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崔泽升牛素玲夏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肘关节功能障碍常见原因有骨折、软组织创伤、异位性钙化、烧伤、手术等。上列原因产生肘关节广泛粘连或骨化是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理疗、按摩、功能锻炼等非手术疗法仅使部分病人功能恢复。作者从1998年开始用肘关节内外侧入路松解肘关节治疗26例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本文对手术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人工肘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严重肘关节损伤的新方法,但是术后感染是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及时清创及修复,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本文将探讨一例肘关节置换术后皮肤坏死患者接受皮瓣转移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我院收治一例创伤性关节炎外籍患者,因右肘关节骨折在国外两次手术均效果不佳后,于我院行“右肘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出现术口局部皮肤缺血、颜色发暗,术口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伤口不愈合,在常规抗感染、高压氧及改善微循环治疗效果不佳后,行负压封闭引流及皮瓣移植术,针对患者治疗需求,于治疗期间对其实施医护技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术前考虑到患者可能存在的恐慌及焦虑的心态,开展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并配合医生完善术前评估,并为皮瓣转移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注重功能体位、疼痛以及负压封闭引流管的管理,并加强巡视,仔细观察皮瓣存活情况,防止因皮瓣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皮瓣坏死,并及时将巡视情况及时汇报主管医生。此外,在不产生疼痛、不疲劳的前提下,指导患者进行手指操练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术后肿胀,由于患者因个人原因申请提前出院,特叮嘱患者出院后待感染控制及术后愈合后,开展肘关节屈伸训练以及屈肘悬臂训练,逐步恢复肘关节的活动功能。结果:术后感染得到控制,肘关节皮瓣顺利成活,术口愈合良好,无明显渗出。术后三个月患者术区愈合,疼痛明显好转,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及皮瓣转移治疗肘关节置换术后皮肤坏死期间,对患者实施医护技一体优质临床护理服务,既保障了临床治疗的有效开展,收获良好的临床效果,也可以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

  • 标签: [ ]肘关节置换 皮肤坏死 负压清创引流 皮瓣移植术 医护技一体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肘关节关节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症状较轻患者可以对运动量做适当安排或调整,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利。症状明显患者应停止训练,适当休息,可在关节腔内注射1%利多卡因lml加倍他米松lml,辅以理疗,观察疗效。非手术疗法未见好转者应手术治疗。

  • 标签: 肘关节 骨关节病 治疗
  • 简介:蹒跚学步的宝宝在大人的牵拉下行走时,往往会突然大哭起来,手臂也不能动了,这是肘关节脱位的表现,医学上称"桡骨小头半脱位".

  • 标签: 肘关节 医学 手法复位 关节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肘关节损伤术后康复治疗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及价值。方法72例肘关节损伤的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开始介入康复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通过评定52例为优,18例为良,1例可,1例差,优良率97.2%。结论肘关节损伤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对改善肘关节功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肘关节损伤术后 康复治疗 肘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肘关节后方手术途径。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选取相应的手术途径进行治疗。结论由于手术需要不同,除皮肤切口外其肱三头肌腱的处理有所区别。对有肱三头肌挛缩者则采用肱三头肌腱“舌”形瓣切口,其缺点是愈合时间长,影响早期功能锻炼。故适用于肱关节融合术。对须早日进行功能练习的肘关节成形术可采用肱三头肌分裂切口。

  • 标签: 肘关节后方 手术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患有肘关节骨折并在手术后带有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人,给予康复护理对关节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肘关节骨折病人中选取168名,采用随机分配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名病人,对照组的病人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病人采取个体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手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病人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病人(P<0.05),且实验组的病人接受康复护理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病人(P<0.05)。结论采用专业的肘关节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克服病人术后的关节功能障碍,并能加快病人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肘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指部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手部受伤不同状况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外科治疗。结论拇指及手指掌、背侧的皮肤缺损,其基底部仍保留有血液循环的软组织基床,无肌腱或骨质外露,均可考虑行游离植皮术。多适用于手指背侧小量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或骨质外露,不宜行游离植皮修复的创面。邻指皮瓣移植术除适用于手指指端掌侧斜形或整个指腹皮肤缺损,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外,还适用于手指中末节掌侧,或近中节掌侧的皮肤缺损,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修复。邻指皮下组织瓣移植术适用于手指背侧中等面积的伴有肌腱、关节囊或骨质外露的皮肤缺损

  • 标签: 指部皮肤缺损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报告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应用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81例,其中带蒂逆行岛状皮瓣47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34例。结果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创面Ⅰ期愈合74例,Ⅱ期愈合7例。随访3个月~2年,足部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结论应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其质地外形良好,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及创面大小,正确选择皮瓣,防止和处理血管危象的发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标签: 皮肤缺损 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骨折后肘关节僵硬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收的100位骨折后肘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骨折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加快骨折的恢复时间,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骨折 肘关节僵硬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使肘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有最佳功能。方法在病灶清除时对破坏的肘关节做成形及修整,术后加强关节功能锻炼。结果139例病人有随访的86例,肘关节结核痊愈,关节功能满意,不疼痛,伸曲活动均在九十度以上,关节稳定性佳。结论肘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关节成形病灶清除彻底,关节功能达到最佳效果,是目前治疗肘关节结核的较理想手术方法。

  • 标签: 肘关节结核 病灶清除关节成形 功能锻炼
  • 简介:<正>病例:男性,63岁。因左肘部跌伤肿痛7小时于1998年3月29日就诊。患者于7小时前从约4米高处跌下,左手掌着地,即感左肘部疼痛,肘关节活动受限,后逐渐肿胀,送当地医院治疗。经拍片示“左肘关节后税位”,行手术复位未能成功,且肿胀明显加重,并感左手多指麻木,遂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左上肢明显肿胀,满布张力性水泡,左肘关节呈靴状畸形,弹性固定于肘关节屈曲20°位,左桡、尺动脉搏动均未能触及,左手各指痛,触觉存在。因患者当时身穿长袖上衣,衣袖卷至上臂上段,对上臂形成严重压迫,当地医务人员未能注意。剪开衣袖后动脉搏动仍未恢复。入院后急诊在臂从麻醉下行手法复位,脱位整复后动脉搏动仍不能触及、遂行血管探查,手术取左肘前“S”型切口,术中发现左肱动脉于肘关节间上4cm处完全断裂,左肘前侧关节囊严重受损,正中神经外观正常。手术端─端吻合肱动脉。因患肢肿胀严重,伤口未能Ⅰ期闭合,Ⅱ期缝合伤口,术后上肢石膏托固定。4后解除外固定,进行适当功能锻炼。术后3月随访,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活动正常。

  • 标签: 肘关节后脱位 肱动脉断裂 肘关节功能 动脉搏动 侧支循环 肘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多排螺旋CT在儿童肘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8例儿童肘关节骨折的X线、CT表现,全部病例行肘关节正侧位摄片及多排螺旋CT肘关节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结果98例中,X线平片明确诊断骨折的有92例,10例经X线平片检查阴性,临床可疑肘关节骨折的,经CT检查诊断为隐匿性骨折;本组病历中肱骨颗上骨折45例,肱骨外髁骨折和骨骺分离24例,肱骨内髁骨折和骨骺分离15例,肱骨髁间骨折8例,桡骨小头骨折4例,尺骨鹰嘴骨折2例。结论把X线平片和多排螺旋CT结合运用,能准确的对肘关节骨折做出诊断,

  • 标签: 肘关节 骨折 螺旋CT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