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治疗效果。方法124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38—60岁,平均47.2岁,脊髓型颈椎病3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6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9例;C3/4节段15例,C4/5节段29例,C5/6节段42例,C6/7节段38例,单节段97例,双节段25例,三节段2例;均在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查无绝对手术禁忌症后在全麻加气管插管下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大部分患者颈椎病症状消失,颈椎曲度恢复,手术节段椎间盘具有一定的屈伸活动度,无假体下沉、移位及异位骨化情况。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它保留了颈椎椎间关节的运动,维持了颈椎的生物力学特性,避免了颈椎融合术所导致的颈椎的总活动度减少,临近节段退变加快的缺点。

  • 标签: 人工颈椎间盘 颈椎病 脊髓型 神经根型 颈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置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椎操对颈椎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颈椎病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颈椎操干预(我科自我研发一组保健操)。采用评定法评价两组患者颈椎病症状、体征恢复情况。结果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头晕、颈部僵硬、麻木,疼痛,失眠等减轻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操干预有助于颈椎病的康复,有效防止再次复发。

  • 标签: 颈椎病 颈椎操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推拿配合颈椎操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7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7例患者,治疗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颈椎操的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采用推拿配合颈椎操的治疗方式,能起到明显的效果,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推拿 颈椎操 颈椎病
  • 简介:摘要颈椎反弓是常见的颈椎病,本文报道调整型颈椎牵引治愈颈椎反弓1例。颈椎牵引采用前屈牵引、平伸牵引、过屈过伸牵引的调整方式,经X片检查,取得临床治愈效果。

  • 标签: 颈椎反弓 调整型颈椎牵引
  • 简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胥海斌:颈椎病可能会引起血压增高或降低,主要以血压增高为常见,称为“颈性高血压”。与颈椎病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经受刺激、发生功能紊乱有关。因此,除了定期检测血压外,还要改善坐姿,减少劳损,每次低头或仰头超过30分钟应做颈部活动,以减轻肌肉紧张度。

  • 标签: 血压增高 颈椎病 副主任医师 颈性高血压 肌肉紧张度 医科大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脊髓受压影像学模式,对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作出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58例通过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脊椎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影像学模式,依次分为A、B、C三组,A组1-2节段脊髓前部受压明显,A组1-2节段脊髓前后同时受压,C组3节段脊髓前部受压。通过各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及NDI结果来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各组手术后JOA评分具有较大程度提升(P<0.05),术后NDI优良率为91.4%,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没有移植物移位与假关节出现。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对脊椎型颈椎病治疗具有较好效果,但需对手术适应症做到严格控制。

  • 标签: 颈椎前路手术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术在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Magerl螺钉植入技术并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10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3个月。10例均获得牢固固定。术后在围领保护下离床活动时间6~14d,平均8d。术后5~8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合并骨折脱位的完全获得复位,合并完全性截瘫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不全截瘫Frankel评分均改善1-2级。发现螺钉松动1例,无钢板、螺钉断裂。结论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是颈后路固定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因其具有适应范围广、操作简单安全、固定节段短、且牢固,可早期活动等优点。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颈椎 骨折脱位 内固定 侧块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病38例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结果经6~15个月的随访,38例给予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2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α组和β组,每组46例。β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干预,α组在β组基础上配合颈椎保健操。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护理前后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及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结果:α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β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DI、NR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α组患者的NDI评分(15.25±4.16)分、NRS评分(3.11±1.04)分均低于β组的(21.81±3.32)、(4.61±1.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颈椎保健操 颈椎病 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斜位x线片对显示颈椎间孔的放射解剖学特点以及其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做颈椎病检查和治疗的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拍颈椎正侧位和双斜位片,对此96例患者的斜位x线片检查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颈椎双斜位x线片能够清楚显示颈椎病患者椎间孔大小的94例,所占比例为99.7%,能够清楚显示颈椎病患者椎间孔形态的90例,所占比例为93.75%。结论颈椎斜位x线片在颈椎病检查中能够清楚显示颈椎间孔的放射解剖学特点,为颈椎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颈椎 X线平片 双斜位 分析 诊断
  • 简介:摘要为更好地防治颈椎病,分别从颈椎的生理特点、颈椎失稳的原因、推拿按摩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及颈椎病的预防等方面探讨了颈椎病的发病机理。认为颈椎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平衡的失调、人体功能的紊乱而引起,推拿疗法对该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颈椎病 推拿手法 痛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颈椎保健操康复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未开展颈椎保健操康复护理干预)与实验组(42例:开展颈椎保健操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2周后入院复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得分以及数字模拟VAS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颈椎保健操 颈椎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方法:随机抽签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平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药物加牵引热敷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颈椎旁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后的颈椎疼痛评分及颈椎前屈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前屈活动度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