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热毒宁联合丙种蛋白针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确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并需要开展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 56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热毒宁联合丙种蛋白治疗。结果:根据患儿治疗期间症状时间统计,观察组 28名患儿中,发热时间 (2.1±0.6)d,昏迷时间( 1.9±1.1)d;对照组 28名患儿中,发热时间 (6.4±1.3)d,昏迷时间( 4.2±1.3)d,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治愈有效率上看,观察组 28名患儿中,治愈的患儿 21名,有效的 5名,无效的 2名,治愈有效率为 92.8%;对照组 28名患儿中,治愈的患儿 14名,有效的 6名,无效的 8名,治愈有效率为 71.4%,观察组的治愈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更佳。结论:采用热毒宁联合丙种蛋白针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儿病情,治愈有效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 小儿 重症病毒性脑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效的小儿川崎病(MCLS)治疗方案。方法 对62例MCLS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31,给予常规治疗+丙种治疗)与观察组(n=31,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资料),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IL-6、VEGF、hs-CRP基线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项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丙种蛋白联合参附注射液用于MCLS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血清学指标与炎症指标。

  • 标签: 小儿川崎病 参附注射液 丙种蛋白球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子宫颈单囊和双囊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接治的 120例足月妊娠的瘢痕子宫孕妇为本次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60例,给予双囊方法,对照组 60例,给予单囊方法,观察两组孕妇的置入后效果。 结果:两组孕妇囊置入前后成熟度评分以及引产不良情况发生率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采用单囊和双囊用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均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两种方法均值得在临床上采用。

  • 标签: 宫颈单球囊 双球囊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应用在临床上早期肾脏疾病诊断中所发挥的检测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12月诊治的早期肾脏疾病患者1000例研究组,同期选择100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对比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阳性率和指标数据水平。结果:研究组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过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指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子宫颈扩张囊引产孕妇的积极影响。方法: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共计收治 300例妊娠引产产妇,参考数学随机方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两组产妇各有 150例,且产妇均采用宫颈扩张囊引产,其中的对照组产妇辅以常规护理,而试验组产妇则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两组产妇的引产效果、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孕妇第一产程、总产程用时均要短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新生儿 Apgar评分更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对子宫颈扩张囊引产孕妇的护理上采取优质护理方法,不仅能缩短产妇总产程,而且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 Apgar评分。

  • 标签: 优质护理 子宫颈扩张球囊 引产 孕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akri囊宫腔堵塞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9年5月我院收治产后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宫腔堵塞纱条进行止血,观察组34例给予Bakri囊宫腔堵塞止血,对比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更为理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akri囊宫腔堵塞用于产后出血,止血效果理想,而且安全有效,对患者预后效果较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Bakri球囊 宫腔堵塞 产后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 析 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分娩联合自由体位的应用效果 。 方法:于 201 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 ,选取待分娩的 初产妇 60 例, 予以对照研究, 随机分 2 组,各 30 例 。 控制组应用常规助产护理,基于此试验组应用分娩联合自由体位。比较两个组别产后 2h 出血量、各产程时间及总满意率。 结果:两个组别 产后 2h 出血量、第一、二、三产程时间、总满意率等对比发现试验组更优( P<0.05 ),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分娩联合自由体位的应用效果 显著,即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产妇普遍满意,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初产妇 助产护理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初产妇护理中分娩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的实施效果,促进临床护理工作服务水平的提升。方法:将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间在我院妇产科选择自然分娩的 100例初产妇定为观察对象,科学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加强分娩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管理。通过比较两组初产妇的总产程、自然分娩成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判断不同助产模式的实际推广价值。结果:研究组初产妇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初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分娩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模式的推广价值远远超过常规助产护理,必须引起护理人员、产妇及家属们的高度重视。在实践中总结护理经验,不断提升助产服务水平,赢得了产妇、家属的充分信任,也更利于诊疗工作效果的优化,期待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助产护理 初产妇 实施效果 分析 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子宫颈双囊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期间接治的 6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的孕妇为研究组, 将同期收治的60例孕足月第一胎要求顺产的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使用双囊放置术,观察两组孕妇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孕妇通过治疗后,两组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孕妇引产时间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采用双囊用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均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治疗方法均值得在临床上采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分娩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分娩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的几率,减少其产后并发症情况,对于母婴健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 初产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行咽鼓管囊扩张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35例行鼓膜置管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5例行咽鼓管囊扩张术治疗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咽鼓管功能、病情改善情况。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ETDQ-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咽鼓管囊扩张术治疗,可促进咽鼓管功能及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鼓膜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置宫颈囊促宫颈成熟用于自然分娩孕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2例自然分娩孕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为36例;参照组给予缩宫素催产,实验组放置宫颈囊,比较两组分娩情况。结果:对比得知,实验组产程短于参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

  • 标签: 宫颈球囊 宫颈成熟 自然分娩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12-2019.12月诊断为乙型肝炎的5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到我院体检的56名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IgG、IgA以及IgM水平,同时对比56例患者中好转患者与未好转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IgG、IgA以及IgM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同时好转组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要低于未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能够作为判断是否患有乙型肝炎的一种依据,同时也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病情状况。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了解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检测在社区门诊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8年6月-2020年8月本社区门诊中选择64例疑似病毒性感染患者及疑似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分别将其设定为A组、B组,选择同期门诊64例健康体检者设定为C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WBC、CRP的检测,对检测结果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WBC、CRP同C组行比较,数据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的WBC、CRP均高于A组、C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WBC在社区门诊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具有早期判断、识别感染的价值,值得借鉴和采纳。

  • 标签: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社区门诊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麻痹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4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石学敏院士的“通关利窍”针刺法, 取穴人中、内关、三阴交、风池、翳风、完骨、咽后壁点刺。对照组采用常规舌肌功能训练法进行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仅达45.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麻痹吞咽障碍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通关利窍”针刺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主动脉囊反搏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均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主动脉内囊反搏治疗,总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探析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58例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无并发症出现,且护理满意度在95%以上。结论 将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行主动脉内囊反搏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可以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机体康复,使患者更加满意医院带来的护理服务。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主要被用作血液肿瘤疾病的治疗中,是化疗药物的重要用药。对于紫杉醇白蛋白在应用前需要进行一定的配比,通过配制才能达到临床治疗的要求。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配比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操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配比过程的规范等都直接影响了药品最后的作用。为了保证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我院对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从人员到配制过程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最佳配制方法,文章从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药品特点出发,论述了人员和配制过程,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说明。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为更多科室在配制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标签: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最佳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