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护理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10例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给予其中对照组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还接受认知行为护理,护理效果。结果:肾功能指标、生命质量评分护理前两组均接近(P>0.05),护理后4周、12周观察组患者的Scr、BUN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血液透析 肾功能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生命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开展对学生理解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有积极影响。目前,青少年对于生命的认知有限,轻生、自残、虐待动物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生命观、价值观,促进其健康快乐生长。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教学 生命教育 意义实践
  • 简介:摘要:在创伤骨科中,多数创伤患者术后会出现局部持续疼痛情况,患者会因疼痛而导致生命体征出现轻微波动。术后的疼痛是一种身体知觉方面的保护机制,一些创伤骨科术后的患者会因剧烈的疼痛而表现出面色苍白,脉搏明显加快的状态。且在实际治疗中,患者可能会应术后剧烈的疼痛,心理或生理上出现明显的焦虑以及新陈代谢功能下降的情况。患者身体或心理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时,在心理方面对疼痛的感知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会因疼痛的影响而导致后续治疗或恢复进展缓慢。笔者对多个临床研究资料进行仔细查阅后可以发现,患者术后在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下,生命体征也会随之变化。本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最新研究报告综述如下。

  • 标签: 术后疼痛 创伤骨科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护士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工作岗位,但纵观其职业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存在人力资源不均匀、缺乏晋升渠道等多种问题。护理人员普遍缺乏清晰的职业发展认知,严重影响护士行业发展。目前,护士职业发展研究文献较多,主要从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两个方向进行研究。故此,文章将综述我国护士职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众多研究成果论述未来发展,以期为护士职业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 标签: 护士职业发展 未来方向 人力资源 社会地位
  • 简介:摘要:在新冠疫情防疫工作日趋常态化大背景下,医院管理的要求和医院的医疗设备标准继续改善,以往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与此同时,不断发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使得应用于医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越来越多,医疗设备管理精准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更加顺畅,在医疗诊疗辅助工作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

  • 标签: 医疗设备管理 全生命周期 预防性维护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门诊采血室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职业防护对策。方法 回顾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门诊采血室工作的42名护士,调查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发生原因。结果 1-5年工作年限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显著高于5-10年和10-15年(P<0.05);职业防护意识不强、采血不规范、环境和心理因素、准备不足、技能不熟练是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结论 诱发血源性职业暴露原因较多,应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树立自我防护意识,通过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发生,为采血室护士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医院门诊 采血室 血源性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是否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的职业素养决定了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上限,但需要注意的是,职业素养并不具备客观存在特征,而是长久的系统教育形成的专业认知。由于医护人员的特殊性,使得此岗位对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极高。本文简述了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职业素养的重要作用,并就职业素养教育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渗透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职业素养教育 护理专业 教学 渗透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护措施。方法 统计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发生的职业损伤事件,在2021年4月至同年10月期间采用PDCA循环,对比两个阶段灭菌消毒情况。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事件合计33件,发生最多的是锐器划伤事件,其次是为接触感染源和消毒剂损伤;PDCA循环后消毒灭菌情况优于循环前(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影响因素来自各方面,可采用PDCA循环加强护士管理,提高护士的防护观念,保障职业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 职业危害 PDCA循环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出炉,本文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理论依据和解决途径,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工作等方面详细阐述并归纳,深入研究了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和组成,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对教育输出人才有了相对应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创新, 为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针对性建议,为我国工业和高端制造技术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运营增长点提供了教育理论建设体系的逐步建立和长远的知识型劳动力储备。

  • 标签: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渠道 课程建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 总结PIVA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对PIVA防护措施,很大程度上能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结论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正确处理职业暴露危害,能最大限度减少危害药品对人员造成职业危害。

  • 标签: PIVAS 危害药品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 总结PIVA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对PIVA防护措施,很大程度上能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结论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正确处理职业暴露危害,能最大限度减少危害药品对人员造成职业危害。

  • 标签: PIVAS 危害药品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与风险防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回顾分析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结果 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及护生占比为70.00%,工龄低于5年占比为67.50%,初级职称占比为72.50%。外科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科室,占比为27.50%,其次是手术室。病房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地点,占比为42.50%。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损伤为主,占比为90.00%。结论 通过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因素,并制定相对完善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组织安全培训,接种预防疫苗等,确保医务人员操作规范,对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监测分析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的相关性。方法:将抽样的基层医院的153名护士,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倦怠综合征简易筛查量表(MBI-GS)、离职倾向量表等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基层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职业倦怠感较高,离职倾向较强。结论:基层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跟职业倦怠感、离职倾向都有很大关联,需要医院加强对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 标签: 基层医院护士 心理健康 职业倦怠 离职倾向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科室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无菌的医疗器械,也可以说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集中堆放污染医疗器械的主要场所,也是发生交叉感染几率较高的科室。在此科室工作的医护人员需要长期与各种污染物品、锐利器械和物理有害物质等接触,难免会发生职业危害,再加上消毒供应中心每日接收的医疗器械消毒工作十分复杂,而且工作量巨大,医护人员不仅要承受着生理上可能会发生的危害,还要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后黄金小时延续体温护理管理对<34周早产儿一周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近1年(2021年3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34周早产儿74例,采用非同期对照的干预方法,将2021年3月-2021年8月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常规体温管理方法,36例),2021年9月-2022年4月的早产儿为干预组(黄金小时延续体温护理管理,38例)。监测其的临床结局。结果:干预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产儿 医护一体化 体温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化工企业为我国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医药化工生产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家现代工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化学生产工艺及原料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化工生产中的质量问题频现,若是未能及时处理,将会引发医疗安全问题,所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鉴此,需要医药化工企业的管理者高度重视生产阶段的质量管理,强化医药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 标签: 医药 化工生产 质量管理 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善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将100例患儿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50例实施持续质量改善措施、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和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急救物品、护理文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科 持续质量改善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处理等工作为主的新兴医学学科,对护理工作质量有着严格标准。为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减少护理差错、风险,应通过持续质量改建,从优化思想指导、强化实践指导、重视过程三个角度,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确保顺利落实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康复医学科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质量控制应用于免疫组化病理制片技术,比较并分析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选择2021年6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随机投掷硬币的方式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传统方式进行免疫组化制片),以及研究组(50例,质量控制进行免疫组化制片),比较上免疫组化制片的优良率。结果:研究组制片优良率为92%,远高于对照组的70%(P < 0.05)。结论:对于需进行病理学免疫组化制片的患者而言,采用质量控制可增加制片过程中的细节化,有效提高免疫组化片子的质量,可为疾病的诊断奠定更为夯实的基础。

  • 标签: 质量控制 免疫组化 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