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质圈活动在降低大小便标本的漏查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质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大小便标本的漏查率"为活动课题,分析90人住院患者归档病历留取大小便标本不及时、送检率较低的原因有患者不知晓检查大小便重要;标本留取错误,留取不及时;标本遗失;部分护理人员对检验内容、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等未向患者解释清楚,导致患者对标本留取不够重视或存在疑问。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包括入院时做好患者胃肠道系统的评估;建立大小便标本登记本及科学的留送标本流程;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使其理解大小便标本送检的重要性;患者的化验标本一律由检验科人员送检。统计开展品质圈活动后大小便标本送检率、及时率。结果降低大小便标本漏检率由活动前72%降至14%,达到预期效果。品管圈活动不但有效提高了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同时还提高了每位圈员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实际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大小便标本 漏检率 有效改善 品管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触诊不清的乳腺恶性病灶超声检出率是否会受到病灶大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超声检测结果显示触诊不清的180例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根据其病灶的大小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A组病灶直径大于2cm,B组病灶直径在0.6cm到2cm之间,C组病灶直径不大于0.5cm。对三组患者进行活检以及超声检查,对比两次检查的结果,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乳腺影像学特点以及恶性病灶的检出率情况。结果A组超声检出率为10.00%,B组超声检出率为25.00%,C组超声检出率为40.00%,A组、B组、C组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满足P<0.05,差异在统计学当中有意义。与活检的结果相比,A组超声检查符合率是75.00%(6/8),B组超声检查符合率是93.75%(15/16),C组超声检查符合率是100.00%(24/24)。结论触诊不清的乳腺恶性病灶超声检出率会受到病灶直径大小的影响。病灶直径越大则乳腺恶性病的超声检出率越高。

  • 标签: 病灶大小 乳腺恶性病灶 超声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统计对前列腺癌超声造影特征与结节大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某院前列腺癌患者83例,无前列腺癌患者83例,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诊断与鉴定,得出相应的结果,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统计,总结前列腺癌超声造影特征玉结节大小的关系。结果通过表1的对比可以看出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超声造影技术的诊断其病灶周边发生相应变化,玉无前列腺癌患者相比病灶周边变化较为明显。表2的统计调查可以看出微血管分布特征出现几率与结节大小关系成正比。结论前列腺癌超声造影特征与结节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病灶内的灌注缺损及病灶周边放射状,增粗,扭曲等微血管分布特征出现几率随结节增大而增大。

  • 标签: 前列腺癌 超声造影 结节 微血管分布
  • 简介:摘要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功能异常而出现的急性临床发作,无论既往有无心脏病病史均可发生。临床上急性心衰竭较为常见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护理中的细节问题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急性心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协助医生积极治疗抢救。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62例急性心衰竭患者进行积极的急救和精心的护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并发阿斯发作,经积极抢救后好转61例,死亡1例。结论对急性心衰患者进行熟练、争分夺秒的抢救,能及时缓解病情,并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能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出血患者的脑电图波形与其病灶部位及大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对其临床脑电图诊断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整理研究脑电图波形与其病灶部位及大小的相关性。结果本组60例急性脑出血中,EEG异常较明显,多呈广泛性改变,以双侧或单侧弥漫性θ波为主,伴阵发性δ活动。表浅部位(脑叶、小脑)异常率较高,改变明显,深部病变(脑干、脑室、基底节)异常率较低,改变不明显。脑出血量>40ml患者EEG异常率88.9%;出血量20~40ml患者EEG异常率69.2%;出血量<20ml患者EEG异常率55.2%。血肿20~40ml和>40ml的患者EEG异常率均高于脑出血量<20ml的患者。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的CEEG检查及追踪观察对脑出血的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脑电图波形 病灶 相关性
  • 简介:摘要辛温解表药性味多为辛温,辛能发散,温能祛寒,故以发散风寒为其主要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之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实证。但这些是它们的共性,临床时要根据证情择其个性之长而选之。如部分药物对具有风寒表实证的咳嗽、喘息、水肿、疮疡以及风湿痹痛等亦有明显作用。

  • 标签: 辛温解表药 药物 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衰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吸氧、坐位、监护、准确使用各种抢救药物及用药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对病人的各种心理支持。结果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可平卧或高枕卧位,肺部啰音减少或完全消失,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急性心衰竭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使患者治愈率升高。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急救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取卵日卵泡大小对体外受精后胚胎早期发育影响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取卵日均由经专职培训的护理人员执行,严格检测取卵日卵泡大小、测定液体量,按卵泡大小分为小卵泡组、中卵泡组及大卵泡组。结果三组MⅠ卵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卵泡组和大卵泡组MⅡ卵子率、GV卵子率及退化卵子率与小卵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大卵泡组胚胎率高于中卵泡组,中卵泡组胚胎率较小卵泡组更高(P<0.05)。结论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选择取卵日直径≥15mm的卵泡,并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监测,有利于促进卵泡成熟、受精及胚胎早期发育,从而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取卵日 卵泡大小 胚胎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氧氟沙星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选取106名下呼吸道感染者,男性49,女性57,年龄45±7。将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54例,治疗组给予氧氟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1次/d,疗程7d~14d;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1次/d,疗程7d~14d。结果在临床疗效观察方面治疗结果显示,在治疗组54例中,治愈人数为38例,显效人数为11例,进步人数为5例,无效人数为0例,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54例中,治愈人数为26例,显效人数为8例,进步人数为5例,无效人数为1O例,总有效率为63.0%。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和阻塞性肺炎方面,治疗组有效率达100%,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66.7%)。在细菌学效果评价方面治疗结果显示,在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分离致病菌,共培养出致病菌93株,主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治疗结束时,治疗组69株致病菌消失,16株未消失、菌交替出现4株,清除率为74.2%。对照组49株致病菌消失,27株未消失、菌交替出现8株,清除率为52.7%。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对细菌的灭活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氟沙星是一种新型长效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在灭菌效果方面,具有较高的细菌清除率,可以灭活多个菌群,属于广普雷抗菌药,而且副作用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灭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主干病变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经冠脉照影主干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绞痛发作ST段变化分析,评价心电图诊断的价值。结果32例患者有9例心肌梗死出现典型的心电图演变,有22例患者ST段压低,有18例患者胸痛时ST抬高,不过抬高程度低于aVR导联。aVR导联的抬高大于V1导联,有3例患者在胸痛发作过程中心电图未发生改变,经冠脉造影发现患者存在多支冠脉的病变。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有18例存在广泛ST段压低,导联数Ⅰ、Ⅱ、V4~V6大于5个,急性广泛前壁的心肌梗死出现3例,表现出V1~V7导联的ST段抬高,而后壁心肌梗死为3例,表现出V1~V3导联的ST段抬高并不明显,在V4~V9导联ST段有抬高。结论主干病变会导致心肌缺血,所以应用心电图观察心电图的改变表现在广泛导联、ST段的压低或aVR导联ST段的抬高。

  • 标签: 左主干病变 心电图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并发急性心衰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16例尿毒症并发急性心衰患者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病情观察的重要性,结合疾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急救治疗和护理,抢救成功疾病得到控制的15例,其余1例抢救无效临床死亡。结论尿毒症并发急性心衰的患者必须经密切的病情观察,纠正左心衰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尿毒症 急性左心衰竭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衰患者最佳的急救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心功能不全83例患者中,经过筛选,对其中62例进行急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的急救治疗方法取得了不同的临床效果。对两组病人实行急救方法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自发病-救治的时间,并观察其病情发展和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自发病-救治的时间,其疗效要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1h的死亡率为6.45%有效率高达93.5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19.35%,总有效率为80.65%。结论对急性心衰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急救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氧氟沙星对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呼吸系统感染64例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进行分组,即甲组与乙组各32例。甲组治疗药物选择头孢噻肟,乙组治疗药物选择盐酸氧氟沙星。观察两组疗效,并分析比较。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症状消失时间较短(P<0.05),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盐酸氧氟沙星对呼吸系统感染治疗效果确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系统感染 盐酸左氧氟沙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5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患者均进行了基础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52例患者中34例患者治愈,13例患者好转,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9.6%。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衰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超说明书使用情况;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并使用氧氟沙星的9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氧氟沙星超说明书的使用情况;结果超说明书用药率达到了39.67%(384/968);其中超说明书预防用药率26.55%(257/968),超说明书治疗用药率13.12%(127/968);结论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药品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应当就此尽快出台相关的卫生管理要求,相关的药品生产部门更应当更加规范的修订相关的药品使用说明书,减少超过说明书规范范围的用药,从而有效降低相关医务人员所承担的医疗责任和相关的法律风险。

  • 标签: 左氧氟沙星超 说明书 使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青霉素、甲硝唑的基础上联合氧氟沙星治疗,两组均治疗10d,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及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3.31±0.24)d和(3.03±0.31)d,显著短于对照组(4.83±0.72)d、(4.63±0.74)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0%,显著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对照组1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氧氟沙星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药物的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急性盆腔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重症急性心心力衰竭的急诊抢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急性心心力衰竭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呼吸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对应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14%;对照组显效7例,好转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57.1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R、RR等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在除PaCO2以外的各项数据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呼吸机对重症急性心心力衰竭进行抢救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重症急性 左心心力衰竭 抢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实施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的9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急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9.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左心力衰竭 急诊护理 实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