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椎间盘内化学性臭氧溶解联合物理性射频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分为臭氧(A组)40例,射频+臭氧组(B组)40例。均在CT引导下经颈前血管鞘和气管鞘之间穿刺入椎间盘髓核或突出物靶点。A组每个盘内注射浓度为55μg/ml的臭氧5ml。B组盘内注射浓度55μg/ml的臭氧后再行突出物或髓核射频热凝,采用JOA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7天、90天、120天)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B组较A组疼痛评分显著提高。治疗后6个月,臭氧组优良率80%,臭氧+射频组优良率875%。结论CT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射频热凝 臭氧 颈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探究麦肯基疗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上肢肌力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麦肯基疗法结合PNF技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牵引治疗。治疗2w后,比较两组上肢肌力及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VAS评分为(3.15±0.71)分,高于观察组的(1.23±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肢肌力评分为(5.93±1.06)分,较观察组的(8.31±1.23)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麦肯基疗法结合PNF技术治疗,能有效增强患者上肢肌力,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症 麦肯基疗法 PNF技术 上肢肌力 牵引
  • 简介:1ClinicalMaterialAfemalepatient,44yearsold,firstvisitedonNovember7th,2009.Chiefcomplaints:Painintherightshoulderandback,accompaniedbypainandnumbnessintherightarmfor1week,worsenedwithadynamiaoffingers.Presenthistory:Accordingtohercomplaints,

  • 标签: 血管瘤 椎关节强硬 颈痛 背痛 误诊 病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分析采用椎间盘镜治疗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的技术改进,认为采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小、恢复快,符合椎间盘手术微创化趋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 椎间盘摘除术 手术技术改进
  • 简介:目的:评估双嵌式颈椎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科应用颈椎压力固定器对21名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术。应用JOA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常规X线正侧位片检查,评估椎体间融合情况及椎间高度,并记录每例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JOA评分随时间顺序逐渐升高,6个月内所有病例椎间全部融合,椎间高度在术后3d即显著恢复,3个月内下降,术后6个月趋于稳定。在随访期间,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双嵌式颈椎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在早中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双嵌式颈椎融合器(ROI-C)
  • 简介:[目的]评估颈椎压力固定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颈椎压力固定器对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术,应用JOA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行X正侧位片检查,评估椎体间融合情况,并记录每例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JOA评分随时间顺序逐渐升高,6个月内所有病例椎间全部融合,椎间高度在术后即显著恢复,3月内下降,术后6月趋于稳定,在随访期间,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颈椎压力固定器治疗早中期脊髓型颈椎病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效果.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椎压力固定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