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志坛随笔盘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盘山和今人惯称的关山、崆峒山、麦积山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名山一道同属陇山山脉:狭义的盘山盘山脉的第二高峰,位于固原原州区境内,海拔2928米。盘山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米高山)达2942米。其北侧另一高峰亦称盘山,达2928米,由甘肃省平凉市至静宁县的公路312国道经此山。

  • 标签: 六盘山 地方特色 崆峒山 麦积山 原州区 静宁县
  • 简介:成吉思汗,这位800年前征服过世界的英雄,建立了横跨亚欧的大帝国,创造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奇迹。他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后人的眼里,他超越了人,也超越了神。他于1227年7月攻灭西夏的前夜,病逝于军中。在他身后,关于他的“死地”和“葬地”,同样神秘得不思其解,至今牵动着中外学者们以各种方式孜孜不倦地探寻和研究着。

  • 标签: 成吉思汗 六盘山 历史进程 传奇色彩 西夏
  • 简介:"盘山,插云端,离天只有三尺三。北燕南归绕道行,大雁南下不敢翻。盘山,高上天,抬脚就在天庭转……"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参加工作时就听到的汽车司机关于盘山的描述,尤其到了冬天,高高的盘山就成了司机心中的大老虎。1997年,勤劳的宁夏人民经过五年努力,终于打通了盘山,建成了一条长2385米,宽9米,高5米的公路隧道,结束了翻越盘山需绕28个回头弯的历史。我也有幸在一个少雨的初秋路过

  • 标签: 过六盘山 八十年代 汽车司机 公路隧道 南归 通信设施
  • 简介:<正>从小生在盘山,长在盘山,从来没有感觉到她有多么美,今天的感觉是从来没有过的。挺拨雄浑,苍翠欲滴,山腰白云缭绕,山顶阳光照耀,极目远眺,远处白云翻滚,群山只露出几个淡兰色的小山头。脚下树密草深,露水晶莹,一派雨后晨景,让人心旷神怡。

  • 标签: 晨景 兰色 回过头 华岳 段家乡 中都
  • 简介:在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和喜迎建国60周年之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宁夏回汉各族人民,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孕育并形成于宁夏的盘山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 标签: 跨越式发展 六盘山 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 革命传统
  • 简介:盘山区刺绣的种类很多,大致以香包、枕顶、鞋垫为主。其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极为丰富,做工精巧,寓意深刻,被誉为"活的化石"。究其文化内涵,大体有民间传说类,文史类,宗教故事类,花鸟鱼虫类,民俗文化类,时代主题类等种类型。

  • 标签: 六盘山 民间刺绣 文化内涵
  • 简介:宁夏盘山高级中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宁夏南部山区人口素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而创办的一所直属于自治区教育厅的全目制寄宿高中,自治区重点示范高中。学校创建于2003年,占地面积195亩,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80个,在校学生4000名。有教职工254人,

  • 标签: 宁夏回族自治区 高级中学 六盘山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宁夏南部山区 地区经济发展
  • 简介:宁夏盘山木版年画以表现镇宅降福的门神、福笺、神码云子及有吉祥喜庆寓意的内容为主,具有构图均衡饱满、造型质朴大方、线条概括简练、色彩对比鲜明的艺术特色,曾经深深地影响了盘山一带的人民群众。在商业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盘山木版年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艺人在为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而努力着。

  • 标签: 六盘山木版年画 艺术特色 任振斌
  • 简介:摘要目的提取分离纯化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蕨菜多糖,并对其进行红外鉴定,以初步确定蕨菜多糖的一级结构。方法水提醇沉得蕨菜粗多糖,用Sevage法(氯仿正丁醇=41)除蛋白。再加无水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静置过夜,5000r/min离心10min,残渣依次用体积分数95%乙醇、无水乙醇、丙酮、乙醚多次洗涤,冷冻干燥,得精制多糖,红外分析蕨菜多糖。结果结论经红外分析后初步推测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蕨菜多糖一级结构是具有β-D(1、4)连接的吡喃葡聚糖主链。

  • 标签: 六盘山蕨菜 多糖 红外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宁夏盘山地区人工栽培赤芍的质量进行考察。方法对人工种植的赤芍的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及色谱柱等方法进行考察,检测项目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赤芍项下的检测项目。结果本次研究共对10批赤芍进行检测,受检的所有批次赤芍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均符合药典规定,芍药苷平均含量11.5%。结论宁夏盘山地区栽培赤芍外形好,产量大,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均符合药典规定,芍药苷含量高于药典规定,可考虑规范化种植。

  • 标签: 六盘山 栽培赤芍 质量考察 规范化种植
  • 简介: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是指口头流传于宁夏盘山地区民间的儿童歌谣,是盘山地区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盘山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表达方式。本文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思维方式等视角分析宁夏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的艺术表达形式,以期为民间儿童歌谣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六盘山区 民间儿童歌谣 艺术形象 塑造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