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快速发生沉积和侵蚀地区,断裂附近古地震遗迹会很快被掩埋.获取这些地区断裂位置、上断点埋深和标志层断距等方面的数据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探测这些被埋藏古地震遗迹.以北京平原区正断性质新夏垫断裂和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逆冲性质六盘山东麓断裂为实验区.通过探测发现,对于断裂两侧地表覆盖层主要为粉土或粉质粘土新夏垫断裂,地质雷达可精确定位断裂通过位置,指示上断点埋深,但无法地质雷达剖面上识别出各套地层.对于T1基座阶地上通过六盘山东麓断裂,地质雷达不但可以精确定位断裂位置,而且可以地质雷达剖面上识别出各套地层,进而求得断裂两侧基座断距.

  • 标签: 地质雷达 活动断裂 新夏垫断裂 六盘山东麓断裂 探槽选址 断距
  • 简介:遥感图像不仅从宏观上展现了活动断裂与其它活动构造影像全貌,而且直观地揭示了洗断裂影像信息,为分析断裂活动状态及其与地震活动相关性,为识别地震构造与强震孕育地段提供了丰富信息。而遥感技术方法本身优势,又使得遥感构造研究具有了视域开阔、信息丰富直观、处理方法多样、易于综合分析、获取成果迅速等特点。从直观上讲,活动断裂遥感影像标志主要有色调、构造形态、断层三角面、地貌及水系等几个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是垂直错动标志。从多方面总结了活动断裂遥感影像上表现特征和识别标志,并为今后活动断裂以及地震研究遥感影像信息应用提出了一些有效方法和途径。

  • 标签: 地震 相关性 遥感影像信息 发震构造 活动断裂
  • 简介:本文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地震心理预测数学模型,并应用灰关联分析和概率论确定模型参数。既考虑了心理反应过程模糊性,又考虑了它随机性,使这个模型不仅比较合理,而且非常灵活、简便和实用。

  • 标签: 地震反应心理 模糊数学 灰关联分析 概率分析
  • 简介:本文采用了空间光滑地震活动性模型,该模型无需潜在震源区划分,同时发展了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新方法。根据三种地震目录资料建立了三种地震活动性模型,利用高斯光滑函数获得了湖南区域内比值分布特征,使用了两种典型衰减模型,计算了50年内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分布。其分析结果显示PGA分布特征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大体一致,部分区域PGA提高,PGA达0.05g区域显著扩大,其中包括邵阳、湘潭、吉首、怀化等重要城市,而这种PGA分布特征与该地区地震活动性特征是一致。概率危险性曲线结果表明常德等地区潜在地震危险性比湖南区域内其他城市高。表明此模型用于地震危险性计算是简便易行,且具有较高精度。尤其对于地质和地震构造信息缺乏弱震区和强震区,该方法作为替代方法并有着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分布式地震活动性模型 高斯光滑函数 地震危险性分析 湖南地区 峰值加速度
  • 简介:本文重点介绍由福建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自编地震速报操作平台软件七个子程序及其主程序对提高地震速报速度作用,同时也详细阐述实现该软件几项关键性技术。

  • 标签: 程序 地震速报 操作平台
  • 简介:利用地震活动因子A值,对青海省东部地区(监测能力强)小震活动进行空间扫描,分析了该地区强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因子A值空间分布、演化特征及其与目标地震对应关系,并对该方法预报效能作出评价。

  • 标签: 地震活动因子A值 空间扫描 预报效能评价 青海
  • 简介:介绍了水库地震台网布设情况及一些历史地震资料,通过水库台网资料,比较了蓄水前后地震频次变化,并对水位值与地震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水位变化与地震发生是有关系。分析了水库地震基本特点,蓄水后地震资料对研究水库蓄水诱发地震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地震活动 地震台网 水库诱发地震
  • 简介:从20世纪90年代起,研究人员就开始探索活动断层探察数据制作、存储与管理。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大量活动断层探察数据,建成了一套系统数据组织体系,为减轻地震灾害相关研究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撑。近年来,随着活动断层数据库信息扩充,初期设计部分属性信息编码已不适用。为了形成适应当前工作属性信息编码体系,本文以活动断层数据库建设体系为基础,对数据库属性值代码进行信息分类和编码优化。文章将数据库属性值代码分为字符型单一含义值、数值型单一含义值及复合含义值,分别进行编码规则设计,最终优化了数据库属性信息编码体系,提高了从建库到数据应用数据录入、检测、制图自动化、数据分析等环节效率。

  • 标签: 活动断层 数据库 信息分类 信息编码 探察数据 优化
  • 简介:以地震破裂理论和大震前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增强事实为依据,选取地震频次和应变量两个统计参数,对新疆境内天山北缘、南缘地震带和西昆仑地震带共75平方度区域进行时空扫描。根据两个参数与其前3年均值之比大小组合,确定小震活动增强区,并分析其与目标地震对应关系,提出地震预报判据。通过R值评分检验,说明小震活动增强图象方法具有较好中期地震预报效能。

  • 标签: 新疆 时空扫描 小震活动增强图象 预报效能评价
  • 简介: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国家之一。为抵御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破坏,使得抗震防灾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从工程角度,简要介绍了我国抗震防灾研究历史、现状、前沿问题及未来发展,并且阐述了抗震防灾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性。

  • 标签: 地震 抗震防灾 发展 作用
  • 简介:河西务断裂为河西务构造带东缘断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向北延伸与廊固凹陷内横向断层(桐柏断裂)小角度相接,向南延伸与牛东断裂相接,为廊固凹陷与武清凹陷分界断裂,隐伏于冀中凹陷覆盖层之下。本文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结合年代样品测试,对河西务断裂活动性和滑动速率进行了综合研究,揭示断裂上断点埋深约150m或以浅,第四系底界面的垂直错距为20—45m,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以来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03mm/a,更新世晚期以来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11mm/a。

  • 标签: 河西务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活动性
  • 简介:从地震混沌性现点出发,对地震时、空、强分布进行分数维计算,寻找其变化规律。通过与断层维数进行对比,统计结果发现,三者同时与断层维数有关。依据简单物理模型和假定,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同时还进行了岩石压裂实验,实验证明岩石裂隙维数2.5级左右,与假设条件及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

  • 标签: 地震活动性 断层 分数维
  • 简介:断层泥是研究活动断裂带运动性质和活动习性重要介质。以往,对断层泥研究主要借助偏光显微镜和低真空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到现象有限。借助高真空扫描电镜从纳微米尺度对断层泥进行更精细化研究,其方法是对野外断层泥进行定向原状样品采集,通过室内样品自然风干、微样制作、表面镀金和扫描电镜观察,从纳微米尺度研究a-b组构面和a-c组构面的各种变形现象。此方法可以帮助确定断层运动性质、断层滑动面的新老关系,并可鉴别粘滑过程与蠕滑过程;同时,还可以对工程场地中发现黏土滑动面进行鉴别,区分地震断层和非地震断层。

  • 标签: 活动断裂带 断层泥 纳微米构造 研究方法
  • 简介:信息技术采用大大提高了震害预测精度和震灾快速评估能力。城市震害预测工作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支持下,能有效对震灾发生及时获取各种基础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震害造成损失和社会影响进行科学估算。利用数字城市为我们提供数据共享平台和技术系统,帮助政府快速了解震情、灾情、提出对策。同时,依据震害预测研究成果,结合数字城市、数字福建可为政府及有关部门了解防灾薄弱环节,采取减灾措施,制定城市减轻灾害长远规划,提高城市抗御地震灾害能力

  • 标签: 数字福建 震害预测
  • 简介:本文选取华北地震区作为研究区域,尝试利用空间光滑活动模型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首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网格,依据地震构造和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建立地震构造模型,确定构造区特征参数(b值、M0、Mu、断层方位角及M—L关系等)。采用考虑了地震构造背景椭圆光滑过程地震活动参数模型,计算各网格点地震发生率。并利用网格源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价方法,由不同输入地震目录通过综合加权得到该区域50年超越概率10%加速度峰值区划结果。该方法充分体现了地震活动空间非均一性,尤其适用于发震构造不甚清晰强地震可能造成地震危险性,避免了常规潜在震源区划分。且评价方法简单快捷,为地震区划以及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提供了新技术方法。

  • 标签: 华北地震区 地震构造背景区 空间光滑 地震危险性分析
  • 简介:通过对青海省地震科普展厅介绍,并结合展厅宣讲实际经验,对充分发挥展厅作用、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出了建议。

  • 标签: 青海省 地震科普展厅 防震减灾
  • 简介:本文根据近年来福建沿海以及福州市地震地质勘探调研最新成果,分析了长乐市地质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关系;为跨断层土壤氡气,二氧化碳观测等手段监测资料分析,以及地震预报提供依据。

  • 标签: 长乐市 地震地质 分析 研究
  • 简介:利用浅层人工地震、电法勘探和工程钻探等多种方法潍坊市开展了隐伏活断层探测工作,查明了潍坊市城区周围沂水-汤头断裂、郎部-葛沟断裂、寒亭断裂和潍县断裂等6条主要断裂位置;通过释光(TL、OSL)和电子白旋测年(ESR)研究了这些断裂最新活动时代。结果表明,潍坊市城区范围内无活动断层通过,为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活断层探测 沂沭断裂带 隐伏活断层 潍坊市
  • 简介:GPS应用已成为现代地震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国地震研究领域中各个学科.本文介绍了GPS形变、测震、电磁、地震预警和地震观测仪器授时中应用现状,并对GPS地震研究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GPS 地震研究 形变 测震学科 电磁 地震预警
  • 简介:本文根据丁鉴海1等统计方法,对龙岩地震台1989年以来CB-3地磁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发现龙岩及周边地区强地震前,龙岩台地磁观测资料实测值与一般多项式拟合值之差值曲线,垂直分量Z超出两倍误差下限呈负异常时、地磁磁偏角D超出两倍误差时,几个月后有可能发生强震;震级大小与异常持续时间成正比;震中距台站在100公里以内。

  • 标签: 地磁变化 地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