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肘关节损伤术后康复治疗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及价值。方法72例肘关节损伤的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开始介入康复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通过评定52例为优,18例为良,1例可,1例差,优良率97.2%。结论肘关节损伤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对改善肘关节功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肘关节损伤术后 康复治疗 肘关节功能
  • 简介:[摘 要 ] 目的:观察肘关节损伤术后康复治疗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72例肘关节损伤的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开始介入康复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通过评定 52例为优, 18例为良, 1例可, 1例差,优良率 97.2%。结论:肘关节损伤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对改善肘关节功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肘关节损伤术后 康复治疗 肘关节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肘关节骨骺发育与损伤的DR诊断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年收治的肘关节损伤患儿107例,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观察研究。结果存在肘关节骨折或隐匿骨折的患儿,对其进行DR片诊断后发现,除骨折线外,肱骨前线、肱桡小头线、肱桡外侧线、肘白线、脂肪垫征等均属于较为重要的辅助诊断征象,其显示比例较大。结论对肘关节损伤的患儿,在进行DR诊断时,病患的骨化中心出现顺序、肱骨前线、肱桡小头线、肱桡外侧线、肘白线、脂肪垫征都属于极为关键的诊断征象。

  • 标签: 肘关节 骨折 DR
  • 简介:标枪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发生肘关节损伤的概率较高,因此加强防范措施非常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肘关节损伤的症状表现及肘关节损伤的生理特点,对标枪运动中肘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探究,提出了标枪训练时肘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

  • 标签: 关节损伤 标枪训练 预防 标枪运动员 文献资料法 生理特点
  • 作者: 赵蓓蓓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7-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7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肘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30例肘关节损伤患者的磁共振表现。结果:本组30例患者检查发现骨挫伤9例,骨折16例,软组织挫伤及撕裂伤19例,外侧副韧带损伤3例,内侧副韧带损伤7例,环状韧带损伤2例,肌腱损伤7例,关节脱位5例。本组病例中所有骨折及韧带损伤均由手术证实,2例肌腱损伤由手术证实。结论:磁共振对软组织有极高的分辨率,可以很好地显示肘关节韧带、肌腱及肌肉的损伤,并能显示肘关节骨挫伤及骨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影响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2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41例。所有患者接受肘关节术后给予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肘关节康复、训练功能、日常活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93%,(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应用在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恢复、功能活动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复杂肘关节骨折 肘关节功能评分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部分损伤术后长期肘部制动导致的肘关节僵硬患者,对其进行关节僵硬康复治疗,探析其康复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在去除石膏之后单纯依靠自己与家属行热敷,进行功能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去除石膏之后到我院的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以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经过系统康复治疗,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情况,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治疗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并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伸屈训练联合蜡疗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这对于损伤术后长期肘部制动并发的肘关节僵硬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单纯依靠患者在家进行功能训练多数情况下遗留肘关节活动受限。

  • 标签: 损伤 术后长期肘部制动 肘关节僵硬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5例肘关节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骨科手术的肘关节骨折患者35例,术后即康复治疗,对所有患者定期随访,评定肘关节活动度和MaYo评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4周,MaYo评分优良率85%,而肘关节总活动度在24周时达到200度的有32例。结论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肘关节骨折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患有肘关节骨折并在手术后带有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人,给予康复护理对关节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肘关节骨折病人中选取168名,采用随机分配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名病人,对照组的病人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病人采取个体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手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病人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病人(P<0.05),且实验组的病人接受康复护理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病人(P<0.05)。结论采用专业的肘关节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克服病人术后关节功能障碍,并能加快病人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肘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肘关节损伤患者使用急性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肘关节损伤患者56例,按照入院时使用的不同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和研究组(急性处理治疗)各2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肘关节损伤患者使用急性处理措施治疗能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帮助患者改善后期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肘关节僵硬常见于肘部创伤性疾病、退行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临床常表现为肘关节伸直受限>30 °、屈曲角度<120 °、伴或不伴旋转障碍,常用的分型有Kay分型、Morrey分型。临床治疗目的为减轻疼痛、恢复功能、维持稳定。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和手术两大类,其中关节镜治疗的适应证为保守治疗3 ~ 6个月无效,伸直受限>30 °,屈曲角度<130 °者,对于功能要求高的患者手术指征可适当放宽。禁忌证包括骨性强直或严重的纤维性僵直、改变肘关节正常解剖的既往手术史,如:尺神经前移术等、肘关节周围有感染灶。手术体位为侧卧位或俯卧位。消毒前应仔细确认相关解剖标志,并做好标记。注水后应再次确认以免引起医源性损伤。患者麻醉后应先行手法松解,关节镜手术完成后应再次于术中行手法松解。由于肘关节周围血管神经较多,术中易导致医源性损伤。因此穿刺很重要,最初软点穿刺注水后,其他入路均直视下穿刺。对于前间室常用2个入路,即近端外侧入路:外上髁近侧2 cm,前方1 cm;近端内侧入路:内上髁近侧2 cm,前方2 cm。对于后室有3个入路,直接外侧入路:肱骨外上髁、鹰嘴尖端和桡骨头的三角中心;后外侧入路:屈肘30°,尺骨鹰嘴顶点近端3 cm,沿肱骨外上髁嵴,紧贴肱三头肌边缘的外侧;后正中入路:尺骨鹰嘴后方近端3 cm,后外侧入路内侧2 cm。对于屈曲畸形患者建议先前室、后后室,而对于伸直畸形建议先后室、后前室。桡骨头周围的滑膜尽量切干净以恢复旋转,应保留环状韧带以维持稳定性。关节镜下处理肘关节僵硬应注意安全第一,术中清理松解尽量彻底,控制前后室的操作时间。术中的手法松解、术后功能锻炼对于手术效果很重要。

  • 标签: 肘关节僵硬 关节镜 松解 疗效 手法松解
  • 简介:目的分析肘关节镜二次手术病例初次手术失败原因,总结翻修手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例肘关节术后失败的病例,通过术前检查及术中关节镜下所见分析首次手术失败原因,记录术中处理措施及术后临床疗效.手术操作流程采用北医三院程序及崔国庆自7分区法.结果首次手术失败原因如下:7例骨关节炎病人骨赘清理不彻底;4例类风湿性关节患者滑膜切除不充分;1例滑膜软骨瘤病人软骨瘤没有清理干净.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肘关节Mayo评分从术前(53.8±14.9)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96.3±6.8)分(P<0.05);VAS评分从术前(4.9±1.4)分改善到术后12月随访时的(0.3±0.5)分(P<0.05).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均主观满意.结论初次肘关节镜手术失败原因主要由于关节腔内病变清理不彻底,二次手术困难较大.术前详细及完善的检查,术中按序不留遗漏的检查及操作,是肘关节镜翻修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肘关节 关节镜检查 二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调式支具在肘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肘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术后康复锻炼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康复锻炼,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可调式支具辅助术后康复锻炼。比较两组锻炼前后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评分指数。结果:观察组锻炼后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评分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调式支具辅助术后康复锻炼对于肘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术后康复锻炼的锻炼效果确切,可更好恢复肘关节功能。

  • 标签: 可调式支具 肘关节周围韧带损伤 术后康复锻炼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肘关节是人体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其中以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最严重,包含了肘关节脱位、桡骨头骨折及尺骨冠突骨折,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重建肘关节,恢复其稳定性,术中注意骨折与韧带的固定与修复,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目的:探讨肘关节后外侧、前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3-56岁,平均(36.89±9.40)岁。尺骨冠突骨折按O'Driscoll分型标准:Ⅰ型17例,Ⅱ型1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标准:Ⅰ型3例,Ⅱ型9例,Ⅲ型6例。均采用肘关节后外侧、前内侧联合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和韧带修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9个月,平均(16.50±3.57)个月,其中,16例没有疼痛,2例轻微疼痛,没有严重疼痛。最后随访时,屈曲90°-140°,平均125.06°±18.12°,伸直丢失0°-70°,平均21.83°±16.93°,旋前20°-85°,平均64.69°±15.25°,旋后30°-85°,平均59.50°±12.73°。所有冠状突和桡骨头骨折显示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0.72±1.87)周。所有患者肘关节在伸屈位和内翻位稳定,维持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的同心圆复位。3例术后6个月出现肘关节轻度异位骨化(Brooker-1级),未作特殊处理;1例术后18个月出现肘关节轻度退行性改变,经康复锻炼后未见进一步进展;没有桡骨头假体的下沉或明显的肱骨小头骨磨损。根据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标准,本研究58-98分,平均(81.89±9.39)分,优10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肘关节后外侧、前内侧联合入路有利于恐怖三联征损伤的复位和固定;修复桡骨头、冠状突和内外侧副韧带能有效恢复肘关节稳定,便于术后早期活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肘关节 恐怖三联征 尺骨冠突骨折 桡骨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