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SARS病毒、流感病毒、登革病毒、肠道病毒……进入21世纪以来,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当疫情出现时,尽快找出疾病的病原,分离出相应的致病病毒,能帮助人们对疾病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治疗和研究,控制传染病的流行。那么,病毒学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些病毒的?他们在与病毒的角逐中会发生怎样惊心动魄的瞬间?本刊记者带着好奇走进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微生物实验大楼,采访了病毒学专家卢亦愚博士。

  • 标签: 分子流行病学 主任技师 亦愚 大学研究生 公共卫生 日本九州大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痰中排菌者为传染源。2004年的一份资料显示,一个未经治疗的排菌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年内可传染15—20名健康人。而近10年来国每年新登记的菌阳肺结核病人数字与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慢性传染病 追踪 结核分枝杆菌 肺结核患者 调查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一起火药爆炸引起砷化物急性中毒治疗过程中尿砷含量变化情况,为防治此类事件引起砷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三乙醇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砷,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结果3名患者尿砷水平均高于我国正常人群尿砷平均值0.13mg/L,实验室确诊急性砷中毒。结论本地区需要调研制定尿砷正常参考值。凡遇到火药爆炸烧伤者应考虑砷化物急性中毒。

  • 标签: 砷化物 急性中毒 尿砷 火药爆炸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痛苦舒适医疗服务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院为减轻手术后患者的痛苦,已广泛为术后患者安置镇痛泵治疗。镇痛泵治疗具有使用方便、止痛持续的时间长、止痛彻底、不成瘾、无创伤、患者主观感觉舒适等优点1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术后无痛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为了更好地提高镇痛泵治疗效果,帮助患者顺利康复,我院于2010年起由麻醉护士对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实施追踪随访护理,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并积极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护理 术后 镇痛泵 追踪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法对供应室(CSSD)包装质量的促进作用,降低包装缺陷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对开展追踪法管理前后包装中漏放器械、漏放敷料、器械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修改、完善包装流程,对存在问题实行追踪管理。结果包装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由2009年的0.4%减至2012年的0.02%,实施前后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包装中应用追踪法进行质量管理,能够降低包装缺陷发生率,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追踪法 供应室 包装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追踪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在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追踪护理干预的小儿哮喘患儿60例,采取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1年内哮喘发作情况。结果采用追踪护理干预后统计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年内60例患儿的住院次数和发作次数均比干预前明显的减少。结论追踪护理干预对预防小儿哮喘有着明显的作用,可减少小儿患哮喘病的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追踪护理干预 小儿哮喘 临床疗效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左权县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工作质量状况,为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提供科学依据。五年来对三家大型宾馆的公共用品消毒方法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测,结果显示,高压蒸汽消毒效果明显好于其他消毒方法。

  • 标签: 公共用品 消毒效果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畅通急救绿色通道,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安全,落实以人为本。方法分析影响急诊护理质量的因素,设定五项质量管理指标,实施具体护理管理措施,对质量追踪评价前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追踪评价,对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质量追踪评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运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借鉴追踪方法学提供的有关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与质量主题,成立追踪管理小组,结合医院实际组织平台,用于护理安全管理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患者所接受的诊疗护理服务经历进行追踪检查,全面分析提供治疗、护理、服务中的不安全因素,制订并实施改进方案,收集个案发生的相关原因,追踪个案的处理方法,追踪个案补救效果及反馈。结果追踪管理法应用后,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的上报率也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追踪管理法对护理安全防范起积极作用,使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逐渐转变,为建立患者安全管理共享平台奠定了基础,降低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护理品质,保障患者安全,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追踪管理法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轨迹分析模型在追踪数据分析中的应用,通过轨迹分析模型可分析异质性的追踪数据,探索分析群体的多条发展轨迹。通过对264名学生四次自我概念测量的数据,利用轨迹分析模型拟合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通过多次轨迹模型的分析,可将264名学生的自我概念测量的发展水平分为3个亚组,第1组为低分组,占25%,这部分人群呈三次曲线发展趋势,在4年级略微下降,5年级迅速下降,到6年级时略有上升。第2组为中分组,占56.3%,该亚组呈二次发展趋势,在3~5年级持续平稳下降,到6年级时略有回升。第3组为高分组,占18.7%,总的来看呈缓慢上升趋势。

  • 标签: 轨迹分析模型 追踪数据 潜分类增长模型
  • 简介:临床数据处理的关键是如何定义清晰的数据处理边界,建立"强"规则匹配方法,以保证数据提取的准确性及具有极少的"冗余"度,完成"数据"向"信息"的转换,形成应用价值。本文作者及合作团队,通过对国内6所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疾病类型临床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解决了信息模型构建、临床专业词库形成、临床信息提取等技术难题,形成了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基于大数据的临床质量管理和科研数据支撑系统。比较结果证明,针对信息模型中数据项,原始病历的人工阅读结果与专用信息提取工具结果间的误差能够控制在2%以内。

  • 标签: 临床数据 自由文本 医学分词 信息提取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化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岗位设置管理是重要内容,医院岗位设置就是依照医院发展要求以及岗位结构要求对人员进行管理。科学化岗位设置是全面实现医院人事体制创新发展、激发人员工作主动性的重要路径。在此基础上完善激励制度,全面实施岗位管理与聘用制度,能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是新时期我国医改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要分析医院建设基本现状,确定护理岗位设置管理以及绩效管理基本要求。

  • 标签: 医院护理岗位 护理绩效管理 改革思考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早期筛查方法和发病率。方法1990年7月~2011年7月追踪调查京东地区7个干休所老年期痴呆21年,以离休干部为调查对象,采取简明精神状态检查、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痴呆分级评定量表以及排除痴呆标准加以评定。结果81~91岁比71~80岁及60~70岁痴呆发病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家庭、干休所、医疗机构对老年期痴呆的管理逐步提高;老年期痴呆死因主要是并发症,对中重度痴呆患者后期工作重点仍然是护理工作。结论寻找特殊人群(离休干部)确诊老年期痴呆的客观准确的方法,揭示60~70岁、71~80岁、81~91岁3个年龄段老年期痴呆发病率,纠正一些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对老年期痴呆概念的误区,不同程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的治疗方案应区别对待,特别是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患者,重点是心理治疗,激励他们热爱生活,多与社会和大自然交流,延缓病情进展。

  • 标签: 离休干部 老年期 痴呆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中追踪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护理人员74例,对照组37例接受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观察组37例接受追踪管理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11%)低于对照组(29.73%),护理管理满意率(97.30%)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管理采用追踪管理法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提高管理满意度,在具体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追踪管理法 不良事件 管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将追踪方法学应用在住院压疮监控管理中,建立压疮管理新体系中。方法使用追踪方法学理论基础,对院内压疮患者进行追踪,确定追踪路线及难免性压疮申请表标准。对全院5个护理单元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压疮管理监控,追踪方法学使用前(2013年1月-12月,简称方法1)38例患者和实施后(2014年1月-12月,简称方法2)100例患者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原因、比较院内压疮患者年发生率。结果发现两种不同的监控管理方法院前压疮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院内压疮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方法2监控方法能降低住院患者院内压疮的发生率。结论通过对院内压疮患者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监控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压疮 监控 护理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追踪管理法对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消化内镜手术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35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模式,37例观察组选用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统计2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1%,比对照组的31.4%低。护理满意率为97.3%,比对照组的80.0%高,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消化内镜手术期间实施追踪管理法,能提升护理质量,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学习和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 追踪管理法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