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历来把做强教育作为实现战略意图的保障,重视人才培养,保持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优势。、美国人才培养的政策机制随着“新问责运动”的持续推进,美国政府推动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由原来的以规制为主、重视投入性因素的行为导向型,转变为重视绩效和产出因素的结果导向型。()制定教育法案,责成高校高度关注人才培养。(二)实施绩效拨款,加强政府对教育质量的监管。(三)完善认证制度,建立国家统的教育质量标准。

  • 标签: 美国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政策机制 教育质量标准 创新 实践
  • 简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这阐明了高教改革的主方向。97年上半年。国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确定共建共管华东师范大学,并且以上海市管为主,为我校参与上海市师范院校结构调整,构筑职前教育

  • 标签: 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 结构调整 上海市 职前教育 青年教师
  • 简介:本研究从战略人才存量和战略人才发展制度的“双轮驱动”角度构建大学战略人才发展指数,并对该指数进行了对比检验和有效性检验,以期弥补以往研究对大学评价过于全面、缺乏针对性,对大学战略人才培养、储备和高校可持续发展重视不足等问题,实现建设世界大学的战略目标。、国内大学战略人才发展指数界定()国内大学战略人才存量指数构建。(二)国内大学战略人才发展制度指数构建。

  • 标签: 世界一流大学 有效性检验 人才发展 国内 人才存量 可持续发展
  • 简介:近几年,物流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物流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高职院校如何开展物流专业教育、加强物流专业建设、培齐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成为个新课题。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在教学建设中,必须体现各自不同的市场定位。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高职院校的教育层次定位、各校设置物流专业的教育特色定位以及各校学生就业的环境区域定位。

  • 标签: 大市场环境 高职院校 物流人才培养 市场定位
  • 简介:研究型大学人才集聚软环境的研究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个新的热点问题。人才集聚软环境在研究型大学创建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才集聚软环境是研究型大学的灵魂,是研究型大学未来发展的根基和源泉力所在,是研究型大学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本文通过对人才集聚软环境的初步研究,阐述人才集聚软环境的理论基础、人才与环境的辨证关系、人才集聚是人才的客观要求等,初步提出了创建研究型大学人才集聚软环境的基本要素,最后简要介绍了我校在创建人才集聚软环境方面的些成功探索。

  • 标签: 研究型大学 人才集聚 软环境
  • 简介:、“像”表现之巨额投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就采取“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重点发展战略,先后实施了全国重点大学建设、“211工程”建设、“985工程”建设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逐步缩小了我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也持续深化了我国对世界大学建设的认识与实践。自2017年1月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办法》以来,全国已有20余个省份陆续公布了“双”建设的“施工蓝图”,其中最吸引世人眼球的就是巨额投入。

  • 标签: “211工程”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 985工程 教育部
  • 简介:当前,创建世界大学业已成为个全球性话题,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需求和目标指向。中国也不例外。在相继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和“协同创新工程”之后,2015年底,我国启动“双建设计划”。本文选取目前学术界个比较流行的术语——“制度德性”作为分析概念,探讨世界大学伦理特征和道德合法性。

  • 标签: 世界一流大学 制度德性 985工程 211工程 道德合法性 创新工程
  • 简介:不同的大学精神造就不同的大学,而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根基。的大学精神是以探究智识、造福人类为目的精神,是独立思考、捍卫真理、无私无畏、纯粹专注的精神。这精神既是激进的、又是保守的;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的大学精神涵育人才的学术,唯有如此方可建成"双"。生成这精神需树立以大学师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养成师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开阔师生的眼界并提高师生的境界。

  • 标签: 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一流学术 大学精神
  • 简介:、切实注重学生适切价值观的养成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 标签: 人才培养 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现代化 本科 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方针
  • 简介:本文全面总结和分析了西方国家世界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的主要做法,指出人才聘用理念的国际化、国家人才计划与高校人才项目的有效衔接、体系完善的教师聘用制度、规范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以及促进职业发展的薪酬福利制度和营造有利于激发创造性的人才服务环境等共同构成了大学人才引进的主要特征,为我国高校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 标签: 世界一流大学 高层次人才 引进 聘用
  • 简介:、我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及特点()我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内容解读本研究首先对国内“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查找与搜集,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包括:各高校官方网站、各高校在最近几年内发布或上报的《本科教育质量报告》以及部分高校领导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通过上述渠道共获得108所高校的培养目标。随后,对此108所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初步的文本分析。

  • 标签: 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 211工程 985工程 官方网站 教育质量
  • 简介:据有关媒体报道:去年北京地区的高考状元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今年可能还会发生同样的情况。另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各地约有1万名申请香港大学的学生,数量是去年4848名申请者的两倍。预测今年有多达2000名内地学生将进入香港8所公立高校就读。这种试探性的争夺渐成势头,生源之争由于海外学校的介入变得更加激烈,这确实对内地的大学构成了威胁,对内地名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产生不利影响。虽说外国学生也在涌入中国,为了能招到全世界的优秀学生.北大也提供了更多奖学金的机会,但已有的国内生源优势不能这样轻易被人抢走。

  • 标签: 一流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才能 外国学生 高考状元 北京地区
  • 简介:目前,权威的大学排名和评价标准指出,世界大学必须有学科作为支撑,学科建设是世界大学建设的基础。因此,高等艺术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世界艺术学科、培养优秀艺术人才"。高校要在充分尊重我国大学的机制体制和遵循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等因素的前提下,选择性地分析目前权威的世界大学和学科的评价标准,提出适合我国高校优秀艺术人才培养的标准。

  • 标签: “双一流” 世界一流艺术学科 评价标准 艺术人才培养
  • 简介:成航物流人网(www.ch56.net)是在“以人为本,争创,打造品牌,办出特色”的总体方针指导下的种实践探索。本文阐述了成航物流人网的模块设置、主要特色及技术创新,进而说明该网站的建成对促进物流专业的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就业,提升专业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均大有裨益。

  • 标签: 成航物流 人才网 特色 技术创新
  • 简介: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当下推进"双"建设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示范性。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其发展进程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重要举措: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构建良好的学科领域生态;搭建"学院+科研基地"支撑平台,不断创新学科组织结构;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全方位推进学科建设国际化,持续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该学科的发展轨迹和主要举措表明,加快高校学科建设,通过学科交叉创新学科领域是关键引领,学院科研基地二元协同是重要支撑,培养创新人才是首要职能,全方位国际化是重要手段。

  • 标签: 一流学科 学科领域创新 学科组织创新 国际化
  • 简介:本文通过对师资队伍的质量、效率等方面的比较,力求发现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与世界大学师资队伍的差距,同时,积极探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 标签: 师资培养
  • 简介:本文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五所大学(下文简称“五校”)的2008年或2009年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及实施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从国际化的视角提出些尚待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 标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流大学 人才培养方案 2009年 2008年 北京大学
  • 简介:2015年8月,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建设)。“双”提出了以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建成批世界大学和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规划。这个目标的提出,无疑会进步强化学科建设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在“双”建设背景下,在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越来越脱离教学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看待人才培养在大学建设中的位置?如何看待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学科建设服务人才培养的职能又该如何发挥呢?

  • 标签: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高校 本科 服务 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