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  关于美国报刊历史的分期,不同的新闻史著作有些不同。比如:胡得深(Hudson)把从1690年到1872年的美国报刊分为这么六个时期(胡得深,1873)。  1、1690—1704:美国报刊诞生期  2、1704—1775:殖民地报刊时期  3、1755—1783:革命时期的报刊  4、1783—1833:政党、宗教、农业、体育、商业多种报刊时期…………

  • 标签: 办报思想 报人办报 早期报人
  • 简介: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数据,考察我国大学生接触与评价网络色情信息的实际情况。研究发现,当前上海大学生普遍接触过网络色情信息,接触频次较低,接触内容较丰富;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接触网络色情信息的频次高,内容更多;但是,年级越高的大学生接触网络色情的频次越低、内容越少;大学生对网络色情信息的评价较为复杂;随着接触频次和内容的增多,大学生们越认为网络色情信息具有"真实性";这些结果反映了治理网络色情信息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同时,研究需引入"有用性"等其他指标来测量大学生对网络色情信息的评价。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色情信息 接触 评价
  • 简介:对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媒介发展情况.一直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存在着东西部的地区差异.即东部地区领先于西部地区,从受众角度来说.就是东部地区受众的媒介接触会多于西部地区。对于这个问题.本文简单使用两次最近的调查数据来进行分析。分别考察两个问题:一是东西部居民在网络接触频率上的情况是否有差异?二是东西部地区居民的网络接触频率与其他传统媒介接触频率的关系是怎样的?

  • 标签: 东西部地区 地区网络 对比性 媒介接触 东部地区 受众角度
  • 简介:民工进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突出现象,为众多社会学者关注.那么,作为占上海总人口22.7%,拥有387.11万规模的受众群[1],他们的媒介接触状况到底是怎样的?对媒介信息的评价如何?是否有不同于市民的信息需求?在帮助他们成为"新上海人"的过程中媒介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媒介还应该朝哪些方向去努力?这些都是本次调查试图部分回答的问题.

  • 标签: 上海 徐汇区 民工 受众研究 媒介接触 信息需求
  • 简介:早期记者产生于外人所办报馆,孕育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之初就深受西方新闻观念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记者正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观念。同时,他们又受传统文化影响,难以摆脱传统观念影响,热衷科举,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排斥心理。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早期记者的职业认同危机、科举情结、文化认同危机,考察分析早期记者的职业意识和精神状况,以及其对新闻工作的影响。

  • 标签: 记者 职业意识 职业精神 文化价值观
  • 简介: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连接社会要素、重构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主流,以往处于从属地位的用户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央视索福瑞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从五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城市居民媒介接触使用状况”进行了大型调研,最终呈现出了现阶段城市居民媒介接触行为的全景图。调查结论对于把握当下城市互联网用户的媒介使用和信息交流的现况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 标签: 媒介研究 媒介接触 城市居民 行为 全景图
  • 简介:一、网络功能的使用情况本次调查设计了网络功能接触情况的问题,包含13类常用的网络行为:新闻、游戏、音乐、QQ/飞信/MSN、视频、电子邮件、搜索、博客、购物/网上支付/炒股/旅行预订、文学、社交网站、论坛/BBS、个人主页空间(微博)。根据调查数据(图1)显示,受众(N=741)的网络应用功能前三项依次是新闻(34%)、

  • 标签: 网络功能 媒介接触 居民 天津 调查数据 网络行为
  • 简介:党的新闻事业自党建立之日起开始,到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发展成熟,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放在历史的语境下进行分析考察,我们会清晰地发现它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到同时代以及前人各种新闻思想的影响。

  • 标签: 新闻事业 新闻思想 早期 延安整风
  • 简介:本文通过对1912-1927年《东方杂志》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梳理、分析,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东方杂志》广告文本的观念预设功能,及其对女性新型身份的建构。

  • 标签: 《东方杂志》 商业广告 女性形象 形象建构
  • 简介:创办初期的《循环日报》,其版面设置并不固定。一是临时性的栏目设置较多,二是与同期香港其它华文报纸相比,明显偏重新闻版面。1875年以后,《循环日报》版面才基本固定在"选录京报"、"羊城新闻"和"中外新闻"等栏目,且新闻版面整体上相对缩小,由初期的新闻版面约占总版面的45%左右下降至30%左右。较为强烈的正统意识以及比较重视新闻和言论是《循环日报》在版面设置上有别于同期其它香港诸华文报纸的两个主要特征。不过,从版面总体来看,《循环日报》主要还是一份以刊登各类告白为主的报纸,因此,以往人们通常认为《循环日报》以政论为主的看法不太确切。《循环日报》之版面设置基本沿袭了《香港中外新报》所创立的"香港版"模式,但同时也受到以上海《申报》为主要代表的"上海版"模式的影响。《循环日报》在"中外新闻"栏内首置"论说"、并大体维持每天1篇"论说"的做法,主要是吸取和借鉴上海《申报》的结果,并非《循环日报》首创。

  • 标签: 《循环日报》 《申报》 “香港版” “上海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多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将他们随机的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采用新型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方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创伤骨科 临床治疗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性,以及阐述了目前临床医学存在的问题点,对于上述提出的问题点阐述了 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对策与解决方法。

  • 标签: 临床 检验质量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 12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微创技 术治疗,在治疗之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 80.8%,而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 97.1%。除此之外,治疗组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腔内异物残留以及换药次数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创伤骨科疾病治疗中运用创伤技术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治疗效果不仅要显著高于常规治疗,而且微创技术具有术后无分泌物粘结情况、手术过程中可以展现清晰视野、手术伤口小等诸多优势,在创伤骨科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创伤骨科 临床治疗 微创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牙颌面畸形患者共多例, 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均接受正颌联合正畸矫治,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优质护理,将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护理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指标均更优,护理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在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能够确保手术成功率, 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正颌矫治术 正畸矫治术 牙颌面畸形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研究目的:对比研究案例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和实际措施。研究方法:选取在本院学习的普外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共120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班的成绩和教学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班。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了解到,普外科临床见习工作必须要全面推广临床案例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临床研究设计、测量及评价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经过周详的计划改善教学效果。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普外科见习 教学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