中护理人员因素6例,发生率为35.29%(6/17),患者因素5例,发生率为29.41%(5/17),管理因素2例,发生率为11.76%(2/17),其他因素4例,发生率为23.52%(4/17)。结论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置入PICC的应用及规范化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68例PICC置管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探讨患者PICC术后的规范化管理,分析PIC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处理措施,评判管理疗效。结果68例患者有13例患者出现不同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1%。其中穿刺点渗血5例(7.3%),静脉炎3例(4.4%),意外拔管2例(2.9%),感染2例(2.9%),导管堵塞1例(1.5%)。中断治疗的有导管堵塞(1例)及意外拔管(2例),其余患者的并发症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痊愈。结论对置管患者进行术后规范化管理,密切监护穿刺点及精心护理导管,积极预防及早期对并发症进行规范处理,能降低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导管留置使用的时间,达到预期置管的目的。

  • 标签: PICC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应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分娩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3月在我院行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主体,随机将200例产妇分为麻醉组和常规组,麻醉组100例给予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常规组100例采用常规分娩,不采用任何镇痛方法,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出血量、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麻醉组100例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组100例产妇阴道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平均出血量、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模式有助于缩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降低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 标签: 无痛分娩 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 产程进展 阴道助产 中转剖宫产 不良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脑卒中(Stroke)俗称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中青年患病者逐步增加。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与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康复治疗和护理得到快速重视和发展。临床实践证明,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活动能力的提高疗效较好,越早介入、越早治疗其疗效越好,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使患者身心、智障得以有效恢复,对重返社会起到重要作用,下面我将我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患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疗法对于不同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0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106例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侧与健侧面神经波幅比低于30%的为轻度组,波幅比高于30%的为重度组,每组按治疗办法不同划分为针灸组(常规治疗+针灸)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比较轻度、重度面神经炎患者的针灸治疗效果。结果轻度组中,针灸治疗总有效率(92.31%)和常规治疗(81.48%)的效果无显著差异(χ2=1.354,P>0.05)。重度组中,针灸治疗总有效率(96.15%)比常规治疗总有效率(77.78%)明显提高,差异显著(χ2=3.902,P<0.05)。讨论针灸疗法对于重度面神经炎患者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无显著疗效,推荐该疗法应用于重度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针灸 面神经炎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福州市级医院神经内科护士心理健康情况,了解其工作压力的来源及对策。方法选择医院神经内科护士50名,进行工作压力问卷问答,并回收统计。结果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量、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和资源、医患关系。结论对神经内科护士给予关怀,制定减压措施。合理分配奖金,改善护理设备,完善后勤保障体系,增加晋升和学习机会,维护其合法权益。

  • 标签: 神经内科护士 工作压力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神经精神狼疮、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头晕、呕吐、抽搐伴黏液血便、低补体血症,最终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神经精神狼疮、溃疡性结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使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美沙拉嗪治疗有效。结论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神经精神狼疮、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呕吐、头晕、抽搐、腹泻、黏液血便,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合并反复黏液血便,治疗不满意者,应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溃疡性结肠炎。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神经精神狼疮 溃疡性结肠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新生儿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统计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4d和28d神经行为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全面护理干预 新生儿 神经行为 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