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院从2008年6月~2013年6月,对38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后路融合植骨融合的手术治疗,复位满意,融合优良率达到95%。

  • 标签: 腰椎滑脱 椎弓钉系统 椎间融合器 植骨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融合CAGE植入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认真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体位安置,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熟练的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的关键。结果本组融合CAGE植入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中所用物品数目准确、器械完整,无护理意外和差错。手术配合的质量对手术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 标签: 椎间融合器 Cage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融合植骨融合并腰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真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0年3月采用人工融合植骨融合并腰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真性腰椎滑脱症症38例,根据邹德威疗效评价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38例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优28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2.1%。结论人工融合植骨融合并腰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真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植骨融合率高,可保持术后椎间隙高度和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椎间融合 内固定 腰椎滑脱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诊治的190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经融合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经融合术治疗后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平均手术时间(138.93±11.4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46.83±19.34)ml,本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损伤出现(P<0.05);对患者实施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本组患者未出现1例内固定失败、植骨不融合等现象。结论经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孔腰椎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实施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治疗,观察组15例,实施改良经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腰椎滑脱恢复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实施改良经孔腰椎融合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腰椎恢复效果,快速缓解疼痛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退行性腰椎滑脱 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植骨融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例。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X线片显示内固定牢固,螺钉无折断、松动,植骨融合良好,融合率为96.3%,无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根据JOA评分系统,优18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2.5%。讨论采用全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术,可以充分减压并且保持脊柱稳定。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椎弓根螺钉固定 植骨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stTMQuadrant通道下椎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护理。方法对76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MastTMQuadrant通道下椎骨融合,术前重点做好心理护理,训练指导,术后做好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相应的出院指导,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完全融合,术后原发腰腿痛症状缓解或消失,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效。结论MastTMQuadrant通道下椎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腰椎滑脱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腰椎滑脱 Mast TM Quadrant 通道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节段微创经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1月期收治于我院的8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放经孔腰椎融合治疗,观察组采用单节段微创经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时间、术中出血、X线暴露时间以及术后出血。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无论是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单节段微创经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以及术后出血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滑脱 单阶段微创治疗 内固定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孔腰椎融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且获1.5年以上随访的腰椎退行性不稳患者47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TLIF结合PLIF手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45-69岁,平均58.3岁,病程2个月-15年,不稳节段,单节段33例,L4/L5/S1双节段9例,L2/L3/L4/L5,L3/L4/L5/S1三节段各2例,L1/L2/L3/L4/L5四节段1例。对有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的节段行PLIF手术,对没有椎管狭窄的节段保留棘上,棘韧带及板的完整性,行TLIF手术,对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融合率及退行性侧弯的矫正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全部47例均获随访,时间1-4年,平均18个月。按照JOA下腰痛29分法评定标准(包括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和膀胱功能等方向)评估临床疗效,由术前平均(11.7±6.5)分到最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2.7±11.6)分,其中优32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占95.7%。结论在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治疗中,经孔入路腰椎融合临床疗效好,融合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办法。

  • 标签: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不稳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中,局部板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9月期收治的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随访,30例患者术后1年影像学显示融合率为93.33%(28/30),术前视觉疼痛平均评分为(7.1±1.7)分,术后为(1.6±0.7)分,术后优良率为86.67%(26/30),且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针对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局部板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局部椎板股 椎间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孔入路与经后方入路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腰椎失稳症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PLIF治疗组与TLIF治疗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卧床时间、融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结果椎间隙高度与孔高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融合时间以及同时间中椎间隙高度与孔高度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与PLIF对于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有着良好的效果,但相对于PLIF,TLIF的操作更为简单,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椎间孔入路 经后方入路 椎间融合术 腰椎失稳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孔入路融合术(TLIF)合并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采用TLIF合并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率等指标。结果本组25例患者的伤口均属于Ⅰ期愈合,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99.54±5.1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47.29±27.43)mL,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12个月后患者的间体融合均为良好,术前患者的JOA评分为(11.94±4.78)分,末次随访时患者的JOA评分为(27.35±3.12)分,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优17例,良7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6.0%)。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T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TLIF(经锥孔腰椎融合术)对DLS(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改良TLIF来进行治疗的DLS患者47例,记录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测量在手术前后腰椎的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随访这47例患者,时间是(2.5±0.5)年。结果47例患者中,手术的时间平均为(128±35)min,在手术中失血量平均为(358±48)ml,切口全部是一期愈合,并发症较少;术后2~3d、3个月、6个月、1年的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和术前指标比较,改善明显(P<0.05);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比较,P>0.05,术后的腰椎前凸角的平均度数在逐渐增大。结论采用改良TLIF来治疗DLS创伤小,并且能够理想复位,得到满意临床效果。

  • 标签: 改良经锥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滑脱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孔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方法:选取在我院2019.8-2021.9期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治疗过程中采取的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孔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探究手术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6个月疾病恢复情况良好,治疗后腰椎疼痛情况比治疗前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腰椎功能也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术后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恢复效果,观察患者内部腰椎固定物没有出现松动和移动的情况,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比较好。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采取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孔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方案,能够能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症状,开展手术治疗的创面也会比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腰椎退行性疾病 单侧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术 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孔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方法:选取在我院2019.8-2021.9期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治疗过程中采取的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孔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探究手术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6个月疾病恢复情况良好,治疗后腰椎疼痛情况比治疗前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腰椎功能也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术后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恢复效果,观察患者内部腰椎固定物没有出现松动和移动的情况,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比较好。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采取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孔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方案,能够能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症状,开展手术治疗的创面也会比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腰椎退行性疾病 单侧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术 腰椎
  • 简介:目的:探讨扩大半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以评估该术式对于临床的借鉴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因腰椎管狭窄症行扩大半板切除联合对侧潜行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患者9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腰椎神经功能状态JOA评分。结果共收集病例95例,男40例、女55例,平均年龄64.9岁(52~81岁)。术前JOA评分(14.5±3.2)分,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23.4±4.1)分,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术后患者骨性融合率98.9%;治疗改善率,优42例、良4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2.6%;术中1例撕破硬膜导致脑脊液漏,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扩大半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融合术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手术方式。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板切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扩大半椎板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可吸收材料(PDLLA)制成融合通过将其应用于实验动物,观察其在骨融合过程中的降解情况,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基础。方法利用猪行腰椎融合术,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等方法了解可吸收融合在实验动物体内融合的不同时间对骨融合情况及降解吸收情况。结果术后1月融合颜色变白,周围被纤维组织包裹。3个月融合区域部分完成融合,内部及表面出现塌陷,崩解。6个月融合大部分降解吸收,仅存少量呈细小碎片状,骨融合基本完成。9个月融合完全降解吸收,被骨组织替代融合完成。结论可吸收腰椎融合是一种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满足植骨融合强度要求的良好的医疗产品。

  • 标签: PDLLA 腰椎间融合器 可吸收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后路融合并椎弓根螺钉系统疗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开窗手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依据手术前后的CT检查、X线片及Macnab评分来判定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但是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骨性融合率及治疗优良率,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其后续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内固定器 椎间盘突出症 开窗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3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随访1~5年,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7.14%,6~12个月X线片34例显示骨性融合,1例失败。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减压、Cage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内固定 Cage 植骨融合 后路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