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PBD)患者社交及苦恼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三门峡市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PBD住院患者109例,采用社交与苦恼量表(SAD)、父母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评估其社交、苦恼状态以及家庭教养方式。根据SAD得分将其分为两组,85例患者SAD≥8分计为观察组,其余24例SAD<8分患者计为对照组。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EMBU情况,探究其相关性。结果109例PBD患者的SAD得分为(13.96±4.06)分,普遍高于中国健康人SAD总分常模分数(8.03±4.64)分,P<0.05。观察组男性患者、居住农村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以及母亲/父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专及以上的PBD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EMBU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以及母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偏爱被试"评分较高(P<0.05),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EMBU中父亲"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得分以及母亲"偏爱被试"得分较高是PBD患者SAD≥8分的危险因素(P<0.05),父母亲教育程度较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BD患者父亲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得分、母亲偏爱被试态度得分与患者的EMBU呈正相关(P<0.05)。结论PBD患者的社交及苦恼状态与其家庭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以及母亲偏爱被试对患者的社交及苦恼状态影响最大。

  • 标签: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 社交回避及苦恼 家庭教养方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用于远程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学习管理系统对于大众来说已不再陌生,学习管理系统很好的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数字化教学相结合。而社交网络也逐渐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学习管理系统进行介绍,然后就社交网络与体育学习管理系统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针对社交网络融入到学习管理系统展开讨论。

  • 标签: 学习管理系统 社交网络 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技能缺陷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在山西省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住院且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实际完成了75例;其中干预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37.3±5.4)岁;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37.1±6.1)岁。入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社交技能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8周的CCRT。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社交技能评定目录量表(SSC)、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为评定工具,在患者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康复疗效评定并比较。结果实施8周的CCRT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后,干预组MMSE、SQLS评分分别为(28.64±1.88)分、(40.06±17.3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15±2.45)分、(48.97±1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7、2.179,均P<0.05)。干预组训练后SSC评分中SSC总分和冲突解决能力、建立关系能力评分分别为(16.03±6.87)分、(3.38±1.64)分、(3.15±1.82)分,对照组分别为(21.06±8.26)分、(5.91±2.36)分、(6.73±2.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6、5.349、7.003,均P<0.01)。结论CCRT联合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缺陷。

  • 标签: CCRT 社交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社交技能缺陷 认知功能缺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牛奶蛋白过敏婴儿饮食回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饮食回避治疗对牛奶过敏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人工喂养、临床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暂停普通配方更换为氨基酸配方粉喂养4周。选择其中成功治疗病例23例,收集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粪便标本,分别提取粪便基因组,对16S rDNA特定区段PCR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干预前后菌群组成的差异,寻找组间差异物种。结果牛奶蛋白过敏患儿饮食回避疗法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肠道菌群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在门的水平上,治疗后变形菌门减少,其下级水平纲的水平上,α-变形菌纲与γ-变形菌纲均显著减少,肠杆菌科及肠杆菌属、颗粒链菌属均显著减少。在科的水平上,肉杆菌科、消化链球菌科及梭菌科下的Peptoclostridium菌属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乳杆菌科及下属乳杆菌属、优杆菌科及下属优杆菌属、瘤胃球菌属、Limosum菌种,以及巴氏杆菌目-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副流感嗜血杆菌T3T1菌种、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ATCC15697/JCM1222/DSM20088和Pseudocatenulatum-DSM20438/JCM1200/LMG10505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经饮食回避治疗后,肠道菌群中有害菌减少,有益菌增加。

  • 标签: 牛奶蛋白过敏 氨基酸配方粉 肠道菌群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牛奶蛋白过敏婴儿饮食回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饮食回避治疗对牛奶过敏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人工喂养、临床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暂停普通配方更换为氨基酸配方粉喂养4周。选择其中成功治疗病例23例,收集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粪便标本,分别提取粪便基因组,对16S rDNA特定区段PCR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干预前后菌群组成的差异,寻找组间差异物种。结果牛奶蛋白过敏患儿饮食回避疗法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肠道菌群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在门的水平上,治疗后变形菌门减少,其下级水平纲的水平上,α-变形菌纲与γ-变形菌纲均显著减少,肠杆菌科及肠杆菌属、颗粒链菌属均显著减少。在科的水平上,肉杆菌科、消化链球菌科及梭菌科下的Peptoclostridium菌属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乳杆菌科及下属乳杆菌属、优杆菌科及下属优杆菌属、瘤胃球菌属、Limosum菌种,以及巴氏杆菌目-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副流感嗜血杆菌T3T1菌种、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ATCC15697/JCM1222/DSM20088和Pseudocatenulatum-DSM20438/JCM1200/LMG10505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经饮食回避治疗后,肠道菌群中有害菌减少,有益菌增加。

  • 标签: 牛奶蛋白过敏 氨基酸配方粉 肠道菌群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D型人格、感知控制对经验性回避的影响,为减少其经验性回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12月—2019年8月选取安徽省某三甲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D型人格量表(DS-14)、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AS-R)、接纳与行动量表第2版(AAQ-Ⅱ)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365例冠心病患者中,D型人格128例,占35.1%;CAS-R得分(25.18±5.73)分,AAQ-Ⅱ得分(21.61±5.9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D型人格的负性情绪和社交抑制、感知控制及居住地对冠心病患者经验性回避具有预测作用,联合解释变异量为47.0%。结论冠心病患者经验性回避有待改善,临床护士应积极评估冠心病患者是否是D型人格,帮助患者提高感知控制,以针对性地减少患者的经验性回避

  • 标签: 冠心病 D型人格 感知控制 经验性回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牛奶蛋白过敏(CMPA)患儿饮食回避的依从性及其与营养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牛奶蛋白过敏患儿94例,均给予饮食回避与营养干预治疗6个月后,根据饮食回避依从性差异,将94例CMPA患儿分为依从组(36例,6个月内坚持完成饮食回避)与未依从组(58例,6个月内未能坚持饮食回避),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营养相关临床指标、营养风险。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依从组PA、SF、Hb、ALB水平均高于未依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组营养风险低于未依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患儿依从性有利于降低其营养风险的发生,护理专业人员应明晰二者关系,使患儿家长明确饮食回避重要性,并给予帮助及指导,提高患儿依从性,进而改善CMPA患儿预后。

  • 标签: 儿童 牛奶蛋白过敏 饮食回避 依从性 营养风险 营养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上海市某医院护理人员恐惧-回避信念(FAB)是否在颈部疼痛(NP)和生命质量之间起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NP情况及FAB和生命质量得分,使用中介效应分析探究FAB在NP和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03份,NP组有60人(58.25%),无疼痛组43人(41.75%)。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NP组FAB得分疼痛组高于无疼痛组(P<0.05);NP组生命质量得分疼痛组均低于无疼痛组,其中2组生理组成总分(P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AB和生命质量得分存在负相关(rFABQ1-PCS=-0.32,rFABQ2-PCS=-0.34,rFABQ1-MCS=-0.20,rFABQ2-MCS=-0.32,P<0.05)。体力活动恐惧回避信念(FABQ-1)和工作恐惧回避信念(FABQ-2)均在NP和PCS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FABQ-1中介效应大小为0.575,FABQ-2中介效应大小为0.552。年龄作为协变量进入中介效应分析后FABQ-1中介效应增大,为0.601;FABQ-2的中介效应减小,为0.501。结论上海市某医院护理人员的恐惧-回避信念在NP和生命质量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且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恐惧回避信念中介效应增强,而工作恐惧回避信念中介效应有所削弱。

  • 标签: 护士 肌肉骨骼疾患 恐惧回避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长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与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8~12月,对医院门诊被诊断为孤独症的302名儿童家长进行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调查,同时收集儿童Gesell量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的测量数据。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家长之间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家长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与儿童发展能力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父亲与母亲儿童社交、语言养育行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303;t=-0.312,P=0.756)。不同年龄组父亲之间儿童社交、语言养育行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25,P=0.244;F=1.127,P=0.345);而在不同年龄组母亲中,<30岁组、30~34岁组儿童社交养育行为明显优于35~39岁组(F=3.374,P=0.019;LSD两两比较:P=0.010,P=0.006)。父亲中,研究生及以上组和大学组的儿童社交养育行为(F=4.346,P=0.008;LSD两两比较:P=0.020,P=0.001)和儿童社交+语言养育行为(F=3.965,P=0.012;LSD两两比较:P=0.020,P=0.002)明显优于高中/职专组。母亲中,研究生及以上组的儿童社交养育行为(F=2.812,P=0.040;LSD两两比较:P=0.008,P=0.023,P=0.009)、儿童语言养育行为(F=3.769,P=0.011;LSD两两比较:P=0.010,P=0.025,P=0.001)、儿童社交+语言养育行为(F=3.654,P=0.013;LSD两两比较:P=0.005,P=0.015,P=0.002)均明显优于大学组、高中/职专组、初中及以下组。家长社交养育行为[(40.72±6.80)分]、语言养育行为[(27.20±5.22)分]、社交+语言养育行为[(67.92±11.10)分]与儿童精细动作[(61.75±16.41)分](r=0.193,P=0.001;r=0.153,P=0.009;r=0.190,P=0.001)、认知[(68.28±16.83)分](r=0.231,P=0.000;r=0.186,P=0.001;r=0.229,P=0.000)、语言[(53.01±18.55)分](r=0.262,P=0.000;r=0.305,P=0.000;r=0.304,P=0.000)、社交自理[(61.44±17.85)分](r=0.264,P=0.000;r=0.238,P=0.000;r=0.274,P=0.000)呈正相关,家长语言养育行为、社交+语言养育行为与儿童社会生活能力[(8.65±0.89)分]呈正相关(r=0.142,P=0.046;r=0.140,P=0.049)。家长社交养育行为、语言养育行为、社交+语言养育行为与ABC量表得分[(50.53±21.39)分](r=-0.089,P=0.336;r=-0.115,P=0.215;r=-0.107,P=0.250)、克氏量表得分[(13.96±4.54)分](r=-0.050,P=0.490;r=-0.059,P=0.411;r=-0.058,P=0.421)均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与其年龄及文化程度均有一定关系,且与儿童发展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明显相关,但与儿童症状严重程度无关。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家长 养育行为 社交发展 语言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患者的面孔与非面孔加工以及不同情绪效价下面孔加工的相关激活脑区。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了PubMed、Medline、Sciencedirect、CNKI等数据库,得到符合要求的31项经同行评议的SAD患者情绪面孔研究,其中SAD患者面孔与非面孔加工元分析纳入13篇文献,包含被试481人、161个激活点。SAD患者不同情绪效价的面孔加工元分析纳入18篇文献,包含被试586人、331个激活点。基于Talairach空间下采用簇水平整体错误(Cluster-level family-wise error,FWE,P<0.05)方法分析。结果SAD患者的面孔加工激活了左侧杏仁核(x=-18,y=-8,z=-12),右侧杏仁核(x=26,y =0,z=-20),内嗅皮层(Brodmann脑区28,x=16,y=-8,z=-10)和内侧前额叶皮质(Brodmann脑区10,x=2,y=44,z=-8)。并且,SAD患者在处理负性面孔时左侧杏仁核(x=-26,y=0,z=-16),右侧杏仁核(x=26,y=0,z=-12),左内侧苍白球(x=-20,y=-10,z=-6)和右内侧苍白球(x=20,y=-10,z=-6)有强烈激活,其中恐惧面孔激活双侧杏仁核(左:x=-28,y=0,z=-16,右:x=28,y=-2,z=-12)、愤怒面孔激活内侧苍白球(x=20,y=-8,z=-6)。结论SAD患者的面孔加工存在特定神经机制,双侧杏仁核、内嗅皮层和内侧前额叶皮质是面孔加工的关键脑区,杏仁核和内侧苍白球是负性情绪面孔加工的重要神经区域。

  • 标签: 社交焦虑障碍 面孔加工 情绪面孔 功能磁共振 激活似然估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刍思维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社交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和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对68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采用SPSS 25.0及Mplus 7.0进行数据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社交焦虑、手机成瘾倾向、反刍思维的相关性,用Bootstrap法检验反刍思维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大学生社交焦虑总分为(13.36±6.02)分,反刍思维总分为(51.04±11.56)分,手机成瘾倾向总分(40.46±11.74)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检出率为23.90%,社交焦虑检出率为49.85%。大学生社交焦虑总分与反刍思维总分呈正相关(r=0.31,P<0.01),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呈正相关(r=0.25,P<0.01),大学生反刍思维总分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呈正相关(r=0.46,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反刍思维在高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倾向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8;低社交焦虑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间不存在中介效应,直接效应为0.33。结论低社交焦虑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高社交焦虑通过反刍思维间接对手机成瘾倾向产生影响。

  • 标签: 社交焦虑 手机成瘾 反刍思维 大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情绪-社交孤独与自尊水平、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017年1~10月期间在山东省五所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173名急性脑梗死后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关联。结果在173名急性脑梗死后患者中,情绪孤独、社交孤独、情绪孤立和社交孤立的检出人数和检出率分别为46例(26.59%)、42例(24.27%)、58例(33.53%)和76例(43.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家庭月收入、职业状况、自尊水平、自我效能和积极应对是情绪-社交孤独的影响因素;其中自尊水平是情绪-社交孤独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自我效能(B=-0.096,OR=0.909,95%CI=0.833~0.992,P=0.032)和积极应对(B=-1.401,OR=0.246,95%CI=0.123~0.495,P<0.01)分别是社交孤独和社交孤立的保护因素。结论自尊水平、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与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情绪-社交孤立不同维度独立相关。本研究为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情绪-社交孤立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情绪社交孤独 自尊水平 自我效能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类别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不同类型群体实施相关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scale of regulation emotional self-efficacy,SRESE)和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对4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6.0进行描述统计,数据整理;采用Mplus 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以探索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类别,并使用修正BCH法探讨不同类别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结果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分为"高表达积极低管理消极情绪效能型"、"低情绪调节效能型"和"高情绪调节效能型"3个潜在类别,分别占所有大学生被试的30.3%,22.3%和47.4%。3个类别在社交焦虑上具有不同表现,其中"高表达积极低管理消极情绪效能型"[(48.66±0.75)分]和"低情绪调节效能型"[(48.05±0.97)分]在社交焦虑得分较高,两者社交焦虑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62)。而"高情绪调节效能型"在社交焦虑上得分较低[(45.29±0.56)分],与前两个类别的大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2.30,均P<0.05)。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3种不同潜类别;不同类别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不同社交焦虑,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式,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降低社交焦虑。

  • 标签: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社交焦虑 潜在剖面分析 回归混合模型 潜在类别 大学生
  • 作者: 程思 刁菲 韩孟杰 刘方华 曹宏华 徐慧芳 曹晓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10440,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 510410,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 51143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州市外籍人员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交、性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为有效开展外籍人员干预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对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网络社交行为、性行为等信息。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可能影响临时性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434名外籍人员中,线下调查241人,线上调查193人。男性占68.4%(297/434);年龄(31.0±8.8)岁;来源地为非洲地区的占79.0%(343/434);经商占46.5%(202/434),学生占48.2%(209/434);在中国有生意伙伴、家人陪伴的比例分别为59.4%(258/434)和28.1%(122/434);在中国有关系密切的朋友<10人的比例为57.1%(248/434);每日使用社交软件时间为1~3 h的占43.3%(188/434);最近3个月发生临时性行为占15.2%(55/363)。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每日使用社交软件时间<1 h者相比,>6 h者更有可能最近3个月发生临时性行为(OR=3.63,95%CI:1.31~10.08)。结论广州市外籍人员中每日使用社交软件时间较长者更有可能发生临时性行为。合理运用社交软件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可促进外籍人员的健康意识。

  • 标签: 外籍 社会支持 性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工制作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脱落10例和7例,最终纳入观察组50例,对照组53例。2组患者均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并在本科室和康复物理治疗中心开展一般娱乐活动(转圈、广播体操等)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工制作及社交技能训练12周,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6、12周后,对2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和12周后ADL评分,观察组分别为(96.40 ± 3.79)、(98.50 ± 2.53)分,对照组分别为(93.96 ± 4.31)、(94.06 ± 4.2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8、6.36,P<0.05);但干预6周后,2组患者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WHOQOL-BREF评分中,观察组G1(患者自评生命质量)、G4(患者自评健康状况满意程度)、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3.76 ± 1.14)、(3.86 ± 1.03)、(14.83 ± 2.56)、(15.04 ± 3.07)、(14.72 ± 3.67)、(14.55 ± 3.22)分,对照组分别为(3.00 ± 0.83)、(3.34 ± 0.90)、(12.79 ± 2.06)、(12.70 ± 2.45)、(12.70 ± 3.06)、(12.64 ± 2.4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3~4.47,P<0.01)。结论手工制作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质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实现康复、走出医院、回归社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手工制作 社交技能训练 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工制作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脱落10例和7例,最终纳入观察组50例,对照组53例。2组患者均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并在本科室和康复物理治疗中心开展一般娱乐活动(转圈、广播体操等)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工制作及社交技能训练12周,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6、12周后,对2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和12周后ADL评分,观察组分别为(96.40 ± 3.79)、(98.50 ± 2.53)分,对照组分别为(93.96 ± 4.31)、(94.06 ± 4.2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8、6.36,P<0.05);但干预6周后,2组患者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WHOQOL-BREF评分中,观察组G1(患者自评生命质量)、G4(患者自评健康状况满意程度)、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3.76 ± 1.14)、(3.86 ± 1.03)、(14.83 ± 2.56)、(15.04 ± 3.07)、(14.72 ± 3.67)、(14.55 ± 3.22)分,对照组分别为(3.00 ± 0.83)、(3.34 ± 0.90)、(12.79 ± 2.06)、(12.70 ± 2.45)、(12.70 ± 3.06)、(12.64 ± 2.4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3~4.47,P<0.01)。结论手工制作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质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实现康复、走出医院、回归社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手工制作 社交技能训练 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交软件上男性同性性行为者(MSM)的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知识知晓、检测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网络问卷,对Blued平台用户的目标人群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吸毒行为、丙肝防治知识、丙肝既往检测情况和未来检测意愿等。知识部分共14题,以答对10题及以上定义为"知晓"。分析不同特征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率、检测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对数据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完成1 800份有效问卷,其中58.9%(1 061/1 800)听说过丙肝,总体丙肝知识知晓率为33.5% (603/1 800)。年龄30岁、月收入在5 000~10 000元、高中及以上学历、既往做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者,其丙肝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2.5%(371/873)、36.7%(191/520)、35.1%(584/1 663)和37.4%(544/1 453),高于相应低年龄、低收入、低学历、未做过HIV检测及未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调查对象未来3个月愿意进行丙肝检测的比例为82.5%(851/1 031);既往做过HIV检测、近6个月有肛交行为以及有高风险行为者,其愿意检测的比例分别为85.2%(766/899)、86.1%(609/707)和86.6%(610/704),高于未做过HIV检测、近6个月无肛交及无高风险行为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调查对象丙肝知识知晓率较低,但有较高的检测意愿,应针对该人群加强针对性宣传教育,并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其定期检测。

  • 标签: 肝炎,丙型 男性同性性行为者 知晓率 检测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社交焦虑水平大学生在加工不同情绪面孔时注意偏向的行为和眼动特点。方法根据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得分筛选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26人和27人,通过点探测任务测量被试在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同时记录被试在观察愤怒、厌恶和中性面孔时的眼动特征。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高社交焦虑组在面孔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的正确率分别为(0.97±0.10)和(0.93±0.15);高社交焦虑组在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分别为(660.97±125.38)ms和(687.81±150.90)ms,高社交焦虑被试对靶刺激判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在不同一致性条件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率:F(1,51)=15.25,P<0.01;反应时:F(1,51)=7.85,P<0.01],低社交焦虑大学生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不受一致性条件影响(均P>0.05)。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情绪面孔的首次注视潜伏期和对中性面孔的首次注视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02)=15.01,P<0.01];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情绪面孔的总注视次数与对中性面孔的总注视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02)=4.38,P<0.05]。结论不同社交焦虑水平的大学生均表现出对情绪面孔的早期注意警觉和注意脱离困难,但只有高社交焦虑者在行为水平上表现出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 标签: 社交焦虑 注意偏向 眼动 警觉-回避 注意脱离困难