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民族民间化保护和发展工作却相对滞后.这种状况,引起了文化界、学术界人士的关注,也受到了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着手对民族民间化实施立法保护,成立国家民族民间化保护工程中心,颁布中国民族民间化保护实施纲要,举办各种规格和不同层次的学术研讨会等.这对于唤起全民对民族民间化的保护意识、形成对我国优秀民族民间化的自觉传承与弘扬,都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但是,民族民间化的保护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究竟居于怎样的位置,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人们的认识并不是一致的.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 标签: 民族民间文化 演变趋势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文化旅游业 文化保护工作
  • 作者: 马红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近年来,许多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既说明中华文明的深刻内涵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是一件值得骄傲的好事,也透露出一个令人不安的信息:这些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生存困境,亟须加强保护和抢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由于对藏族戏曲艺术缺乏较为全面的总体上的研究,因此曾有人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个藏族戏曲剧种,统统被误称做“藏戏”,因而在这一研究领域内曾出现过其说不一的混乱现象。随着对藏戏艺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事实已经说明,藏民族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民族戏曲,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戏曲剧种。“藏戏”这一名称只能做为整个藏族戏曲剧种的总称,至于单一的剧种,仅在我们西藏地区就有以下五个:一是在公元七、八世纪已形成,起源于藏民族发祥地雅隆地区的白面具戏。这是整个藏族戏曲剧种的母体剧种。但由于它的许多表演艺术形式,过多地停留在较为原始的水平上,因而它早已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二是公元十四世纪晚期由著名云游高僧汤东杰布在白面具戏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而成的蓝面具戏。这一剧种起源于后藏地区,它是在整个雪域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各种表演技术最丰富而较全面的剧种。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扶植下,该

  • 标签: 藏戏艺术 藏族 文化艺术 历史渊源 戏曲艺术 剧种
  • 简介:2002年9月上旬,笔者应邀参加了由四川省文化厅科教处组织、副厅长张在德同志带队并联合省人大、省科技顾问团等的"岷江上游民族民间化调研活动".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位于四川省中西部的岷江发源于岷江南麓,全长793公里,其流域包括阿坝、成都、乐山、宜宾等地,在宜宾汇入长江.岷江流域人文资源丰厚,它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古蜀文明.对岷江上游民族民间化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加深我们对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史上重要地位的认识,也可为当今四川提出的"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提供参考.

  • 标签: 岷江上游 民族民间文化 文化研究 人文资源 羌藏文化
  • 简介:四鼓词鼓词,又称湖北大鼓或打鼓说书,考其渊源,由来已久,唐代的变文,宋代的陶真,明清的弹词等说唱文学,与它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北宋就出现了叙事鼓子词,它是在歌唱时用鼓伴奏的曲艺,当时流行的作品有欧阳修《十二月鼓子词》,吕渭老《圣洁鼓子词》,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等。《东京梦华录注》记北宋先都开封类似打鼓说书的“讲史”有四家,分别说传奇公案、铁骑儿、佛经、史书等。陆游《剑南诗稿》中《小舟游近村》之三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首诗虽未说明是打鼓说书,但与这种曲艺演唱形式是相近的。明末清初贾凫西作有《木皮散人鼓词》,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清代“唱鼓词者,小鼓一具,配以三弦,谓之鼓词。亦有仅一人者,京津有之。”

  • 标签: 吕渭老 铁骑儿 崔莺莺 剑南诗稿 贾凫西 曲艺演唱形式
  • 简介:中国民间化集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于一身,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蓬勃开展,民间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民间化的概念与特征以及民间化保护的必要性出发,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载体,探讨如何将优秀的民间化资源融入高校教育。

  • 标签: 民间文化 艺术设计 教学实践 课程资源 文化保护
  • 简介:由高少峰、马少亭主编、三秦出版社出版的《陕西民间小戏速集》是我省第一部将民间小戏汇编成册公开发行的专集。她的出版填补了我省民间小戏在全国民间文学丛书中的空白。陕西历史悠久,三秦大地孕育了取之不绝挖之不尽的古老、灿烂、优秀的文化遗产。民间小戏这一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艺术形式更是源远流长。民间小戏以她短小精焊、富有哲理、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有的艺术魅力深深根植在人民的、传统的肥沃土壤里。她来源于民间,创造于民间,有着不竭的源泉、浓郁强烈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因此,多少年来广为群众口头

  • 标签: 民间小戏 艺术形式 三秦出版社 西府曲子 商洛花鼓 眉户
  • 简介:中国的十三乃至十四世纪,社会场景急剧变化。在纷乱而变幻的元初时代,蒙古统治者在很长时期里废除了科举,使广大的知识阶层失去了仕进之途。有一个在现在看来仍意味深长的记载,出自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即当时有所谓“九儒十丐”之说,意思是当时大量儒生几乎都成了卑贱无用的废人。在异族的统治下,尽管有少数汉族文人受到任用,但广大读书人的前途显然晦暗不明,居庙堂之上忧国忧民成为往日情怀明日黄花。

  • 标签: 民间情怀 异族 关汉卿 谢枋得 知识阶层 仕进
  • 简介:烟台山文物管理处是烟台市区一处重要的文物物旅游景点,她三面环海、一面连城,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是集海滨自然风光、开埠文化、文物遗迹和异国风情于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烟台山近代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文化市场 群众文化生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繁荣 文物管理
  • 作者: 魏利东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民间舞蹈在专家们长时间的探求、总结、归纳之后,形成了一种定义:是流传于乡间的农民艺术,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所有的财富,广大劳动群众既是创作者、修改者、传播者,又是表演者和忠实的观众,它是农民自娱性舞蹈的总称。然而,近年来又有探索者提出质疑:“所谓民间舞蹈,应该解释为人民群众中间那种自发、自创、自娱的舞蹈艺术品。”其意思是说,民间舞蹈不仅仅隶属于农民,也是城市居民及各阶层群众的一种艺术形式。总之,仅就“民间舞”这一概念,理论界就以花了不少纸笔打架论证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中国古代,对违反乡约、族规、社规、行规等民间法规的人,有一种罚其出资请戏班为大家演戏的做法,叫“罚戏”。罚戏主要施行于禁赌、维护行业规范、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产等范围。罚戏将严肃而冷漠的执法行动与热闹而欢愉的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既起到惩戒的作用,维护了社会秩序,又可以调和气氛、减少对立,缓解了社会紧张,同时也促进了戏曲的繁荣,是极具人性化、民间化色彩的一种创举。

  • 标签: 戏曲 罚戏 民间法规
  • 简介:曹禺的前两部悲剧,《雷雨》和《日出》,赢得了批评家和一般观众的赞誉。而《原野》,他的第三部戏剧,却遭到了人们的鄙弃和贬损。批判意见集中于《原野》的不能合乎于社会现实主义的标准。举例来说,一种观点认为。

  • 标签: 《原野》 民间小调 社会现实主义 《日出》 《雷雨》 批评家
  • 简介:车文明在《民间法规与罚戏》一文(《戏剧》2009年第1期)中提出,“戏曲除了教化、审美、娱乐、敬神等基本功能外,还可以维护社会秩序,成为一种执法手段,这就是‘罚戏’,即对违反乡约、族规、社规、行规等民间法规的人,罚其出资请戏班为大家演戏。”

  • 标签: 法规 民间 《戏剧》 社会秩序 执法手段 基本功
  • 简介:历史上的河西走廊曾是中国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唱响着《西凉乐》的遗音,流溢着敦煌乐舞的神韵,更有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历经千百年传唱而不衰。当下,面临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如何将这笔宝贵的音乐遗产传承下去将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

  • 标签: 河西民间音乐 高校 课程 教学 应用研究
  • 简介: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风格特色的民间舞蹈。如在欧洲芭蕾舞剧中的民间舞蹈,一般称作代表性舞蹈或性格舞蹈,它是经过舞蹈的专业加工,使其与芭蕾的风格相和谐,统一在一起。还有爱尔兰的踢踏舞、阿根廷的探戈、巴西的桑巴舞以及非洲各民族舞等都属民间舞。我国的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因此民间舞蹈特色丰富多彩。

  • 标签: 民间舞蹈 风格特色 规格 芭蕾舞剧 民族舞 踢踏舞
  • 作者: 丛惠博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1-08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近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在繁荣的背后我们不得不面对另一种尴尬: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及西方文化的渗透已使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性”日渐淡化。归结原因也可以说是民族民间舞文化发展主流方向的偏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杂协共同主办的宝丰·赵庄第二届民间魔术节于2004年5月26日在宝丰县赵庄乡隆重举行。有"魔术之乡"之称的宝丰县赵庄乡,现有以魔术为主以杂技、气功、歌舞为辅的表演团体600多个,从业人员万余名。这些半农半艺的人大多是播完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