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以及失能化进展速度不断加快,加快农村失能老年家庭养老基础服务建设的速度已然迫在眉睫。有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轮流奉养率相对较高的农村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村失能老年的重要养老形式,然而农村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服务的建设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养老照料资源存在局限、照顾水平不够等。加之,社会工作作为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且专业的力量来源,能够有效地通过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调整与优化社区照顾服务等方式进一步细化、健全农村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体系。

  • 标签: 农村失能老人 家庭养老困境 社会工作 介入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不断被丰富,成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服务等卫生领域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就医环境急需完善,医患关系的紧张化发展等现实情况充分说明做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分析出发,探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几种路径,从而促进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 发展路径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中国的医疗问题存在很多冲突,中国的医疗改革也迫在眉睫,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启示,中国大陆的医疗工作要有长足的发展,必须切实推进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使之成为医生和患者之间沟通的有效桥梁。

  • 标签: 中外 大陆地区 医务 社会工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妇女的地位逐步提升,妇联接触的社会工作也越来越多,使得妇联发展的空间扩大。但是在当今社会中,想要进一步优化社会治理管理工作就要重视妇联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妇联开展专业化社会工作进行思考,期望对妇联工作有所帮助。

  • 标签: 妇联 开展 专业化社会工作
  • 简介:摘要:当前,在医院的社会工作实务中,实习带教以及督导工作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适应于工作的开展需求,关注实习困境并对此进行研究与处理,是机构督导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条件。需重视医院社会工作实习督导实践状况的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各类实习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的工作经验,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适应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展开探讨。

  • 标签: 医院社会工作 实习督导 实践与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以广东岭南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例,通过介绍社工的使命和背景、中心多元参与社会服务的模式——以“一顿饭的陪伴”独居长者关怀行动为实例以及中心其他优秀社会工作项目的做法,探讨社工的责任和服务工作社会的重要性;同时探索出广东岭南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创新发展模式,包括资源整合与合作机制,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建设,以及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措施,可以为社会工作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 标签: 社会工作 责任担当 服务工作 岭南至诚 多元参与 社区服务
  • 简介:摘要医务社会工作在中国起步晚,还存在缺乏制度规范和政策支持、未与福利保障制度相协调、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而优势视角理论由于其体现了尊重、平等、接纳等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专业学者的重视。在医院生态系统中社会工作者应本着助人自助的理念,从优势视角出发,尽可能地发掘案主的内在潜能和优势资源,才能找出最恰当的问题解决途径,才能更好地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现状,问题,优势视角
  • 简介:医疗伦理的建设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医疗伦理的实践还面临着多方面的价值冲突。专业社会工作认为,一方面要遵循价值冲突处遇的一般步骤,另一方面更要遵循医疗伦理冲突的几个策略,做到澄清社会价值观、澄清个人价值观、列出道德原则的优先次序、合作做决定和专业咨询、最大限度地发掘使用患者的自愿元素,并使治疗过程尽可能开放和清楚。

  • 标签: 和谐医院 医疗伦理 价值冲突 社会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工作介入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中的方法和效果和存在问题方法引入社会工作对生活在社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个案监管。使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对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患者的情况在入组时和以后的每9月进行一次评定。社会工作者采取不同于医生的工作方式,针对评估问题,重点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康复。结果患者通过18个月的社会工作介入个案管理后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逐渐升高;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分逐渐升高;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分逐渐降低。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社会支持量表(SS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在精神病人康复中具有评介和指导意义,非常实用。精神病人康复的长期性与社会工作者相对不足、政府购买服务未确定存在一定的矛盾。结论社会工作介入重性精神病个案管理效果显著。政府应该加大投入购买精神病人的社工服务。

  • 标签: 精神病人 个案管理 社会工作
  • 简介:抑郁症是老年人常患的心理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悲观失望,消沉沮丧,对生活缺乏兴趣。老年抑郁症多由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引起。患抑郁症的老年人不仅身体健康状况严重下降,还会影响到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老年抑郁症的认识,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抑郁症 心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血荒”一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其实医疗用血量的快速增长和血液采集量的不足,导致采血和用血的矛盾由来已久,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围绕当前采供血的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献血法 血液采集 对策 采血量 公务员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老年病人脑卒中后抑郁者实施心理护理,进一步加强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治疗。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了80例老年病人脑卒中患者,将其做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分组以盲抽划分患者,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为常规护理。对比治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的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在HAMD评分中,总分低于对照组,在躯体性和精神性两个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病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情绪反馈模式,提升生活水平,具有可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脑卒中患者 抑郁情绪 社会支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和治疗情况。方法对14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分析符合PSD诊断的48侧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人PSD的临床表现特点为易情绪失控,情绪低落可伴焦虑、易疲劳,认知功能障碍,失眠或昼夜睡眠节律颠倒。老年人多次卒中,经济条件差,知识水平低,瘫痪程度重,家庭关系差者易发生PSD,SStlI类药物治疗1个月,治愈5例,好转38例,无效5例;治疗3个月,治愈38例,好转8例,无效2例。结论老年人PSD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SSRI类药物应用于PSD疗效显著。在重视躯体康复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状态。

  • 标签: 抑郁症 脑卒中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其强迫、抑郁、焦虑、恐慌等症状均有所缓解或消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97.7%(84/86)。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抑郁症进行调查分析,并对80位老年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从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的角度来进行探讨。方法分析老年患者抑郁的原因。结果老年患者抑郁症状受到来自身体、心理、经济、家庭和社会等诸方面的综合影响。结论老年患者抑郁症的护理主要是使他们重拾信心,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状况。

  • 标签: 护理治疗抑郁症
  • 简介:摘要: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特征包括持续的抑郁情绪、失去兴趣和愉悦感、睡眠障碍等症状。在老年人群中,抑郁症往往被低估或被误解为正常的老年生活体验,因此照护老年抑郁症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照护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患者进一步恶化。所以认识老年抑郁症的概念,了解其症状,以及提供综合性的照护,是帮助患者重拾生活乐趣、维持心理健康的关键。故本文对怎样进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照护进行科普。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危机干预中心建立六年来所接到的306名抑郁患者来电按电话来源、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婚姻状况、症状等七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来电者多为年轻患者,职业以未婚工人、学生为多,求诉症状多为兴趣减少、少愉快感、自我评价低及伴有自杀意念等。作者因而建议专业热线咨询加大对这些抑郁高危群体有关抑郁症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相应对策帮助其度过抑郁状态,降低自杀率。

  • 标签: 危机干预 热线电话 抑郁 特点分析 自杀 预防
  • 作者: 刘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遂宁市民康医院四川遂宁629000)【中图分类号】R4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80-02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各种老年人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提升,老年抑郁症变得越来越常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精神状态,并且容易诱发其他类型疾病,同时也对患者家属带来了较大困扰。如何有效质量老年抑郁症,是当下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对改善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确保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什么是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表示55或60岁以上人群所患有的抑郁症,具有显著的老年期特点。在临床表现上是持久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不能直接归为躯体疾病或者大脑器质性疾病。简单来说,抑郁本身就是一种悲伤、负面的情绪表现。主要特征包括有情感低迷、悲观失望等情绪,还有行动力减少、思维认知能力降低的特征。当前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很多老年人的抑郁症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加,所以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问题,做好老年抑郁症的护理工作,从而帮助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老年抑郁症的特点有哪些2.1焦虑激越症状:老年抑郁患者的常常心境萎靡不振,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15天左右。这种焦虑悲伤的情绪,不仅影响患者自己也同样影响患者周围人的生活和社会。主要表现我水正常的生活失去兴趣,没有任何愉悦的心情、精力降低,还有严重的自我否定。严重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很严重的孤独感和绝望感。2.2躯体症状:现在阶段的很多老年抑郁症患者在患病初期的主要表现就是很多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很多患者的情绪上的障碍没有及时被家人发现,而且很容易被亲人忽视,所以患者可能严重到自杀,这个时期才进行治疗。实际上这种老年抑郁患者的病症状并不是一种神经性障碍,实际一种抑郁症表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已经被人们认的躯体性障碍所掩饰,很多老年抑郁性患者在经过全面的身体检查没有发现严重疾病,所以这种抑郁病症的主要表现为神经性功能障碍,还有很多患者存在身体内部器官功能开始下降的表现。2.3精神运动性迟缓:这种抑郁性疾病使得老年患者的精神直接受到抑制,使老年人不愿意思考,降低老年人的思维能力,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行动力,所以很多老年人的躯体表现就是行动迟缓、表情动作较少变化、语言表达也受到抑制。更多的老年抑郁患者主要表现就是思维障碍、行动减少,甚至有的老年人会脾气怪异。2.4妄想与自杀:根据当前社会上对老年抑郁症的调查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