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具有数千年的治疗历史,自神农百草经以来,我国的医药行业不断的发展,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药挽救了无数国人的生命,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中药依旧是无可取代的宝贵财产。中药以良好的疗效及非常低的副作用赢得广大医患的信赖,逐步走出国门,在日本、美国等国家,中药材备受重用。随着中医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中药资源数量已经较难满足大众的需求,部分药材存在消失的风险。如何保护以及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及开发中药资源,是广大中药科学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药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进行综述。

  • 标签: 中药 保护 可持续发展 副作用 疗效
  • 简介:摘要医疗保障制度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最基本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敏感而重要的世界性难题,成为各国不断探索、努力改善的核心领域。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探索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是难上加难。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曾建立起世界上最成功的低水平、低成本医保制度体系,用占GDP3%的投入,实现了社会所有成员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中国医保制度又走在各项社保制度前列,率先探索制度选择和运行模式,推进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不断调整、完善。

  • 标签: 医疗保障 制度 合作医疗
  • 简介:【摘要】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独一味、大花红景天、卷叶黄精、羊齿天门冬等藏药植物资源的开发现状、持续利用对策进行分析,发现藏药植物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有重开采、轻保护的现象,而且藏药植物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培育工作等均有待完善,故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农牧民的健康教育,增强其藏药资源保护意识,并规范藏药产业的法律法规,大力力度培养藏药培植专业技术人才以及藏药植物资源利用研发资金的透入等,为藏药植物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 标签: 藏药植物 资源开发 可持续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眼科患者护理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以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两年间的70例眼科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法对这70例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例如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病率等。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在护理前,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差异较小,且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在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较小,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眼科患者护理质量方面,持续质量改进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而且可以降低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眼科 患者 护理质量 改善
  • 简介:加强医院的交通秩序管理也是改善医院窗口服务的项目之一,尝试施行“服务+管理”的交通管理措施,让患者在享受服务的同时接受管理,实现了院区秩序井然、交通顺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关系和睦融洽,处处体现了医院的人文化管理和“办人民满意医院”的宗旨。

  • 标签: 服务 管理 和谐 社会担当 医院秩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神经内科癫痫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癫痫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癫痫状态控制时间(3.00±0.42)分钟和癫痫发作次数(2.56±0.37)次/半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03%)较对照组低,包括舌咬伤、电解质失调和呼吸道堵塞,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54.98±7.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癫痫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潜力。

  • 标签: 神经内科 癫痫持续状态患者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肺结核老年患者中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80例,按照双盲法分组分为两组,40例为对照组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实施之前入院,接受规范常规护理,剩余40例患者接受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结核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更高、生活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肺结核 老年患者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 健康知识掌握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教学模式在提高急诊护理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 2020年7月—2021年5月在急诊科参与临床实践的XX医院 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78 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带教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改进组。常规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管理 ;改进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管理。结果 改进组专业操作和综合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代替传统带教模式,应用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 ,能有效提高急诊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 在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急诊科 护理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手术患者,随机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室综合评分、手术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使手术室综合管理质量提高,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 手术室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患者共4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方案。对患者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9/2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15/20)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对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时,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的有效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以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进行护理,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内科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改进时,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能够明显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应用评价 护理满意率 心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取我院心内科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结果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2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明显改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DL评分比较: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依从率与满意率比较:2组患者总依从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33,P=0.017)。2组患者总满意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0,P=0.022)。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应用于心内科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心内科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心理,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且具有较高患者依从性,能够得到患者的良好反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心内科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8例住院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入组患者分为2组(49例/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应急处理能力、护理文书、工作流程、沟通能力各项评分,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为观察组(95.92%)高于对照组(83.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可使心内科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确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心内科 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环管理模式在妇科护理安全质量持续改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诊的病患进行实验,随机抽取40例病患,平均划分成为两个实验小组,每组为20例病患。其中,对照组病患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病患需要以常规护理管理办法为基准,实行闭环管理模式,针对两个实验小组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汇总相关数据信息。结果:通过实验观察能够得知,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会明显低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患护理质量评分为80.25±6.44,实验组病患护理质量评分为89.57±5.57,对照组病患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实验组患护理质量评分,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患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病患总满意率为为90%,实验组病患总满意率会高于对照组病患总满意率,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闭环管理模式 妇科 安全质量 持续改进 管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APN排班模式推进心内科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心内科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随机选取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双色球法列入两组,即对照组(n=31,实施传统排班模式)和实验组(n=31,实施APN排班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的心内科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明显更好,(P<0.05)。结论 心内科实施APN排班模式,能合理分配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好的胜任岗位工作。激发护士的 积极性,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加快疾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心内科 APN排班模式 持续改进 护理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00例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儿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50例。对照组单独接受一般护理模式,研究组则接受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患儿离开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后的C-CCF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确切。

  • 标签: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模式 儿童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在乳腺微创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微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包括记录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调查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组间对比,实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有关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微创手术患者中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乳腺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 乳腺微创手术患者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虽然近年来疫情逐年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群感染率高,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数仍较多[1]。肺结核作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发病数长期列第三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低热、乏力、咳嗽和咳痰等,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控制结核病的传播流行,降低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昆明市盘龙区现行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持续改进措施展开了研究。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三位一体 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