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了解某市基层医务人员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脑卒中防治在基层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信息和依据。方法: 2019年 1月 ---3月对某市辖区所属的 6个乡镇卫生院及 5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整群抽样,采用网络问卷进行调查,收集信息后对基层医务人员脑卒中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务人员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医务人员是否参加培训,对脑卒中早期识别和救治认知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基层医务人员 脑卒中防治知识 调查与分析
  • 简介:医学与人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而医疗纠纷、医闹等事件的发生不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不利于医疗活动的顺利展开,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从医生和患者不同视角分析指出,医、患双方对医生职业、疾病认识、临床诊疗认识的差异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并从中医学、叙事医学等角度出发提出医护人员可通过增强职业认同、去专家化、进行压力管理等方面调整工作状态,更好地服务患者,以缓解医患关系紧张。

  • 标签: 医患关系 医务人员 自我关怀 中医学 叙事医学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就主要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 21 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2 月至 2017 年 8 月期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就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于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对该 21 例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处理干预,对干预前后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我院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利器刺伤,其次为各类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通过强化职业防护培训及管理、 合理排班、规范护理操作等针对性处理后,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P < 0.05 )。结论: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须不断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与能力,综合提升职业素养,以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过去所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 462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 231名,依次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安全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安全管理能够准确的辨别其中的不安全因素 ,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获得更加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管理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急诊科关键环节的管理模式,有效保障急诊患者就诊,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以实行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的 313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普通护理模式的 305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接诊时间、护理纠纷次数、患者转运过程意外发生次数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实行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后患者的接诊时间为1.2±0.6分钟,未发生护理纠纷及患者转运意外,患者满意度为 99.04%。未实行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患者的接诊时间为 4.1±1.2分钟,发生 3例护理纠纷及 2例患者转运意外,患者满意度为 91.48%,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急诊科实施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可以有效缩短急诊患者接诊时间,减少护理纠纷次数及患者转运意外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施行

  • 标签: 关键环节管理 流程模式 急诊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 P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 2015 年 1 月~ 2017 年 4 月)小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儿( 1354 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 680例的观察组和 674例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模式采取的是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模式采取的是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使用呼吸机患者卧位不正确、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口腔不清洁、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以及人工气道意外脱出)发现,实施风险管理护理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好于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 0.44%)、护理投诉( 0.59%)以及职业伤害( 0.00%)概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 PICU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PICU 护理质量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建立监督团队管理对提升重症ICU科室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98例ICU重症患者,依照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施以建立监督团队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各项护理质管理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监督团队管理对提升重症ICU科室护理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建立监督团队管理 重症ICU科室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现阶段的医疗活动当中,医院的药学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项工作能够对医疗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时代以及国民都对基层医院的药学管理工作提出了崭新的要求,而且现阶段基层医院的药学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例如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严重不足等等,故此,在本文中就将对基层医院药学管理工作内容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这项工作的水平,这对于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对于基层医院的未来发展都具有相当大的裨益,相关的医疗组织、机构要知晓这一点。

  • 标签: 基层医院 药学管理 管理工作 管理模式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将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的 82例肾内科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于实验组与对照组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判别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主要包括病区管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抢救物品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和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肾内科护理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 肾内科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