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追踪评价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质量追踪评价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研究

蒲凤萍惠华强贾萍王若冰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830000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畅通急救绿色通道,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安全,落实以人为本。方法分析影响急诊护理质量的因素,设定五项质量管理指标,实施具体护理管理措施,对质量追踪评价前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追踪评价,对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质量追踪评价;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1一般资料

将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开展急诊护理质量追踪评价设为观察组,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开展前为常规组。科室质量管理组检索文献进行循证,由医院专家组审定通过,设计五项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以患者满意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急救设备完好率、护理人员考试达标率和综合考评达标率作为评价指标,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质量追踪评价措施

2.1分析影响急诊护理质量的因素

2.1.1服务意识缺乏

2.1.2护士综合能力缺乏

2.1.3法规意识淡薄

2.1.4管理方面

①急救器材故障吸痰器或简易呼吸器漏气、除颤仪未充电、心电监护仪接触不良、洗胃机开关失灵、物品准备不齐全等延误抢救时机。

②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量大的时段人力配置不足,或出现批量伤员,工作量骤增,造成超负荷工作,导致人员疲劳;排班不合理,造成工作忙乱,成为潜在质量安全隐患。

③护理文书不规范危重抢救时间紧迫,口头医嘱多,特殊检查治疗、处置措施、药物剂量和病情变化的时间,医护记录不一致,而埋下纠纷的隐患。

2.2管理对策常规组按照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强化以下措施。

2.2.1护士培训

①职业素养培训:通过学习先进典型、读书报告会等形式,培养护士爱岗敬业的精神。

②强化以人为本:请院内外专业老师授课、观看录像、进行礼仪培训等全方位的教育,使护士立足患者的角度,换位思考,倡导人文关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③业务素质培训:(1)加强基础、专科理论和技能培训。(2)急救技能培训。(3)沟通技巧培训。(4)流行病防控能力培训。

2.2.2落实制度,优化流程

①根据各室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抢救室制定批量伤员、暴恐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选定六种疾病制定应急预案:心肌梗死、呼吸心跳骤停、肺水肿、有机磷中毒、脑卒中、脏器破裂出血。注射室制定接诊、贵重药品使用流程、过敏性休克抢救预案等;留观区有相应的制度、流程。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总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采取月质量反馈评价的方式,并通过对护理隐患的探讨,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提高每位护士对护理质量的重视,保持高度责任心。质量控制组成员分区域管理、考评,院科三级质量控制组跟踪检查落实情况,进行质量追踪评价。

②护士长定期跟班工作并广泛征求本科室医护的建议,综合分析论证后,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切实最大化地发挥各班人员的能力,避免忙乱、疲劳工作。

2.2.3加强急救药品、设备、物资管理:及时检修仪器设备;器械消毒备用;药品标签醒目,每日交接,用后及时补充;护士每日按清单领取备用物品。

2.2.4强化护理文书管理:准确记录危重患者就诊、抢救时间、措施及病情转归或死亡时间,确保护理记录规范。尤其注意护理记录与医生病程记录、医嘱一致。由责任组长和护士长检查签名后归档。

2.2.5强化风险管理

①法律知识培训:组织护士参加院、科组织的相关法律、风险防范知识学习,增强责任心和风险防范能力。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治疗过程中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告知药物、侵入性操作、特殊检查的作用和注意事项、签属知情同意书。对特殊和危重病人进行相关护理风险评估。为糖尿病患者建立《血糖监测记录单》,使用MASIMOSEI指脉测定仪动态监测患者血氧指标,为医生诊疗提供依据。

②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查找原因、预见安全隐患。根据工作需要实行弹性排班,晚班、节假日急诊病人多,增加护士人力。对护理人员进行新老搭配排班,分组管理,明确工作重点。

2.2.6加强环节质量管理:

①安全管理:加强重症患者基础护理,防跌倒、坠床和皮肤压伤;检查、转运由医护人员备急救器材,全程护送。

②畅通危重病人救治的绿色通道,先抢救,再挂号、交费,补办手续。

③规范转科患者的交接:保证患者转送的安全性和连续性。规范交接流程,建立《转科患者科间交接本》,记录病情、所用药物、皮肤、管道、出入量。交接记录须完整、准确。

④加强费用管理:及时更新收费价目表,确保费用准确。

⑤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对卫生员、120司机、保安进行相关基础知识培训。安排专职保安维护秩序,加强水电、患者物品管理,保持地面干燥,维护病区秩序;协助医护人员及时转运、分流病人。

2.2.7管理中注重以人为本

管理者转变观念,更新思维,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管理不能制约人能力的发挥,要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关心护士的生活、工作和成长进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结果

3.1评价指标根据五项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依据三甲医院标准判别。

3.1.1患者满意率≥95%为达标。

3.1.2健康教育知晓率≥95%为达标。

3.1.3急救设备完好率100%为达标。

3.1.4护理人员考试合格率≥90%为达标。(理论≥80分,操作≥90分为达标)

3.1.5综合质量考评≥95%为达标。此项标准由专家组制定。

3.2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X2检验。

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五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4.1管理者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支持性护理职业环境,对护士个体和行业发展起到支持性作用,最终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管理者加强自身建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避免管理中的缺陷和失误,是保证工作流程顺畅的根本。改变过去发生问题只从当事人身上找原因的观念,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4.2加强新护士的培训是关键:新上岗护士初到护理岗位,缺少工作经验、技术操作不熟练、与病人沟通能力弱,是护理缺陷发生率较高的群体,因此,对新护士的培训至关重要。通过培训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重视支持系统人员的培训,使护理工作环环相扣,有效保证了工作质量。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组分工式管理和多环节护理质量管理相结合,保证了抢救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商立芹.急诊的抢救与护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68

[2]秦建芬,叶志弘,汤磊雯.支持性护理职业环境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3,5(12):427

[3]韦春莉.综合医院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6,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