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设备清洗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种或一套清洗方法,去除设备上残留的可见和不可见的产品成分,并达到可接受的残留限量的过程。设备清洗验证是企业对其设备清洗规程草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符合清洗标准)进行确认的过程。

  • 标签: 制药设备 清洁 验证 分析
  • 简介:【摘 要】在化学药品领域,对注射剂进行灭菌是其基本工作内容之一,湿热灭菌方法的灭菌效率较高,且操作起来较为便捷,所以被普遍应用于化学药品制剂生产中对注射剂的消毒环节,同时我国相关单位对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支持力度也非常大。该研究内容主要是判断各类化学制剂是否适用湿热灭菌工艺、具体灭菌流程确认等,其验证内容相对来说也比较多。本文就化学药品注射剂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与验证进行了详细说明。

  • 标签: 化学药品 注射剂 湿热灭菌工艺 研究与验证
  • 简介:摘要:背景:目前国内针对II型糖尿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研究报告数量非常少,没有标准化方法和评估指标。目的:建立一种安全有效的Ⅱ型糖尿病猴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9只猴子随机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n=6)和对照组(n=3),实验组在高糖、高脂肪饮食的同时进行静脉注射脲链佐菌素(STZ),从小剂量逐次递增,并根据血糖水平进行调节。造模后期进行夜间光照辅助成模。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饲喂普通饲料正常日照。定期完成对外周血血清的收集,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耐量、血脂、胰岛素和C-肽水平,并利用血液的抗C-肽释放试验测定胰腺胰岛细胞的功能,对胰腺、肾、肝组织等进行了组织学检查。结果和结论:①实验组空腹血糖、血清C-肽、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或正常的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标签: 疾病模型 Ⅱ型糖尿病 实验动物 内分泌系统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非人灵长类 脲链佐菌素 高糖高脂饮食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出胃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囊泡介导转运相关基因(VMTRGs),构建风险评分预后模型并评估预后模型的准确性,探究该模型在免疫与药敏等方面的作用。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取胃癌患者的测序数据及临床病理参数,从GSEA官网获取VMTRGs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使用单因素Cox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预后相关的VMTRGs并构建风险评分预后模型及列线图,将TCGA胃癌患者随机分组及使用外部独立数据库GSE84437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对风险评分预后模型进行肿瘤突变负荷、药物敏感性相关分析。结果:构建了由4个VMTRGs(F5、APOA1、CD36、SPARC)构成的风险评分预后模型,通过验证显示该预后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且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其构建的列线图也有良好的预测能力。风险评分高、低风险组在肿瘤突变负荷、药物敏感性分析方面存在差异。结论:构建了一个由4个基因构成的胃癌预后风险模型,作为现有TNM分期的补充,能够预测胃癌患者预后、免疫治疗效果及药物敏感性,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 标签: 囊泡介导转运相关基因 胃癌 预后模型
  • 简介:【摘要】高仿真手术室是高职护理专业重要的实训教学平台,承担开展手术室护理实训课程的重要功能,是新医科理念下,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载体与支撑。本文主要探讨高职护理专业高仿真手术室文化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并思考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几点文化建设策略,希望为读者在高职护理教育领域的相关工作与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 标签: 高职 护理 高仿真手术室 文化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验证持续右心容量监测参数准确性研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诊疗的45例心脏手术患者,对患者采取两种方法分别监测右心容量参数,对照方法为采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实验方法为采取容量性肺动脉导管监测右心容量参数,对比两组的右心射血分数、右室舒张末期容量、右室收缩末期容量等数据。结果在基础值的基础上对患者增加容量负荷,观察两个方法监测的数据变化,与基础值相比,两组数据变化,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方法与对照方法相比,两组数据的变化,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种监测方法的相符程度,两种方法监测数据的相符性较高。结论持续右心容量监测参数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方案。监测的参数变化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一致,准确性较高,参考价值较高,可以较好地反映患者的容量变化,数据准确性较高。

  • 标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持续右心容量监测 参数 准确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仿真模拟教学在儿科护理实习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12月1日~2022年08月31日在科室实习的186名护士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仿真模拟与临床实操相结合教学。结果 比较2组护理实习生出科仿真模拟实操考核成绩,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实习生在操作熟练、动手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问题解决、促进临床思维构建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仿真模拟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实操能力与效果,提高了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穿刺 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仿真模拟教学 护理实习生
  • 简介:摘要:癫痫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生机制和抗癫痫药物作用原理是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电生理技术在癫痫诊断治疗中的虚拟仿真实验”采用“以问题为先导、虚实结合为手段、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科研教学的结合为目标”的设计方案,通过科学整合癫痫动物模型建立、脑电图记录和膜片钳记录三项实验,加强医学生对神经细胞电生理特性的理解,掌握膜离子通道功能改变与疾病关系,揭示癫痫发病机制及抗癫痫药物作用原理等。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人工智能新技术革命和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未来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 标签: 虚拟仿真实验 癫痫 电生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强调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头颈部肿瘤患者70例,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采用二维KV-KV位置验证,观察组(n=35例)采取三维椎体束CT位置验证。分析两组验证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左右、头脚及前后摆位误差平均值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摆放误差最大值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影像采集获取时间和验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维KV-KV及三维椎体束CT模式均能够减少摆位误差,差异较小。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