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知识进行整理,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以具体元素化合化学知识为载体,以化学基本观念建构为主旋律,以认识模型为教学手段,已经超越对具体化学知识本身的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认识模型和建构化学基本观念巧妙结合,对于实施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化合物复习 金属化合物
  • 简介:元素与化合知识是整个中学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研究化学理论知识的重要依据。化学基本技能的学习是在掌握元素与化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元素与化合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多、实践性强。学生对其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四个要点。要点一:要充分利用已学过的理论来指导、统领元素与化合知识的学习,并尽可能地加深理解。例如,学习了物质结构理论后,可采用演绎推理概括出某主族元素的通性和性质递变规律,解释元素化合的结构和

  • 标签: 知识的基础 中学化学 物质结构 化学理论 主族 知识的理解
  • 简介:1.日常生活中常使用铝制炊具,它质轻且坚固耐用,其中的原因是()。A.铝很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B.铝虽然很活泼,但是只能在高温下才能反应C.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起保护作用D.铝制品表面镀有一层铜,可以保护铝2.下列试剂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钠保存在煤油中B.盛放NaOH溶液时。

  • 标签: 氧化物薄膜 试剂瓶 贮存方法 铝制 溶液反应 初中化学
  • 简介:摘要基于元素化合知识的繁杂和碎片化,笔者期望通过知识网络的结构化复习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元素化合知识。

  • 标签: 网络图 结构化复习 设计
  • 简介:元素化合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碎、散、多、繁”,复习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讲究策略。

  • 标签: 元素化合物知识 复习策略 初中化学
  • 简介:非金属及其化合这一章学习的重点是氯及其化合的性质、硫及其化合(特别是二氧化硫、浓硫酸)的性质、氮及其化合(特别是氨气、硝酸)的性质、碳和硅及其化合的性质及氯气、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内容多而繁杂,相关试题新颖灵活、知识覆盖面大、思维跨度大,这就需要大家掌握好各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换关系,对一些易错问题要加以警惕。1.非金属及其化合与物质检验。

  • 标签: 加酸 红色石蕊试纸 氧气反应 排空气法 化学计算 中间产物
  • 简介:相变材料特别是铁电材料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大部分铁电材料都具有相变特征,在相变点附近,会出现明显介电异样和热力学的异样。近年来,关于铁电体的研究论文逐年呈指数上升,铁电性质的研究是当今国际上的热门研究领域。为了探索具有相变的铁电材料,本文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相变/铁电化合类型及表征方法,为制备和测试具有结构相变及介电性质的化合提供依据与指导。

  • 标签: 相变/铁电 分子定子 有机阳离子 DSC
  • 简介:一、考情分析1.与非金属及其化合有关的试题往往以生产生活实际、科技前沿信息、当前社会热点等作为问题的切入点,以真实的化工生产流程为背景,以非金属及其化合的主要性质为考查核心,将元素及其化合的性质、概念、理论和实验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丰富多样,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填空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框图推断等。

  • 标签: 前沿信息 主要性质 生产生活实际 填空题 知识融合 氧化还原反应
  • 简介:一、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的基础知识(一)钠及其化合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A.向CuSO_4溶液中加入Na_2O_2固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_20_2+2Cu~(2+)+2H_2O=4Na~++2Cu(OH)_2↓O_2↑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

  • 标签: 过氧化钠 溶液反应 反应时 两性氧化物 CUCL 原子数目
  • 简介:一、考查非金属化合的性质例1(全国理综课标卷I)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标签: 化合物 非金属 试题解析 高考 本草纲目 记叙
  • 简介:一、钠及其化合(一)金属钠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熔点低,硬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2.化学性质。(1)主要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单质(如O_2、Cl_2或S等)反应:在常温下与O_2发生反应4Na+O_2=2Na_2O,在点燃时与O_2发生反应2Na+O_2=Na_2O_2;与S发生反应2Na+S==Na_2S。

  • 标签: 金属光泽 金属钠 热性 溶液反应 水反应 燃烧匙
  • 简介:化学作为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科目,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中指出,有机化学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不同的教学角度进行教学,并且要充分运用实验探究教学,才能提高有机化合知识的教学质量.

  • 标签: 高中化学 知识教学 实验演示 教学角度 人教版教材 教学质量
  • 简介:在探寻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原子的“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学说”。此学说可以很好地解释稀有气体原子、NaCl等离子化合、HCl、H2O等小分子化合以及卤素单质X2、N2等常见气体单质具有稳定结构。

  • 标签: 离子化合物 单质 物质微观结构 元素 稀有气体 H2O
  • 简介:一、硅及其化合的特性及应用1.硅及其化合性质的"十大反常"。(1)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一般是+2、+4价,而硅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是+4价且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2)硅单质的还原性比碳单质强,而碳单质在高温下却能从SiO_2中还原出硅单质。(3)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硅与强碱溶液反应时却产生氢气。

  • 标签: 强碱溶液 碳族元素 非氧化性酸 强氧化性 还原产物 硅元素
  • 简介:1为什么钠和钾的盐大多是可溶于水的,有没有不易溶解的钠盐和钾盐?"K^+、Na^+、NH4^+、NO3^-的盐都易溶(于水)"是中学化学里关于物质溶解性的规律之一.观察研究这4种离子的共同特征可知,它们都只带有1个单位的电荷,且离子半径相对较大.从溶解的微观过程看,离子化合是否易溶于水,与离子键的强弱,晶体内阴、阳离子的堆积方式及离子水合能力等因素有关.

  • 标签: 离子化合物 金属元素 溶解性 共同特征 中学化学
  • 简介:题好一半文。新颖别致的文题能第一时间就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产生急于读下去的热望。标题创新,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人无我有,别出心裁。这里,我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标题出新的技巧。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正>1.品味标题的魅力首先需要搞清标题和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文章标题可以作为理解文章内容的线索,如《背影》、《台阶》等;也可以是有关文章主题的中心事件,如《大雁归来》、《再塑生命》等;还可能与主人公的姓名或者性格特征相关,如《藤野先生》、《海

  • 标签: 阅读教学 藤野先生 文章主题 中心事件 《背影》 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