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地球化学异常共轭现象及其分形数学结构周永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共轭地球化学异常,分形结构,非平衡地球化学体系所谓“找矿”实质就是寻找在特定尺度以上地球化学正异常。因此,正异常研究及在找矿方面的贡献一直为地质...

  • 标签: 地球化学异常 共轭现象 分形数 地球化学体系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 简介:人们认识世界方法有两种:演绎法归纳法。演绎法是从普遍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结论论证方法,演绎推理主要形式是三段论法。归纳法演绎法相反,是从个别事实归纳出普遍结论方法,是从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思维方式。大数据方法不同于上述方法,大数本质是用海量数据代替少量样本,用混杂数据代替精确数据,用相关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由此引发宏观直接是传统认识方法所难以完全替代大数据方法是科学方法论一个划时代变革,是继演绎法归纳法之后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第3种工具。大数据研究结果具有真理性预测,是大数据研究热点核心。

  • 标签: 大数据 方法 归纳法 演绎法 真理性 预测性
  • 简介:本文利用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处理铜-苯酚(简称铜-酚)镉-苯酚(简称镉-酚)这类有机-无机复合污染模拟废水,采用胶质芽孢杆菌黑曲霉分别单独、联合或先后处理等5种方式,探讨了这两类菌体复合污染模拟废水处理效果及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微生物铜-酚废水处理效果优于镉-酚废水。对于铜-酚废水处理表明,当废水中苯酚浓度为50~200mg/L时,去除率可达80%以上,最高可达94.65%,其中铜去除率较苯酚低;当模拟废水中铜浓度为30mg/L时,可达最高去除率(60.02%)。微生物镉-酚废水处理表明,当废水中镉离子浓度为4mg/L时,最高去除率为58.44%,苯酚去除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 标签: 胶质芽孢杆菌 黑曲霉 苯酚
  • 简介:60年代以来,非平衡态热力学非平衡态统计力学取得突飞猛进发展,并很快向其它科学领域渗透。它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宇宙科学、人体科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连接起来,填平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鸿沟。耗散结构理论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建立发展起来。在1967年召开第一届“理论物理

  • 标签: 非平衡态热力学 耗散结构 宇宙科学 场理论 人体科学 平衡相图
  • 简介:根据ESR测年古气候渤海海平面变化探讨王兆荣,张汉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关键词ESR测年,古气候,海平面变化在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研究中,用14C测年法已测定了海相沉积物年代,但由于14C测年。限制,要探讨1Ma海平面变化...

  • 标签: ESR测年 古气候 海平面变化
  • 简介:  高水平放射放废物(简称高放废物)安全处置不仅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迫切需要,而且关系到核工业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 标签: 黄铁矿 高放废物 放射性核素 阻滞作用
  • 简介:流体包裹体分析是油气勘探研究中常用实验分析手段,但在分析应用中尚有一些模糊认识。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在油气包裹体检测过程中几个应注意问题。指出样品采集是研究前提,自生矿物生成顺序是确定包裹体期次基本依据,强调碎屑岩中次生包裹体在油气勘探研究中重要,揭示了油气成藏期充注期区别。

  • 标签: 包裹体 油气勘探 自生矿物 油气成藏期
  • 简介:自然金由于含量低(一般几—几十g/t),颗粒细微(大多在0.1mm以下,甚至几μm或1μm以下),往往难以分离提纯。笔者对分离不同矿物组合中自然金(包括银金矿,以下同)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纯度一般在99%以上,不仅大大节省了挑样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单矿物纯度。X光、电子探针、离子探

  • 标签: 自然金 矿物组合 化学分离 电子探针 单矿物 重矿物
  • 简介:通过测定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含钾矿粉解钾量、黑曲霉作用含钾矿粉后代谢产物(多糖、蛋白质、小分子分泌物)以及微环境中pH值等,比较静置培养震荡培养条件下黑曲霉含钾矿粉作用效果,并分析震荡培养下黑曲霉含钾矿粉风化作用机理。结果显示,震荡培养下黑曲霉含钾矿粉转化作用显著大于静置培养,震荡培养下黑曲霉作用含钾矿粉与否导致培养液中代谢产物以及真菌-矿物聚集体微环境中pH值有显著改变。分析表明,黑曲霉生长形成真菌-矿物聚集体、黑曲霉菌丝生长及其代谢产物、酸性微环境在含钾矿粉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黑曲霉含钾矿粉解钾作用应该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导致综合效果。研究结果完善真菌风化含钾矿物作用机理,有效利用微生物转化低品位矿物钾技术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黑曲霉 含钾矿物 真菌-矿物聚集体 代谢产物 微环境
  • 简介:矿山废石堆体内部酸碱性变化对治理矿山废石堆体引起污染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磷矿废石煤矸石为例,开展XRD中和能力(ANC/BNC)测定试验,依据试验结果推算出100年后磷矿废石堆体煤矸石堆体内酸碱性。结果表明,1kg磷矿废石需0.206molHNO_3使之中和,磷矿废石酸具有较强缓冲能力,100年内酸雨(pH≈4.5)提供H+不足以中和磷矿废石中碱性物质,堆体内部水分pH值将长期维持在自然pH条件(pH≈8.6);煤矸石堆体内部呈酸性(pH≈6.6),1kg煤矸石需0.053molNaOH使之中和,在酸雨作用下,废水酸性会逐渐增强,采用投加碱性中和剂方法能够处理煤矸石产生酸性废水。

  • 标签: 酸雨 磷矿废石 煤矸石 中和能力
  • 简介:透闪石属于角闪石族矿物,阳起石构成完全类质同象,有关透闪石阳起石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特征差异还未见有报道。本文以外观特征相似的5件广西大化黑青色阳起石样品2件新疆塔县青玉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矿物成分测试基础下,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阳起石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都表现为闪石类矿物特征峰,透闪石特征峰存在细微差异,漫反射红外光谱差异特征是鉴别两最准确、快速、无损依据,并且适用于任意形状样品,符合珠宝玉石饰品实验室检测领域要求,可为和田玉分类分级产地鉴别等提供科学依据。按照GB/T16552-2017GB/T16553-2017规定,广西大化黑青色阳起石可定名为和田玉。

  • 标签: 透闪石 阳起石 和田玉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无损检测
  • 简介:第四届全国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讨论会暨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展望研讨会纪要第四届全国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讨论会暨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展望研讨会纪要第四届全国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讨论会暨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展望研讨会,于1997年5月1...

  • 标签: 实验地球化学 岩石地球化学 实验矿物 进展与展望 学术讨论会 实验研究
  • 简介:长城系底界一条十分重要地质界限,研究其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理论意义实际意义。自高振(?)1934年开始研究,1939李四光称为标准剖面以来,国内外许多地质学家其作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该剖面已被确定为“中国北方中、上元古界地层层型剖面”,因此该剖面进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确定我国北方长城系底界时代有着举足轻重

  • 标签: 长城系 年龄 蓟县剖面
  • 简介:  矿物中氢同位素分析,传统U/Zn转化法分析需要大量样品,尤其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分析,需要300mg以上样品,因此对于样品量比较少矿物无法分析.……

  • 标签: 氢同位素 水含量 含水矿物 无水矿物
  • 简介:深部热流体是一种由多元组分构成超临界流体,其上升活动可使地球内部物质能量发生调整或再分配。油气而言,深部热流体携带高热能可使沉积盆地古地温升高,加快烃源岩热演化进程,增加有效烃源岩体积,促进烃类生成;在上升过程中,因其具很强溶解扩散能力,故可萃取、富集沉积物中分散有机质,同时又对生烃产生显著加氢作用,从而为油气形成补充物源。此外,热流体围岩储层发生化学反应,可改善储层孔渗条件,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而且因其具有较高压力含水量,可抑制烃类热裂解而有利于油气保存。

  • 标签: 深部热流体 物质 能量 油气成藏 加氢作用
  • 简介: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长6致密储集层为例,采用地质统计数学(LevySim)沉积地层正演模拟沉积非均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质统计学Levy函数能够有效地表征非均质参数,不仅可以表征油藏尺度(岩心、露头测井曲线尺度),而且也可以有效刻画岩石微观尺度非均质。而三维正演地层模拟方法Sedsim则能够有效地模拟浅水三角洲砂体空间展布。沉积地层正演模拟与非传统地质统计学相结合,能够更真实地定量刻画不同尺度沉积非均质,该方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尺度沉积储集层、烃源岩及盖层非均质定量表征难题,而且为非常规油气成藏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定量评价方法。

  • 标签: 沉积非均质性 浅水三角洲 鄂尔多斯盆地 地质统计学 三维定量正演模拟
  • 简介:本文仅以黔西南滥木厂、杨家湾等主要铊矿床(点)为例,讨论地球化学找矿有关若干问题。1关于铊作为找金指示元素研究铊地球化学晶体化学性质相似,在矿物矿体中常共生,且易挥发,用铊作指示元素找金,其异常较汞、砷大而清晰,特别是找隐伏金矿效...

  • 标签: 地球化学 找矿 黔西南 铊矿化
  • 简介: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是目前Ni铂族元素(PGE)主要来源,然而,不同矿床Cu、NiPGE品位比例却往往存在较大变化,但关键控制因素远未弄清.……

  • 标签: 熔离 硫化物 岩浆 火成岩 峨眉
  • 简介:页岩气成藏、开采过程中,裂缝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为了探讨裂缝页岩气藏产量影响,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充分调研切实总结基础上,依据成因将页岩储集层裂缝分为力学成因地质成因两大类10个亚类,不同类型裂缝其形成机理、发育特征及压裂响应存在差异,并影响页岩气成藏过程中资源量大小、压力。分析了压裂诱导裂缝半长、导流能力、间距等因素页岩气井产量影响,进行了压裂方法最优化设计流程方法。

  • 标签: 页岩气 天然裂缝 异常高压 诱导裂缝 天然气产量 裂缝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