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房室传导阻滞,并探讨阻滞的程度及意义,证明动态心电图可提高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对阻滞程度应综合分析。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房室传导阻滞 分析
  • 简介:糖尿病病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临床分析大连大学医学院附院(116021)刘桂荣,刘岩梅我们对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四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测定,试图确定其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资料和方法30例病人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0~66...

  • 标签: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临床分析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病人 胫神经 尺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的急救护理。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在2020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收治的40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析对其进行急救过程的护理体会。结果:对参与研究患者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急救措施,可以增加病人的救治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对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为医生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完全性房室 传导阻滞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分为参照组(未并发)与实验组(并发)。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急性下壁心机梗死患者发生37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37.00%(37/100)。其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4例,占比64.86%(24/37),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4例,占比10.81%(4/37),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7例,占比18.92%(7/37),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占比5.41%(2/37)。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4.59%,参照组治疗有效率93.65%,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下壁心机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应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特征及变化,根据房室传导阻滞基于相对应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急性下壁心机梗死 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共87例,其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5例,设为研究组,未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42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研究组患者的CK峰值、CK-MB峰值、BNP峰值明显比对照组的更高,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均提示严重病变,其中单支病变6.67%,两支病变37.78%,三支病变55.5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对照组患者的更严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CK峰值、CK-MB峰值、BNP峰值比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高,LVEF更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为严重。

  • 标签: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胸痛老年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情况。方法此文样本资料是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本医院予以诊治的40例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无胸痛老年患者,观察患者的病因状况、不同QRS时间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结果病因心肌病15例,孤立性原因9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冠心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QRS时间大于等于0.16秒患者的心功能Ⅳ级比例多于QRS时间小于0.16秒患者,QRS时间大于等于0.16秒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均值低于QRS时间小于0.16秒患者,左室舒张末径值高于QRS时间小于0.16秒患者,P<0.05,有指标间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无胸痛老年患者病因以心肌病为主,且心功能均存在一定损害。

  • 标签: 老年人 无胸痛 心电图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究四联症术后早期和晚期传导障碍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心电图进行总结。本文总结经心室切口充分解除右室流出道堵塞和补片修补室缺90例四联症术后的心电图。分术后早期45例和晚期45例随访两组。结果结果表明四联症术后不论早期或晚期,RBBB发生率均高,两组差异不显著。RBBB+LAH的发生率在晚期高于早期,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术后早期高于晚期,(P<0.05)。结论心律失常是四联症心内修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如何预防及治疗心律失常对法乐氏四联症患者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法乐氏四联症 心内修复术后 传导障碍和心律失常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心电图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高度疑似冠心病,静息心电图诊断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8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12例,年纪在52—85岁间,全部采取运动心电图检查,不停止服用药物,根据不同患者的基本情况选择平板或蹬车实验,目标心率达到极量运动心率的85%,在运动之前和运动过程中每隔3min,运动结束即刻和运动后每隔2min记录一次12导联同步心电图和即时血压,一直到6min。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评价比价所有患者运动心电图结果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上的结果。结果针对本实验的80例患者,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有56例,其中单支病变改变27例,双支病理改变13例,3支病理改变13例。运动心电图结果显示确诊冠心病50例,没有血压下降的情况发生,敏感度为63%,准确度为89.3%。结论运动心电图可以作为临床上筛选检查冠心病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无创检测手段,具有临床诊断及推广意义。

  • 标签: 运动心电图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甲组)与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乙组),对两组维生素D、血清铁蛋白(SF)、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SF、维生素D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结果 SF方面,甲组比乙组高,而25(OH)D3比乙组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维生素D 血清铁蛋白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现象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双链RNA(doublestrandRNA,dsRNA)介导的细胞内mRNA发生特异性降解。导致靶基因的表达沉默,产生相应的功能表型缺失,这一现象属于转录后的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genesilencing,PTGS)。

  • 标签: RNAI技术 基因沉默机制 综述 RNA干扰 MRNA 外源性
  • 简介:摘要:随着目前世界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当今医学影像技术和放射医学技术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果,其专业内容和核心理论也不断得到完善,逐渐形成了体系较为完善的知识框架,医学影像技术以及放射医学技术等共同促进了目前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医疗事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此次技术分析报告主要是以医疗影像技术和放射医疗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前景做出简要概述,从而使得一些有关的影像设备和科学医学技术得到完善和发展。

  • 标签: 放射影像 放射科医生 医学影像技术 放射医学 未来前景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创新程度不断增加。其功能也得到了很大的优化与扩充。可以说,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放射医学技术与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临床医学诊断中常用的几种放射技术及影像学技术进行分析。

  • 标签: 放射医学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分析
  • 简介:摘要放射技术是一种依据物理学原理所逐渐发展起来的技术手段,而医学影像技术则是医学物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技术是通过物理学原理及物理学概念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包括传统X线、超声、MRI、CT、手术摄影和电子内窥镜等影像信息,这些技术手段是对人体内部各个组织、功能以及诊断疾病、脏器形态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入的对放射技术及医学影像技术进行了探究,旨在促进医疗设备数字化的不断完善。

  • 标签: 平板型 数字化影像技术 放射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superpath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髋部骨折和髋部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