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用于脊柱结核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0给予常规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分析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脊柱结核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判认知行为的应用,对减轻脊柱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撷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30例脊柱手术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人数均各65例。实验组施行认知行为护理,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视觉模拟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采取自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入的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纳入70例,以双色球法分组,即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予基础护理,观察组予自我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FMA)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采取自我护理效果理想,可提高机体肢体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自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时段内脊柱后路手术患者82例,根据护理方式差异性予以分组,应用常规护理41例(归入对照组),预见性护理干预41例(归入研究组),对比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脊柱后路手术 压疮 预见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晚期肿瘤患者进行舒缓疗护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晚期肿瘤患者开展舒缓疗护治疗,并进行疼痛评分(NR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对比入院前以及入院1月后的评分情况,研究分析舒缓疗护的服务效益。结果:晚期肿瘤患者经过舒缓疗护治疗后,患者入院1月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入院前的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入院前的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晚期肿瘤 舒缓疗护 疼痛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分阶段延续性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护理效果影响。 方法:抽取2016年10月-2018年11月在本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住院患者40例,把这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跟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分阶段延续性护理。患者出院后持续观察60天,从患者的疼痛等级,发僵时间,自理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观察。 结果:患者的疼痛等级,发僵时间,自理能力,观察组各项数据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临床治疗中,给予分阶段延续性护理,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令患者满意。

  • 标签: 分阶段延续性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 护理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把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每组39例。对参考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的运动功能和护理前后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参考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的疼痛评分相差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参考组,疼痛得到显著缓解,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良好,有助于运动功能恢复,减轻疼痛。

  • 标签: 综合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 运动功能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本理念下临终关怀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探讨了3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在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入组,随机抽签分组后,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实施临终关怀护理,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5.89±3.24)分、(96.84±1.87)分、(5.42±3.48)d,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临终关怀护理 晚期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4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试验组;同期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4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参照组;两组于临床同时接受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以及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就获得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CD4+CD25high(3.65±0.97)%、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艾曲泊帕在实体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实体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抽取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其分组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14例,常规组未使用艾曲泊帕治疗,研究组使用艾曲泊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85%(13例)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57.14%(8例),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艾曲泊帕 实体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消化道肿瘤病人3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胃肠道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48%,未见肺栓塞与死亡病例。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6.77%,肺栓塞发生率为3.11%,死亡率为1.2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使病人掌握并运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有效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收治的患者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从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对所有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测定技术进行诊断,分别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同时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以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测定技术应用后,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甲状腺球蛋白个数相比,放射免疫测定技术的监测指标低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P<0.05)。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应用后,阳性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5.36%)、(22.73%)、(66.67%)。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后,阳性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1.03%)、(68.18%)、(91.03%)。相比后者优质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时,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效果明显,可在今后检验中加大推广及应用力度。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全程化手术护理应用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纵隔肿瘤切除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纳入84例纵隔肿瘤切除患者进行探究活动分析,(时间:2018年12月~2021年3月),行护理对比性探究分析,电脑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n=42),实验组(全程化手术护理,n=42)。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数据(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肺炎、胸前粘连、肩关节僵硬)。结果:(1)临床数据:两组相较,实验组临床数据,改善明显,(P<0.05);(2)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纵隔肿瘤切除术中,运用全程化手术护理干预后,有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全程化手术护理 电视胸腔镜 小切口纵隔肿瘤切除术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