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照相机”,互联网成为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主渠道,热点难点问题的集散地。网络舆情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兴起,是一种源于现实问题而在网络上的“镜像折射”。了解、分析网络舆情动态,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走向,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等特征,与高校大学生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化。要通过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做好舆情研判,建立反馈机制,发挥舆情的正面效应,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有效提升引导舆论的水平和能力。

  • 标签: 高校大学生 网络舆情 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护理中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共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接受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干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方式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定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其心理状况明显改善。在心理方面,他们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减少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在生活方式方面,观察组患者更加注重饮食健康、定期锻炼和积极应对压力。结论: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干预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中具有积极的效果。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些结果为临床实践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心理支持 生活方式
  • 简介:目的评价心理干预措施对内科住院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内科住院伴焦虑抑郁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心理干预措施。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联用心理干预措施治疗的观察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的好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措施对内科住院伴焦虑抑郁患者的负性心理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干预 内科住院 焦虑 抑郁
  • 简介:作者简介闫志华(197810~),女,本科学历,护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工作。摘要目的探讨三级心理支持在胃癌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9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按入院日期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建立由心理科医生、主诊医生、责任护士组成的三级心理支持团队,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分级式心理干预;以(MOS)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焦虑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量表为指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MOS评分,观察组生活质量各因子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SCL-90量表7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系统的三级团队式心理支持,可有效改善胃癌围术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对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癌 三级心理支持 MOS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进行心理支持对疼痛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老年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在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支持,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预后。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个体化心理支持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771%、54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进行个体化心理支持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并促进康复。

  • 标签: 骨科 疼痛 老年 个体化护理 心理护理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support in orthopedic elderly patients with pain care
  • 简介:为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运用生活压力量表、中国人心理健康问卷以及社会支持量表,对24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与社会支持类型和社会支持来源有关,社会支持的多少并不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同的社会支持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 标签: 社会支持类型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相关 回归
  • 简介:作者简介任新敏(1976-),女,河南濮阳人,主管护师,本科。摘要目的研究心理疏导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术后疼痛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施予心理疏导和常规止疼的措施。结果干预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疏导能够减轻术后疼痛的敏感性,提高疼痛的应急性,增强疼痛的耐受力。

  • 标签: 心理疏导 术后疼痛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影响,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产科健康教育内容。方法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2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490例,排除研究对象无精神疾病史。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仍进行分娩前、分娩时、分娩后的常规护理模式。结果245例对照组初产妇经过上述护理之后,显效65例(2653%),有效21例(4884%),无效80例(3265%),总有效率6735%;245例实验组初产妇经过上述护理之后,显效150例(6122%),有效70例(2857%),无效15例(612%),总有效率9388%,由此可见,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初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初产妇的焦虑情绪,提高初产妇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初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心理问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职业压力或称工作压力,是职业要求与个体不平衡知觉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它会导致工作疲惫感,表现为体力、情绪和精神上的疲倦[1]。导致护士的工作压力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经常面对患者、家属、医生,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及特殊的职业环境都能导致护士的压力增大。有研究表明,护理工作因其工作负担重、收入相对较低、同时作为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特殊职业等因素已经成为众多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行业之一[2]。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压力将影响护理质量,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及护理人员自身的身心健康。因此,了解护士的职业压力及防范措施,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压力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