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视网膜激光术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为后续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选择120例眼底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组研究,患者均于2020年1月-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采取数字随机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治疗,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视网膜激光术治疗。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结果经过分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存在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眼底病患者选择视网膜激光术治疗能够使自身治疗有效率得以提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说明应用该种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于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眼底病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色素痣又称痣细胞,属于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系统的良性肿瘤。色素痣是最普遍的皮肤疾患之一,面部较多时有碍美容,但面部痣无消褪趋势。从组织学上,依痣细胞的分类将其分为:交界痣(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皮内痣(痣细胞巢位于真皮内)和混合痣(皮内痣和交界痣的混合型)三种。

  • 标签: 色素痣 激光 皮内痣 良性肿瘤 细胞系统 皮肤疾患
  • 简介:目的:建立墨旱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选择501nm为测定波长,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墨旱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008mg/mL~0.04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11%,RSD为2.5%。结论:分光光度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墨旱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标签: 墨旱莲 总黄酮 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鞣酸软膏中鞣酸含量的试验,为提高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检测波长为275nm测定鞣酸的含量。结果鞣酸在0.006-0.021mg·ml^-1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6);低、中、高3种剂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100.3%,99.9%;RSD分别为0.77%,1.32%,059%。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可为建立鞣酸软膏的质量控制的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鞣酸软膏 鞣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中草药
  • 简介:目的观察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唇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唇部10min后,外涂湿润烧伤膏;结果46例慢性唇炎患者按照疗效判定标准,其中共治愈28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唇炎,缩短了病程。疗效满意。

  • 标签: 慢性唇炎 湿润烧伤膏 激光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抗药物在患者血液灌流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3例进行血液灌流的患者随机分为SH组和LMWH组,SH组53例,采用普通肝素抗;LMWH5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比较两组抗的效果.结果:LMWH组灌流时灌流器、管路凝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H组(P〈0.05);SH组患者出血的发生率增加(P〈0.05);灌流后SH组APTT和TT时间较LMWH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应用于血液灌流效果较好.

  • 标签: 血液灌流 肝素 低分子肝素 出血
  • 简介:近视眼是目前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屈光不正,其发生率各国报道不一,一般估计在10~40%,若仅以25%计算,则在40多亿人口中,近视眼患者至少有10多亿。我国是近视眼高发国家之一。特别是青少年近视问题日趋严重,据有关部门前不久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四个城市的校园抽样调查显示,小学生近视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近视已经成为威胁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头号敌人,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近视眼患者 眼激光手术 青少年近视 理性 公共卫生问题 屈光不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高频电电切除胃幽门息肉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5例胃窦息肉患者术前镇静后行内镜下高频电电切除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随访半年。结果35例胃息肉患者均安全有效地在内镜下行高频电电切除息肉,无一例术后出血及穿孔。结论内镜下胃息肉高频电电切除术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治疗效果显著,已成为胃息肉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胃幽门息肉 腹胀 高频电凝电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