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王阳明"万物一体"思想在继承前儒的"仁民爱物"及"天地万物同体"学说基础之上用"仁心"和"良知"来诠释"万物一体",并将"一体之仁"推至社会人生的至境。学界对其"万物一体"说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讨论较多,本文拟从性别伦理的视角探讨"万物一体之仁",由此推衍出三层意蕴:同体之仁——男女两性平等的性别意蕴;顾惜之情——以仁爱对待女性的性别意蕴;差别对待——肯定性别差异的性别伦理意蕴。同时指出"万物一体之仁"与女性主义伦理学中的"关怀"具有理论上的相通点和亲和性。借用女性主义这块他山之石,王学或可开展出更丰富的诠释空间。

  • 标签: 王阳明 万物一体之仁 性别伦理 女性主义伦理 关怀
  • 简介:1949年新中国成立,共和国体制的建立为这个忧患深重的国度带来一次真正更新重造的机会。一般而言,社会剧烈的转型势必引起多元价值的撞击,进而导致伦理秩序的紊乱,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巨大社会转型所必然滋生的历史与道德的疏离和悖反却被有效地弥合了。

  • 标签: “十七年文学” 国家伦理 民间伦理 新中国成立 多元价值 伦理秩序
  • 简介:见过韩石山是在1997年的夏天.中国作协在大连召开"全国中青年作家座谈会".我是会务组的工作人员,整天忙着会务.一天晚上在金石滩看露天的文艺表演,韩石山、大连的一位小姐,还有我,坐得比较近一些.都是初次见面,仨人半生半熟地边看节目边聊天.我心想,从此往后,和韩石山就是朋友了.其实,在此之前,我对他就有了相当的了解.我看过他的小说、散文、随笔,也看过他的文学评论.我知道他很敬仰李健吾先生,这让我在心里对他多了几分留意和尊重.

  • 标签: 韩石山 李健吾 作协 随笔 散文 小说
  • 简介:在世纪之交有关革命叙述的小说中,以项小米、马晓丽、裘山山、姜安等为代表的一批女性军旅作家,以集群的方式表现出对历史再书写的兴趣。在革命题材小说这块"失声野地"发出了多重之声,与正史写作展开了反诘、互动和探询。本文以现代生命哲学的理性认知态度结合女性自身的真实体验,对小说主体进行性别解读,去发现权力对女性的压抑以及女性在历史中的真实。

  • 标签: 性别 女性革命小说 婚姻 生育 死亡
  • 简介:伍茂国在《浙江学刊》2004年第5期“叙事伦理伦理批评新道路”一文中说:伦理道德与文学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伦理批评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高居文学批评的榜首,但近代唯美主义产生以后,伦理批评渐趋衰微,到现代形式主义出现,审美批评以压倒之势占尽批评的风光。

  • 标签: 叙事 文学批评 审美批评 唯美主义 风光 衰微
  • 简介:恩格斯说过:“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由这个意义看,壮族民间文学中的悲剧性作品同样具有这个作用。它除了表达人民的憎爱情感外,必然包含有一定的伦理思想,这些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祖先崇拜的意识在悲剧性作品中,我们看到壮族先祖(女米)六甲是由花变来的,人是(女米)六甲用土造的,人的性别也是她用杨

  • 标签: 伦理思想 祖先崇拜 故事书 文化思维 达备之歌 一段段
  • 简介:壮族的青蛙图腾中有着浓厚的女性崇拜意识,但随着人类从母系向父系的发展,青蛙图腾亦由女性神格向男性神格变化,并最终完全去神话化,这一过程也明晰地体现了人类社会女性意识的历史变迁。因此对于图腾崇拜中的性别意识,我们应当从历史的、动态的也则历史性别的视角进行考察,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理解与结论。

  • 标签: 壮族青蛙图腾 历史性别 神格变化 女性意识变迁
  • 简介: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一枝奇葩,残雪素有“中国的卡夫卡”之称,其小说创作也一贯特立独行.她文本中纷至沓来的梦魇意象往往源自人类难以捉摸又清晰可感的梦幻、直觉、意识、体验等,是对没有明确指向又共同可感的人类内外部环境的形象化、综合性的一种艺术化表现.

  • 标签: 小说创作 残雪 梦魇 性别 书写 内外部环境
  • 简介:国内翻译界对误译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停止过,而近十年来研究重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移:从最初的文本错误分析发展到了对误译现象的理论研究。本文借用切斯特曼关于翻译伦理的五种模式,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和承诺伦理,来规范译者的行为,进而对其误译作出评价,在翻译伦理的基础上界定消极误译和积极误译。

  • 标签: 误译 翻译伦理 译者
  • 简介:"诚意"是《大学》中的八条目之一,王阳明对"诚意"非常重视。不仅把诚意看成大学八条目的核心,而且作为其讲学的宗旨。阳明以"心之所发"来释意,指出意念流动的可善可恶,由此突出了"诚意"的必要性和伦理指向。他从"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命题出发,将物解作事,强调了意向结构中的主体性特征,论证了诚意作为修身之本的内在依据,同时也表明了其"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的心学立场。

  • 标签: 诚意 格物 良知
  • 简介:在一个个体叙事的欲望如此旺盛的时代,传记写作已成为很多人的需求。但相对于传记文学写作来说,传记理论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理论的力量可以规约和影响实践,在传记泛滥的今天,如何把握传主?如何规约传者与传主的关系?如何呈现传主的生平,这些是理论问题,实质上却相当深刻地影响着传记创作的实践。作为叙事艺术,成功的传记由于其文体内容与历史真实之间稳定的关联性,尤其容易影响当下人们的伦理精神,今天的传记写作却刚好忽略了这种意味,传记写作的泛滥与意义的空洞化,正成为侵蚀传记创作的重大痼疾。

  • 标签: 传记写作 文学写作 叙事伦理 传记创作 个体叙事 人的需求
  • 简介:朱朱的第四部个人诗集《故事》出版于2011年,其主题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怀旧。一是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一员对构成经典文本与集体记忆的某些人与事的复写,如《江南共和国》的柳如是,《再记湖心亭》的张岱,《海岛》上的放逐者苏轼,《多伦路》旁的解剖学家鲁迅,等等,是诗人那种故事新编式的写法的延续。朱朱一直致力于此,比如重构《金瓶梅》的那组《清河县》。

  • 标签: 叙事伦理 解剖学家 文化共同体 经典文本 集体记忆 柳如是
  • 简介:王阳明继承了儒家论'情'的传统,'情'的心学特质通过良知学说自然彰显。阳明所论之'情'逻辑地涵括在本然良知、道德良知、道德境界等伦理向度中,既承袭于儒家传统,又是对儒家思想理论空间的新开展。良知作为'情'的内核,'情'的心学化倾向实已彰明较著。在人性论基础之上,心学之'情'不仅通过良知得以彰显价值,其内涵亦向伦理道德的多维向度顺势延展:本然良知之'情'蕴于'未发之中';道德良知之'情'旨在'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道德境界之'情'则寄予'致中和''致良知'。于此,本然良知是'情'之根基,道德良知是'情'之开展,而道德境界则为'情'之诉求。

  • 标签: 阳明心学 良知 伦理
  • 简介:王船山的分配伦理思想是王船山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船山基于对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内在关系的正确认识,本着德本财末的重要观点,提出了"敬天地之产而秩以其分"的分配伦理理念。王船山改造了传统的"均平"理论,铸成了"均其心以均天下"的新观点;他批判了两种违背分配伦理的分配理论,强调实现分配伦理要遵循"絜矩之道"。由于船山视域中的"絜矩之道"包含生发出"公共理性"的可能性,凸显了分配伦理中"需要"的原则,体现了全面的自由精神,因而是实现"均平"的重要原则,是通向分配正义的重要路径。王船山分配伦理思想中的许多合理、进步的思想成分,即使对于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分配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标签: 王船山分配伦理 “均平” 絜矩之道 需要原则
  • 简介:焦循是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家,著有《孟子正义》三十卷,其戏曲专著有《剧说》和《花部农谭》,《花部农谭》成书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是焦循在柳荫豆棚之下和乡邻谈“花部”剧目的札记,

  • 标签: 花部 伦理思想 焦循 《孟子正义》 乾嘉时期 经学
  • 简介:一新的社会精英出现的基础,其实是由于社会制度的改变而带来的新的阶层秩序的产生。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之前,"左翼"政治精英产生的主要基础是现代化过程中农村传统结构的破坏。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的进程,社会精英的产生就不再依赖于农村的社会结构体,

  • 标签: 工业化 伦理问题 城市文学 “文革” 社会精英 社会主义制度
  • 简介:如果以1948年波伏娃的《第二性》在《现代》杂志上的连载为标志,女性主义介入知识生产已经有60个年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以要求投票权为主要目标的女性参政运动不同,波伏娃的《第二性》第一次从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文学和历史等等方面检视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形成。

  • 标签: 女性主义 地理学 《第二性》 性别 《现代》杂志 知识生产
  • 简介:本文对中国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翻译版权思想,在翻译伦理学的行为准则下进行了审视,从而管窥中西文化在交流对话中的交锋,并以此思索了翻译中,如何实现翻译伦理学行为准则的理想。

  • 标签: 翻译伦理学 中国翻译版权思想 跨文化交流
  • 简介:目前,关于古元延安时期婚姻题材的木刻创作,特别是两幅《离婚诉》,已有多篇论文专题讨论。其中,王立民的论文对两幅作品所蕴含的形式语言及观念变化进行了解析;鲁明军则试图将两件作品纳入延安婚姻制度的框架进行审视,提出两件作品的先后创作源于当时婚姻制度及其实践所带来的家庭危机和社会危机,体现为从强调“婚姻自由”向强调“家庭和睦”的转变;

  • 标签: 创作 离婚 艺术家 革命 性别 延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