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告了脑梗塞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显示不同程度脑梗塞患者,其认知功能降低不同,本文指出,P300峰潜时是评价大脑认知功能的客观而敏感的指标。

  • 标签: 脑梗塞 认知功能 P300
  • 简介:目的:探讨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抽取单亲医学生78名。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290)测查被试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查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结果:单亲医学生总体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为92.36±11.38。对单亲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身心健康、人格诸因子的关系在Ct=0.30水平上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抑郁、神经质、人际敏感、内外向、焦虑、其他6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单亲医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中等偏下水平;抑郁、神经质、人际敏感、内外向、焦虑等是影响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单亲医学生 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 人格
  • 简介:培养终身学习型的医学生是新时期医学生培养的重点,文章以认知神经科学指导医学课程教学设计,建立"Beauty"课程设计模式,并探讨该教学模式对培养终身学习型医学生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认知神经科学 医学 课堂设计
  • 简介:重点综述了其行为活动在分子水平上的某些进展。1、趋化活动与趋化受体:现已初步分离、鉴定出趋化寡肽受体和C5a受体蛋白,属一种糖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5,000—70,000及144,000。趋化障碍与其受体在腹表面密减少切相关。受体表达可能受某种调节蛋白的调控。

  • 标签: 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行为 行为疾病
  • 简介:我们于1981—1983年对老弱病者进行郭林新气功疗法及医疗体育期间作了肺功能检查。病种较多,有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乳腺癌手术后、食道癌手术后、慢性肝炎、低血压、神经衰弱、胃十二指肠溃疡等。肺功能检查是在锻炼前

  • 标签: 体育肺功能 医疗体育 气功疗法
  • 简介:目的:了解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症状特点,探讨轻度认知障碍的记忆损伤及脑CT改变。方法:于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从医院附近家属宿舍区近200名53-79岁的老年人中筛查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2例为患者组。选择同期记忆、认知检查等均正常的健康者25人为健康对照组,均自愿配合检查和量表评估。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淑莲主编的临床记忆量表。用CT检测海马回钩间距、大脑横径及颞角宽度,计算海马指数(海马回钩间距/大脑横径)。结果: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2例和健康者25人均进入结果分析。患者组记忆等值量表评分结果及记忆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CT的结果显示,患者组海马指数和颞角宽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记忆损伤及脑CT变化,为轻度认知障碍临床诊治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指标。

  • 标签: 认知障碍 记忆力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骨科手术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患者,A组患者行椎管内麻醉,B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对比A、B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情况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药剂量、语言陈述时间、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同全身麻醉相比较来说,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佳,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并且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很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
  • 简介:本研究应用P300和SPECT观察了30例梗塞性脑血管病人,分别进行P300潜伏期,脑血流显像,rCBF比值测定,探讨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在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在梗塞性脑血管病P300测试的内源成分P300PL即显示出有意义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PL明显延长(P<0.001)。SPECT脑显像则显示出梗塞区及其周围放射性稀疏区,病变范围大于XCT,rCBF比值小于0.9。经统计学处理显示脑血流量与PL延长呈负相关(P<0.001)。即rCBF值越低PL延长越明显。反映了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CBF的关系。因此P300PL是评价脑功能状态和预后监测的指标。

  • 标签: 脑梗塞 P300 SPECT 局部脑血流 认知活动
  • 简介: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日益恶化,而有效的医患沟通是改善不良医患关系最易行、收益最快的方式。本文就儿科医患关系现状进行分析,对医患沟通在医疗行为中的重要性及在儿科实践中的体会做一报道。

  • 标签: 医患沟通 儿科
  • 简介:目的:研究产后心理干预及定时按摩子宫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按摩护理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产后心理干预护理。采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产妇心理、情绪变化;并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实施护理前、护理后24h的出血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产后24h出血量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产后心理干预和定时按摩子宫护理能够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焦虑评分,保障产妇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效果明显。

  • 标签: 产后出血 心理干预 子宫按摩
  • 简介:生理实验医学生接触动物实验的入门课堂,也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课程,通过生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临床技能和初步的临床思维,提高时医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专业功底。

  • 标签: 生理实验 临床技能 动手能力
  • 简介:机能学实验课是医学生观察、了解生物体在各种条件下相应生理变化的实践课。随着机能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在实验课中将机能各学科实验有机结合,使学生对生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反应有比较连贯、系统的认识,能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为此,我们在设计呼吸系统实验时对“膈神经放电”实验进行改进,将生理、药理实验方法结合运用,使实验效果得到提高。

  • 标签: 神经放电 综合分析能 肺牵张反射 呼吸运动 呼吸中枢
  • 简介:为了探讨“气血”与月周期的关系,我们采用与“气血”密切相关的肺功能检查,观察青年男女肺功能的近月节律。测试采用DFM-86肺功能测试仪。数据采用时间生物学群体余弦法分析。以太阴月30日24:00为参考相应位0点。

  • 标签: 月节律 时间生物学 肺功能检查 阴月 青年男女 粉尘作业
  • 简介:目的:探讨当前大学生使用洗衣液中存在的误区及问题。方法:2016年7月10日,在川北医学院共发放问卷1000份,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数据表明影响大学生选择洗衣液的主要因素是产品功能、价格和广告,并且多数大学生并不关注产品成分,对于功能也只是通过广告而得知。结论:对洗衣液成分和功能进行分析,引导大学生理性选择。

  • 标签: 调查 洗衣液 大学生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在青年晕厥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152例青年晕厥患者中,进行了动态心电图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对窦性心动过速,各种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的检出率与普通心电图差异不大,而对窦性静止,快-慢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明显优于普通心电图(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为诊断心源性晕厥可提供依据。

  • 标签: 键词心源性晕厥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药理学实验是药学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实验课,要提高教学效果,除教师认真备课,提高业务水平及表达能力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兴趣,是重要的一环。同时也对药理学教学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实验课应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技能、加深理论的理解、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尽量一致,把最新的技术、科研成果引入课堂。

  • 标签: 学生兴趣 兴趣 高教 教师 备课 课堂
  • 简介:医患沟通教育是当代医学生的必修课,良好的医患沟通是降低医患纠纷的重要手段。培养适合当代社会需求、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的根本目标。本文阐述了医学教育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建议,为减少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 标签: 医学教学 医患沟通 沟通能力 培养
  • 简介: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健康的身心,扎实的医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复合知识结构,有较强的获取知识,捕捉信息能力的学生.而要达到这个培养目标,有赖于党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 标签: 医科大学生 医学教育 思维方法 培养
  • 简介:本文根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内容及特点,确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与药学学生职业素质的结合点。着重介绍我校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工作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实现教学目标。

  • 标签: 人体解剖生理学 职业素质 药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