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时用后路轴螺钉节段固定的效果。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院内收治的46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23例。参照组用经口咽入路寰椎节段微型钢板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用后路轴螺钉节段固定治疗,比较相关情况。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的相关情况比观察组略差,体现差异(P

  • 标签: 后路单轴螺钉单节段固定治疗 不稳定寰椎骨折 JOA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慢性腹泻的治疗中采用味黄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中收治的小儿慢性腹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和添加味黄芪治疗的观察组5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味黄芪能够对小儿慢性腹泻起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单味黄芪 慢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就剖宫产病种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行剖宫产的病种患者(40例),围术期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包括头孢呋辛钠、阿奇霉素、甲硝唑等。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剖宫产病种围手术使用的抗生素以二代头孢菌素为主,用药合理,术后手术部位无感染发生。结论:在剖宫产病种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广泛且关键,药物选择合理性等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剖宫产 单病种围手术期 抗生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鉴定一株来自肝母细胞瘤患者静脉血培养分离到的少见生物表型菌,并确定其分类学位置。 方法 采用Vitek2系统GN卡、梅里埃质谱仪Vitek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及细菌的形态学鉴定方法,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分离到一株缓慢生长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圆形、隆起、光滑、有光泽、粉红色菌落。Vitek2 GN鉴定卡重复试验2次,提示为少见贪铜菌(96%)。在梅里埃质谱仪上鉴定,则不在数据库范围内,不能鉴定。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可见单一清晰目的条带,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显示,与其他菌株序列相似度为:

  • 标签: 肝母细胞瘤 血培养 少见生物表型菌 Vitek MS 16S rRNA基因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时,选择腰椎后路节段融合术的效果对患者治疗优势进行评估。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调选我院中收入资料登记有效的72名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组内各设置36名患者进行研究。本组患者入院后均选择腰椎后录节段融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医务人员给予患者早期功能康复,在治疗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进行记录,判断患者治疗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估评分明显更低,实验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选择腰椎后路节段融合术方案,不仅能够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控制,值得作为一种优秀的首选手术方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术 腰椎椎管狭窄症 治疗方案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透患者血管钙化(VC)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1、调查我院82例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情况。测定患者血钙、血磷、血iPTH、hs-CRP、ALP、血糖、血脂等指标;行腹部侧位X线片检查,采用Kauppila半定量评分对腹主动脉钙化(AAC)评分,心彩超观察心脏瓣膜钙化。2、根据AAC积分,分为非钙化组、轻度、中度及重度钙化组。3、计算患者AAC的发生率;分析AAC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分析,探讨VC的危险因素。结果1、血透患者血管钙化发生率75.61%。轻度钙化组25.61%,中度钙化组34.14%,重度钙化组15.85%。2、钙化组与非钙化组相比,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血iPTH、ALP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经Spearman分析:AAC与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iPTH呈正相关。4、logistic分析:透析龄、钙磷乘积、iPTH是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血管钙化发生率高,透析龄、钙磷乘积、iPTH是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腹部侧位X线平片联合心彩超,能够更全面地评价血透患者血管钙化。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钙化 腹主动脉钙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腰椎旁联合胸椎旁双点阻滞用于腹股沟疝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无张力修补术的侧腹股沟疝老年患者30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体重45-85kg,ASA分级Ⅱ-Ⅲ级。超声引导下腰椎旁间隙阻滞,注入0.5%罗哌卡因15-20ml,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注入0.5%罗哌卡因10ml;30min后采用针刺法测定阻滞平面满足手术要求后开始手术。结论 麻醉效果满意,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无一例尿潴留、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老年人 腹股沟疝 神经阻滞 腰椎旁 胸椎旁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内,外分步联合固定术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今哈尔滨高新医院入院治疗的43例肢体再植严重患者的内,外联合逐步固定治疗方法。结果成功移植43例(其中下肢29例,上肢14例),术后12天再植存活42例,多发伤肢体坏死及截肢1例。1例术后5天出现血管危象,经皮瓣修复手术探查后存活。植骨后7至15天用皮瓣修复6例骨和腱暴露。继发皮肤移植创面23例。38例1.0至13. 5cm之间的短肢再植,平均5.3cm;对于18例下肢和1例上肢,再植缩短超过2.5cm的患者,通过Ilizarov技术延长了肢体,并延长了时间。1. 7〜5.3个月,平均3.1个月,当患肢的长度与对侧肢体的长度相同时,停止加长。X射线复查显示,第二阶段后1.5至3.0个月,截骨端骨化。延长器停止后,延长器部件被锁定,延长后的平均搁置时间为3到8个月,并且逐渐恢复了骨愈合。外部固定框架,直到将其完全卸下。在19例中,有17例伸长的骨call生长良好,2例的骨call生长稍差,其中1例是由半针在伸长的骨段刺激。骨骼矿化在3个月时良好,骨折的末端已愈合。残端植骨后治愈1例。移除外部固定器1至6个月后,所有病例均用支架保护。随访时间为1到9年,平均3.8年。外观及运动功能良好42例。根据陈仲伟截肢再植的评估标准:优11例;无症状。良好19例;公平的12例;差1例。结论内外结合逐步结合固定法修复断肢再植可以充分发挥组合外固定器的优点,便于手术,加快手术速度,缩短了切断肢体的缺血时间。,并保证了再植的成活率。有利于以后的功能康复,结合伊里扎洛夫第二阶段微创肢体加长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严重肢体损伤的再植效果。

  • 标签: 断肢再植 内部和外部固定 逐步固定外固定 肢体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小儿原发性症状性夜遗尿症(MNE)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共纳入110例MNE患儿,纳入时间均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将其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两组患儿均接受心理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加压素治疗。对于观察组中可以达到减停药标准的患儿,又将其分为药物减停组(n=29)与非减停组(n=26)。在三个月内,药物减停组逐步进行减停,非减停组不再继续用药,停药后针对两组患儿进行观察,大约在30d,将复发情况记录完整。结果 55例观察组患儿中,治疗有效的为24例(43.64%),部分有效的为23例(41.82%),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去氨加压素 遗尿症 小儿
  • 简介:[摘要] 1例有1年多寻常天疱疮病史的患者并发水痘,怀疑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病毒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糖皮质激素是否继续使用的矛盾问题。为了使患者能够的得到有效救治,我们查阅文献,适量减量治疗,达到满意治疗效果。为了避免类似病例的误诊和治疗的耽误,我们总结了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经过。

  • 标签: []寻常型天疱疮 水痘 糖皮质激素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也较为复杂,临床诊疗相对困难。随着对肺癌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论治肺癌拥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肺癌归属于中医“咳嗽”、“痰饮”、“息贲”、“肺痿”、“肺积”、“肺花疮”等范畴。本文主要就以中医方面探讨论肺癌的病机与治理原则。

  • 标签: 肺癌 证型 治则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传统开放减压术与侧开窗潜行减压术用于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0年1月,纳入80名患者,患者表现为双侧腰椎管狭窄,按照治疗术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n=40),另一组为对照组(传统开放减压术治疗,n=40),比较不同治疗术式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在手术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上,指标值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双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侧开窗潜行减压术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传统开放减压术 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 双侧腰椎管狭窄 效果
  • 简介: 【摘 要】对于颈椎病,大多数人会采取非手术治疗,对此康复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归纳总结颈椎病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以期护理人员能更好的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也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成功的克服颈椎病。 

  • 标签:   颈椎病 康复理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髁置换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50例研究对象筛选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二分之一患者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将其纳入到对照组。余下二分之一患者采取髁置换术治疗,将其纳入到实验组。对两组患者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胫骨平台后倾角、股胫角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胫骨平台后倾角以及股胫角数据表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较优(P

  • 标签: 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安全性 并发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缬沙坦(Val)药和Val+苯磺酸氨氯地平(AML)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介于2018年6月-2020年8月间,共计高血压患者131例。以随机法为准,A组66例采取Val+AML治疗,B组65例采取Val单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A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高血压患者采取Val+AML治疗能够改善治疗效果,且安全效益较高。

  • 标签: 缬沙坦单药 苯磺酸氨氯地平 高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证规律表现。方法:设定实验时间2019.07——2020.12,从中调取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调查研究选定150份,将对象的所有基本资料纳入数据库中,以统计学格式分析相关数据然后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证规律。结果:本次研究统计中发现,证占比率相对较低的即为肝肾阴虚证、而占比率最高的即为脾肾阳虚证,顺位其次便为肾气虚以及脾肺两虚表现。而标证指标中构成比最高的即为湿热证、最低为水湿证。结论:及时发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证内容可见证候规律差异明显,其中脾肾阳虚多见,多发于湿热证以此可探究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证候 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直留置针与Y留置针在I期临床试验血样采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完成的I期临床试验资料中,随机抽取使用直留置针和使用Y留置针的各100例受试者试验数据,分为A组(使用直留置针)和B组(使用Y留置针)进行统计分析,回顾性探讨两组受试者的留置针应用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统计数据,A组受试者的留置针堵管率及血样溶血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期临床试验中使用直留置针有利于保持留置针管腔通畅,减小留置针堵管率和血样溶血率,比Y留置针更适用于血样采集操作。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堵管率 溶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小梁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在视力及眼压指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及眼压改善情况均好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眼压改善情况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患者治疗中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整体效果较好,可作为优选手术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传统小梁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