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以Wistar、SD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复方中药、环孢素A、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等4组。各组受体大鼠术前第1天开始至术后1月分别灌胃给药,每日1次。生理盐水组仅给予生理盐水2mL/d,复方中药组给予复方中药2mL/d,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10mg/(kg.d),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给予复方中药1mL/d+环孢素A5mg/(kg.d)。各组受体于术后第1、3、5、7天分别取尾静脉血,经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术后第7天,每组各处死10只大鼠,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每组余下大鼠观察生存期。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①复方中药、环孢素A、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4.0±1.4)d,(18.4±1.5)d,(27.8±2.0)d(P〈0.05);②在同一时间点,其他用药组大鼠外周血IL-2的值明显下降(P〈0.05),复方中药组、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IL-10的值则有所上升(P〈0.05),而环孢素A组IL-10的值无明显变化(P〉0.05);③各用药组大鼠移植肝病理排斥反应程度明显降低,以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最为明显。结论:复方中药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且与环孢素A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2、上调IL-10的水平有关。

  • 标签: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 大鼠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
  • 简介: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在临床疾病中的反应,以发挥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所具有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观察冠心病、糖尿病、乙肝等疾病与CRP的关系,以及CRP在此类疾病中的参数变化,以了解病情,判断疗效。结果与结论:CRP不仅是炎症标志物,本身也直接参与炎症过程,其指数的高低,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CRP CRP诊断 CRP临床应用
  • 简介:通过中成药的合理用药调查与分析以及查阅相关参考文献,探讨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不良反应的问题,指导安全用药。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低温治疗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方法:对瑞安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低温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重残率、植物生存率较对照组低,良好率及中残率较对照组高。结论:低温治疗是颅脑损伤治疗方法之一,临床有肯定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方法检索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10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临床报道,统计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表现。结果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是发生比例最高的即为过敏反应,共发生19例,比例为35.19%,显著高于其它部位的发生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余者生殖及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及精神系统、循环系统、口腔系统等均有累及。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均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59例患者均预后良好,无因奥美拉唑不良反应死亡病例。结论随着奥美拉唑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涉及到系统、脏器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也越来越多,临床应用过程中医师要严格掌握奥美拉唑的适应征,提高用药的合理性,而药物研究人员及相关人员要积极开展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监测,将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 标签: 奥美拉唑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