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面对历史的无限绵延,个体生命显得非常渺小。在普遍的情感世界里,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高冠博带之士,他们大多对自己的身后名寄以深情,渴望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实现个体生命有限性的历史超越。这兴许是生命对历史的一种承诺。于是,或修宗谱,或立碑志,或立德、立言、立功,希望以一介微命而能传芳百祀。

  • 标签: 个体生命 生命有限性 情感世界 历史
  • 简介:吴熙是清代的著名篆刻家,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江苏仪征人。他学书法拜包世臣为师,篆、隶、行、草书无所不能,尤其擅长篆、隶书,对金石颇有研究。他的篆刻早期曾悉心摹仿汉印,之后师承邓石如,并且参合自己的意图。后来,他的印作能冲破前人的藩篱而自成面目。他所刻的印作,印文是方中寓圆,刚柔相济,用刀流畅自然,道劲凝练中见畅达。

  • 标签: 被盗 刚柔相济 篆刻家 包世臣 邓石如 书法
  • 简介:在两汉四百余年的时间里,书法渐由籀篆变为隶分,由隶分化为章草、真书、行书,到了汉末,书体己基本齐备。刘勰《文心雕龙》曾有评述:“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汉代是隶书成熟、昌盛的时代,尤其是东汉,进入了风格纷呈的多元发展阶段,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为后人所效仿,至今不绝。整个汉代书法通常有两种所指: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印文、简牍帛书墨迹;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言:“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

  • 标签: 《石门颂》 解析 临摹 《文心雕龙》 多元发展 书法
  • 简介:刘熙的书法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书法美学的总结。本文拈出“观物”与“观我”、“对待”与“旁通”、“物一无文”与“物无一则无文”三对范畴,对其关于书艺之本质论、发展论和方法论的审美理想作了简要考察,认为“辩证”是刘熙书艺思想最突出的表征,而且刘氏对艺术创作中一系列矛盾关系的辩证本性的探讨,较其前人更为自觉、深刻和全面。本文同时指出,刘熙关于书艺的理想境界是“中和”,而“中和”也是其辩证思想的最终价值取向。

  • 标签: 刘熙载 文同 自觉 学思 审美理想 古典
  • 简介:<正>1993年9月1日,对于我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全体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它是美院附中40周年校庆。这一年正值她的创始人丁井文老校长八秩大寿。然而,这个日子对于附中63级的全体同学就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这是我们入学30周年,毕业20周年的日子。美院附中办学40年来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出色的美术人才,但她也有着一部饱经磨难的历史。美院附中40年的历程如果以“文化大革命”为界,正好划分成“老”、

  • 标签: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人才 创始人 校庆 校长 毕业生
  • 简介:本文从中国设计历史发展的背景,提出艺术设计史论与工艺美术史论的本质区别,在引进和吸收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同时,对目前设计史论教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明确认识。中国艺术设计史论的定位是现代的民族文化立场。

  • 标签: 艺术设计 工艺美术史 中国艺术 现代设计 民族文化 背景
  • 简介:不知道梁培龙最初是什么时候,同娃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少年儿童有趣的外在形态和内里的率真与稚趣,有一种天然的别致的美,这种美激发着、呼唤着、感召着培龙,他将要一生一世地为孩子们表达心声.这种纯净真切的特别情怀,通过艺术家数十年的探寻,被赋予了鲜活的艺术生命,酿成了鲜明的情感意象,这种生动活泼的艺术信息也就深入到了人们的心中.在那份挚爱中浸淫、滋润了数十,他凭着心中酿就的童魂,对小精灵们作了形而上的精微的精神性表现,出神入化地营造了孩童们蒙昧时光里的梦境世界.

  • 标签: 生命诗意 人物画 作品 画图 少年儿童 艺术生命
  • 简介:中国的美术系统与西方传统美术系统有别,其中最典型的当是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华子民流淌了千百年文明故事的文化血液。作为现代国民的中国人,懂得书法艺术文化是一种必须的族群艺术文化修养,这既是一个历史、现实、未来和个人的基本命题,也是一个历史、现实、客观、未来的任务目标.

  • 标签: 书法艺术 艺术创作 传统美术 文化修养 艺术文化 基本命题
  • 简介:中国绘画与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历代书画名家创作了大量精湛的书画作品,经过数千年岁月的积淀,早就成了历代文人学者竞相求购的珍贵藏品。唐太宗李世民,为收集王羲之墨迹《兰亭序》,落下了'萧翼赚兰亭'之公案。宋徽宗赵佶,雅好书画收藏,更是将内府所收藏书画汇编为《宣和书谱》与《宣和画谱》,留下'书画皇帝'之美誉。收藏之风的盛行又常与书画作伪相伴而生,也就催生了不少精于书画鉴赏与辨伪的名家。

  • 标签:
  • 简介:馆阁,是指古代的文史馆、集贤院、秘阁和天奉阁等馆的总称。馆阁是明、清时候官场实用的书体,它要求每个字都乌黑油亮,不见枯笔,大小一律方方正正,平平稳稳,不得显现有半点个人主观意愿。馆阁呆呆板板,少气

  • 标签: 体时代 时代潮流 馆阁体
  • 简介:书家的笔意与诗意之间是内外关系,落笔之先要深刻解读其意,酝酿诗性,笔下才会呈现风骚之意。《乐记》日:“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器从之。”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屈原日:“惜诵以致愍兮,发奋以抒情。”(《九章·惜诵》)扬雄日:“书为心画。”《毛诗序》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舞、乐与书同体。

  • 标签: 诗意 永嘉 《毛诗序》 内外关系 《乐记》 诗可以兴
  • 简介:楷书由魏晋时期创造,而到唐代发展到了顶峰,并且作为社会上通用的标准书体,一直沿用至今。一千多年来,汉字书体发展似乎已经停止,再也没有出现可以替代楷书的通用书体。唐代人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的天下,是一个刚刚建立新的统治秩序、欣欣向荣的社会。所以,唐书尚法,即要把人的内在的情感、个性,纳入外在的规矩严正、一丝不苟的书体形式之中。

  • 标签: 结体 三十六法 唐代人 唐书 统治秩序 结字
  • 简介:二十一、挑土旁挑土旁主要有两种写法,一是如楷书写法,这种写法的挑画有时会与下一笔画相连,如"墟"、"塘"、"塔"、"地"等字;二是把竖画与挑画连写成竖挑,有时第一笔横画与竖挑也有牵丝相连。两种写法的共同点是横画一般都呈下凹形,起笔多以露锋为主。如"增"、"境"等字。

  • 标签: 露锋 米芾 一笔画 蜀素帖 绍兴米帖 群玉堂
  • 简介:五、草字头草字头类似楷书的写法,先写左边一竖,再写左边一提,映带至右边写短横,然后写右边短竖。

  • 标签: 教程 行书 米芾 字头 楷书
  • 简介:刘熙《书慨》有语:“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疏处不嫌疏,密处不嫌密”意思是存书法中,疏的地方要尽量疏,密的地方也大胆密。

  • 标签: 教程 行书 米芾 刘熙载 结字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