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较严重的肾病,常预后不佳,西医对该病多采用对症治疗,而中医治疗肾病有较悠久的历史,临证经验丰富。从难治性肾病蛋白尿的病因病机出发,对益肾祛湿法治疗肾病蛋白尿进行探讨。

  • 标签: 难治性肾病 蛋白尿 益肾祛湿法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化浊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11月在广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培哚普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活血化浊方,2组均治疗30d,观察比较临床疗效、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5(IL-15)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证候积分、mALB/Cr、hsCRP、IL-6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Cr、BUN水平治疗前后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联合活血化浊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脏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活血化浊 糖尿病肾病 炎症 培哚普利 超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 简介:从单纯自血、自血联合针刺及自血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等方面,总结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概况。同时指出加强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机制,完善机理的研究、诊断和疗效评定不统一、病例较少、对照组设置不科学等不足,才能进一步指导临床,从而使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自血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邵念方,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对内科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高深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特别对心系疾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侍诊于旁,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1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西医认为此病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或吸烟等因素有关。

  • 标签: 冠心病 益气活血 邵念方 经验总结
  • 简介:“分消走泄”理论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的“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经后世医家的不断发展运用,该理论日渐成形。尤以清代著名临床医家叶天士为代表,对“分消走泄”法有了更具体和细致的理论阐述,将“分消走泄”理论发挥并运用于临床实际,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气病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运用杏仁、厚朴、茯苓分消上下,以及温胆汤之走泄祛邪,开创了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的先河。继叶天士之后,众多医家对“分消走泄”法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现已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分消走泄 脂溢性皮炎 临床体会
  • 简介:目的:观察眼针“八区八穴”分区法和“八区十三穴”分区法治疗肝火上炎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比较其疗效差异。方法: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肝火上炎型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分别采用“八区八穴”法和“八区十三穴”法给予眼针治疗,不行针,针刺20min,14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治疗结束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中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及临床总体疗效作以评估,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虽两组间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数值上八区八穴组要优于八区十三穴组。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八区八穴组中痊愈和显效的患者居多。结论:眼针“八区八穴”分区法对于肝火上炎型眩晕的治疗作用略优于“八区十三穴”分区法。

  • 标签: 眼针 眩晕 八区八穴 八区十三穴
  • 简介:目的观察刺血拔罐退热法治疗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血拔罐退热法,记录治疗后2h及24h患者的体温变化,评估退热疗效。结果治疗后2h,治疗组退热有效率(痊愈率+解热率+起效率)为83.3%,而对照组为60.0%,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4h,治疗组退热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解热率为70.0%,对照组为36.7%,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刺血拔罐退热法退热疗效显著。

  • 标签: 刺血拔罐 退热 急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