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产能与研发并举2007年1月1日,英特宣布:中国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区进行销售与市场运作——中国成为与美国、欧洲、中东部非洲和亚太区并列的第五个独立报告区域,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此时,距离英特在北京设立第一个代表处已经过去了22年。

  • 标签: 英特尔 中国 市场运作 亚太区 代表处 美国
  • 简介: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一年一度的“英特科学奖”2009年1月14日公布2009年300名初选入围的高中学生名单。华裔学生再度表现亮眼.入围人数居各族裔之冠,共有约80位华裔高中生入围,超过去年的70余位。

  • 标签: 英特尔科学奖 华裔学生 诺贝尔奖 美国 《世界日报》 高中学生
  • 简介:每年的4月13日对密西西比州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那天,无论天气如何,只要天一亮,就有数以百计的政府官员、有名和无名的作家、大学教师、学生和想在文学界闯荡一番的年轻人,夹杂在上千名农场主、花匠、杂货店售货员、出租汽车司

  • 标签: 美国南方 密西西比州 作家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
  • 简介:本文研究莱斯利·马蒙·西克,一位被收录进《诺顿女性文学史》里最年轻的女作家。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西克的作品以及评论界对她的评价,旨在强调西克作为美国印第安女作家的独特身份。第二部分研究西克的著名短篇小说《黄女人》。文章使用生态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试图探究及评价西克作品中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女性寻找身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旨在证明在对西克这样的美国印第安作家进行研究时,不应将研究的视角局限于印第安文学,他们对于自然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的贡献都是需要重新估量的。

  • 标签: 自然 身份 土地 女性 地域文化 生态女权
  • 简介:尤金@奥尼是现代美国戏剧的缔造者和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荣膺者,一生写了50余部剧作.他早期的剧作受自然主义影响,但基调是现实主义的;中期的剧作多是实验戏剧,有表现主义悲剧、精神分析悲剧和信仰探索悲剧;晚年的剧作是更加正视惨淡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奥尼的剧作有深远影响,为世界剧坛做出了卓尔不群的贡献.

  • 标签: 奥尼尔 自然主义影响 实验戏剧 现实主义悲剧
  • 简介:<正>在一九八○年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美国二十世纪文学》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索·贝娄在……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至少在他的畅销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出版以后,贝娄就被宣布为美国现实主义的主要发言人,在美国最具有人道主义表现力的、最能深奥微妙地打动人心的现代喜剧作家之中,甚至于威廉·福克纳曾经戴过的天才桂冠也已落到了他的头上."的确,在今天美国的小说界,假如离开了他和他的作品,那将是无法想象的.索·贝娄(SaulBellow,1915-)连同他发行量高达数千万册的小说,已经早就超越了美国国境,越来越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兴趣.

  • 标签: 索尔·贝娄 当代现实主义 小说家 犹太人 威廉·福克纳 美国现实主义
  • 简介:<正>西方文学评论家一般认为龙金·奥尼(1888-1953)称得上是“美国的莎士比亚”,他在哲学的领域里深受“老子、尼采、斯特林堡、容格、叔本华的影响”。在我看来,奥尼创作上的哲学思想追根溯源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可以觅寻到更为深厚的思想基础。老子既是唯物主义者,也是唯心主义者,他在《道德经》中曾说过:“天纲恢恢,疏而不失。”(天纲极为广大,纲孔虽稀,而从没有漏失。)“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所厌恶的,谁知道它的原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对人无所偏爱,永远帮助善人。)老

  • 标签: 追根溯源 剧作家 马可·波罗 奥尼尔 评论家 尼采
  • 简介:<正>剧情简介女主人公耶玛美丽、善良,充满青春活力。自顺从父命嫁给胡安后—直过着郁闷寡欢的日子。她的丈夫冷漠自私,除了干活只关心自己家的名声,对妻子束缚有余,爱抚不足。耶玛如陷囚笼,含辱受屈。她从未爱过丈夫,她之所以把全身心献给他只是想得到一个孩子,以填补这不幸婚姻造成的痛苦深渊和得到精神寄托。为此她不惜默默地消磨青春,耐心等待。没想到她苦苦追求和希望

  • 标签: 丈夫 女主人公 不幸婚姻 玫瑰花 精神寄托 上帝
  • 简介:弗拉德德沃拉·巴农郭启新译弗拉德具有一种甜美而忧郁的魅力,这种魅力证明了她对辛酸的生活所做的多年奋争。她是我们镇上的人,家境尚可,在公共大街上有一所挺舒适的房子。这是从她父母那儿继承下来的,他们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寄居在亲戚家长大,亲戚为...

  • 标签: 亚伯拉罕 拉斐尔 安息日 餐具架 撒拉 犹太会堂
  • 简介:<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获得了赴美国留学的签证。2000年12月16日,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带着妻子、女儿的美好祝愿,揣着自己的人生梦想,我飞过浩瀚的太平洋,踏上了美国的土地。记得第一次看《北京人在纽约》时,纽约的

  • 标签: 美国留学 福州人 告诉我 山东人 擦皮鞋 一对夫妻
  • 简介:蒙特诗选顾蕴璞译康斯坦丁·德米特里那维奇·巴蒙特(1867-1942),俄国象征主义文学运动前期成就的最卓著者(后期为勃洛克),共出;版过35本诗集,20本文集,还译有美国爱伦·坡的诗5本,英国雪莱的诗3本,西班牙卡尔德隆的剧本4本,以及法国波...

  • 标签: 俄国象征主义 象征派诗歌 波德莱尔 索洛古勃 太阳 音乐美
  • 简介:长期以来,德国存在主义思想家海德格对著名诗人荷德林诗作的阐释,一直被批评理论界视为文化诗学的一大典范,但事实上这乃是一种粗暴批评的突出个案。问题主要表现为一种“思”对“诗”的僭妄,而批评主体对诗人的文本缺乏必要的尊重则是症结所在。本文试图结合相关方面的思考对这一主题进行阐述,希望能由此而引起人们对一种眼下相当流行的批评范式,保持一份理性的反省精神。

  • 标签: 荷尔德林 诗人 批评主体 批评范式 为文 文化诗学
  • 简介:<正>西方世界的文艺,经过了60年代的反越战、70年代的自我中心、80年代的女权主义的历程,再加上90年代初的大儒主义和享乐至上的作风,变成了一个文艺沙漠。现在,西方没有一个能指挥三军的统帅诗人,也缺乏一位像毕加索那么伟大的艺术

  • 标签: 美国诗歌 黑人文学 民族主义 爵士乐 “大门” 实用主义
  • 简介:本刊选择了《美国》的第一章《司炉》和第五章《西方大旅社》。为便于读者了解全书内容,这里概述一下小说情节:十六岁的文科中学学生卡尔·罗斯曼,因受惑于女仆,且有了私生子。被父母视为罪逆,“象人们把一只描掷到门外一样”地逐出家门,浪迹美国。在赴美的轮船上,卡尔结识了一个司炉,在第一章里,卡尔为遭到不幸的司炉而仗义执言,可到头来他的好心变成恶意,司炉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卡尔,生活给了卡尔一记耳光,他颓丧之极。正在这时,轮船里出现了他的舅舅百万富翁雅可布参议员,他决定领养卡尔。卡尔在舅舅家受到款待。他舅舅远从波希米亚流落到美国,敛财有术,成了富翁,在纽约港有不少仓库、堆栈。卡尔在舅舅家里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经商,待人接物,英语,骑术,跟上层人物交往等等。但好景不长,两月后,这位舅舅就以卡尔行为不轨的罪名(实际上是卡尔跟舅舅一位朋友的女儿克拉拉的嬉戏)而把他撵走。卡尔在一家肮脏的客店里结识了两个流氓:德拉马什和罗宾逊。三人一起漫游美国。这两个流氓无耻地享用卡尔的东西,敲诈他身边的一点点零钱,卡尔对此并不在意;只是当他们偷走他父母的相片时,才感到忍无可忍,而愤然唾弃了他们。接着出现一个“好心人”——“西方大旅社”的女总厨师。她出于对卡尔的同情,给他找了个在饭店开电梯的差使(这便是本刊译载的第五章《西方大旅社》)。卡尔被迫离开旅社,又流落街头,他在市郊因拿不出证件,而被警察追捕,这时德拉马什突然出现,掩护了他。于是卡尔又落入这个流氓的手里,当了他和他姘妇的仆人。卡尔不堪忍受这种低残屈辱的生活,逃出了德拉马什的魔掌。在市郊看到了一张俄克拉何马自然剧团招生广告,卡尔便前去报考,起先被录用为演员,而后改为技工。在欢送大会上,卡尔

  • 标签: 母亲 旅社 办公室 招生广告 百万富翁 卡尔
  • 简介:<正>荷兰画家卡雷·阿佩(KarelAppel,1921—)是一位抽象表现主义者。他是“哥布阿”(哥本哈根、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的开头字母)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五十至六十年代,抽象表现主

  • 标签: 阿佩尔 抽象表现主义 画家 卡雷尔 哥本哈根 荷兰
  • 简介:<正>一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当中,在我国译作较早,评论较多的是勃朗特姐妹,其次是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夫人则久居“二流”地位。七十年代末开始了盏斯凯夫人的“新时期”,《玛丽·巴顿》、《北与南》、《露丝》等几部描写城市工业题材、以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见长的作品中译本相继问世,让人们领略了这位女作家的才华和创造,充分认识到这

  • 标签: 西尔维亚 乔治·艾略特 女作家 人性弱点 勃朗特姐妹 夏洛蒂·勃朗特
  • 简介:美国教育主要由政府提供,由三级政府: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学区)控制和资助。在小学和中学,课程、资金、教学和其它政策都由当地选举产生的学区委员会决定。教育标准和标准测验通常由州政府制定。美国小学学制一般为5年,初中和高中加起来是7年。地区之间有差异,一般为初中3年,高中4年;或者初中4年,高中3年。小学、初中和高中总共是12年,和中国一样。

  • 标签: 美国教育 联邦政府 地方政府 教育标准 州政府 高中
  • 简介:我们从《法雷短篇小说》三卷集中选出以下三篇优秀之作,以飨读者。这三篇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经济危机、失业、下层人民走投无路、种族歧视等等。读者可以从中看出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懑和对小人物的同情,但是作品也多少流露出自然主义色彩。编者

  • 标签: 小人物 困难时期 普遍存在 舞厅 美国人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