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肢高压电烧伤中肘关节损伤后极易造成关节外露、神经肌腱断裂、大片软组织缺损,影响肘关节的屈伸功能。近年来采用背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和侧胸壁皮肤筋膜瓣,修复肘关节创面及重建其功能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肘关节损伤 高压电烧伤 烧伤创面 修复 背阔肌肌皮瓣 胸大肌肌皮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以来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5例,一期覆盖创面,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感觉功能满意。结论足内侧皮肤血供属多源性,有足底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及附内侧动脉等供养,上述动脉解剖较为恒定,均可做为血管蒂选择,因此,应用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大鱼际的外形和功能。

  • 标签: 整形外科 皮瓣 足内侧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肘关节镜检查清理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肘部病变患者40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办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全,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围手术期护理后肘关节活动功范围、肘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应用关节镜检清理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及功能,减少患者疼痛水平,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肘关节 关节镜检清理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手、手指皮瓣带蒂移植术是目前治疗手外伤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46例均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手指 腹部带蒂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中采用 综合护理 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 我院选取 64 例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 ,病例选取时间为 201 9 年 3 月 -20 20 年 3 月。我院按 就诊时间、住院先后顺序 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 , 实验组 32 例 、 对照组 32 例。 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 观察 实 验 组和 对照 组 的 临床 护理 效果 。 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 2/32 ) 6.25% 低于对照组 ( 12/32 ) 37.5% , 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中采用 综合护理 可有效减少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皮肤软组织缺损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皮管修复手指套状皮肤缺损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改良的腹部皮管的方法治疗手指套状皮肤缺损病人45例共45指,随访6个月到1年,平均9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皮瓣血运良好,手指外观良好。Ⅰ型、Ⅱ型病例保留了手指原来长度,Ⅲ型病例保留了2节手指长度,经过功能锻炼伤指指间关节也有了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采用改良的腹部皮管的方法治疗手指套状皮肤缺损,尽量保留了手指长度,外观上接近原来的手指,且保留了伤指关节的部分屈伸活动能力,手指掌侧的皮肤滑动明显减少,有利于抓握、持物。

  • 标签: 手指 套状皮肤缺损 皮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在本院接收的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中抽选7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间。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术后肘关节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肘关节稳定性评分、肘关节运动能力评分和肘关节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中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复杂肘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临床收治的40例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一周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术.结果接受VSD治疗的患者中37例在一次使用后直接植皮均成活,3例患者行2次VSD治疗后植皮亦成活,创面均痊愈,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或创伤性骨髓炎.结论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 标签: 皮肤疾病 清创术 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中度外耳皮肤缺损修复过程中不同邻位皮瓣的应用。方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修复治疗的11例轻中度外耳皮肤缺损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其中7例应用舌形皮瓣修复,4例应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皮瓣成活率以及外耳皮肤恢复质量。结果:所有患者的邻位皮瓣均成活,达到I期切口愈合,为期6-12个月随访观察,其中10例患侧外耳形态与健侧对称,未见瘢痕遗留,另1例患侧外耳瘢痕轻度增生。结论:轻中度外耳皮肤缺损修复治疗时,邻位皮瓣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外观形态自然,未改变外耳解剖结构,瘢痕遗留少,美观流畅,值得借鉴。

  • 标签: 外耳皮肤缺损 邻位皮瓣 修复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及假体置换的方法.方法在48例不同原因导致的髋臼缺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采用颗粒性或结构性植骨技术重建髋臼及骨水泥或非骨水泥髋臼杯置换.结果4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8个月.X线显示髋臼植骨处均获愈合,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移位、松动现象.先髋术前Harris评分33.0~51.0,术后67.0~87.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术前Harris评分37.0~53.0,术后72.0~91.0,全髋翻修术前Harris评分38.0~49.0,术后69.0~88.0,扁平髋术前Harris评分43.0~61.0,术后77.0~89.0.结论在髋臼缺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颗粒压配植骨具有髋臼覆盖性良好、植骨愈合快、临床应用可靠等优点.当髋臼覆盖小于70%时,应用结构性植骨,并尽量选用自体骨材,髋臼假体则以非骨水泥型假体为首选.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臼 骨重建
  • 简介:目的探究将外踝后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应用于足跟区皮肤缺损组织重建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间收入的所有足跟区皮肤缺损组织缺损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2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所有患者均应用外踝后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同期修复缺损组织,观察所有患者的组织缺损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组织缺损状况均得到修复,并且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1±0.9)h。而所有患者的皮瓣制备时间为40-65min,平均时间为(55.4±9.1)min。而实验结果中,患者的皮瓣完全成活率为112(90.32%),其中包括9例远端皮肤坏死、2例患者出现切口局部感染,9例患者出现皮瓣坏死。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症均痊愈,未见存在生命危险患者。结论在对足跟区皮肤缺损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组织重建时,可以应用外踝后穿支皮瓣进行修复,能够提高皮瓣的存活率,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外踝后穿支皮瓣;踝关节;足跟区皮肤缺损;组织重建;应用价值踝关节以及足跟区皮肤缺损是临床上一种多发伤,并且也是临床对组织进行修复的一项难题1。相较于传统的背部或腹部皮瓣选择方式来说,外踝后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修复具有更为灵活的制备方案2。所以在本次研究中,探究了将外踝后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应用于足跟区皮肤缺损组织重建中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间收入的所有足跟区皮肤缺损组织缺损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2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本次研究中纳入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64例,所有患者年龄区间介于54-78岁,患者平均年龄数据(61.6±7.2)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资料统计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后纳入本次实验。(P>0.05)。1.2方法在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当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插管,所有患者均采用预防性气管切开,保证患者的呼吸状况。根据患者状况,对患者进行皮瓣缺损修复。在对患者进行气囊止血带下,对患者的皮瓣远端进行切取,将患者的静脉、神经和动脉完全暴露,将其进行切断,结扎,并在远端做好皮瓣制备,将皮瓣周缘切开后掀起,使患者的神经以及营养血管包裹在皮瓣内,纵行将患者的皮肤进行切开,游离患者的静脉浅层,并纵行切开筋膜组织,形成含神经经在内的皮瓣蒂。皮瓣选择完成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损伤皮瓣缝合,注意连接患者的神经,保证患者移植皮瓣的血液供应。1.3评价标准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皮瓣制备时间,并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状况,评价皮瓣修复效果。1.4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皮瓣成活率则应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而实验数据应用卡方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时间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而实验数据应用t值进行检验。若p

  • 标签:
  • 简介:患儿男,7岁.因腹痛3d,于2003年11月3日下午来我院就诊.家长代述病史:3d前患儿开始腹痛,曾呕吐过1次,为胃内容物,大便正常,仅于来诊当日解稀便1次.在外院检查:WBC14.0×109/L,腹部B超未见异常.

  • 标签: 头孢克洛 皮肤关节型过敏性紫癜 儿童 青霉素过敏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转移皮瓣联合应用在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例42指损伤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指,根据手指损伤的部位、形状、面积设计局部转移皮瓣,修复创面。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9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明显疼痛,指间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局部转移皮瓣联合应用是修复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创伤和损伤 软组织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以腓动脉穿支为血供的逆行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修复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清创后,根据腓动脉穿支情况,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供血的逆行腓肠神经筋膜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其疗效。结果经2~18个月随访,12例中除1例边缘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可有效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 标签: 外科皮瓣 腓动脉穿支 腓肠神经 前足
  • 简介:很多人发现皮肤上出现肿物,会想这个肿物是什么呢?会不会是肿瘤?一想到肿瘤,继而就会紧张。其实,绝大部分人身上都有皮肤肿瘤,而这些肿瘤大多数是良性不需要处理的。那什么是皮肤肿瘤呢?皮肤肿瘤是发生在皮肤细胞内的增生性疾病,临床上分为良性和恶性以及易演变为恶性者的癌前期皮肤病。易发年龄:婴幼儿到年长者都可发生。易发部位:任何部位。根据痣细胞的分布部位分为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若痣出现疼痛、瘙痒、灼热、刺痛、破溃、出血,或者突然增大,颜色加深,边缘出现卫星小点,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 标签: 皮肤癌 肿物 皮肤肿瘤 增生性疾病 易发部位 交界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